王俊如
船舶历史
1839年,英国人史密斯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艘用螺旋桨推进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号。1845年,英国人用相同吨位的一艘明轮船和一艘螺旋桨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海上“拔河”比赛,结果,明轮船被螺旋桨船拖着倒退而行,实践证明,螺旋桨的效率大大超过了明轮。自此以后,螺旋桨逐渐代替了明轮,成为现代船舶推进方式的主流。19世纪末,柴油机和汽轮机先后被欧洲人发明并应用在船舶上。20世纪中叶,核动力船舶问世,使船舶的续航力、主机功率大大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设计和制造的船舶越来越先进,现代船舶也越发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自动化、电子化的特点。但在船舶动力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中,螺旋桨推进方式一直是现代船舶推进的最主要形式。
模型制作
图1是一艘小型内河游览船模型的侧视图、俯视图以及船体横剖面图,图2是船的前视图和后视图。在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船体的形状以及船上建筑和各种部件的布置情况。船甲板上有窗、门的建筑称为船桥,船桥上层是驾驶舱,下层是旅客舱;船上灯光设备、锚泊设备、系缆设备、救生设备、消防设备等都有配备。
(1)船体制作
图1侧视图、俯视图中间所标的数字和标记是船体每一档横剖面(肋板)的位置,它和船体横剖面图上的每一块横剖面的编号是相互对应的。由于船体是左右对称的,所以船体横剖面只画半边。我们先把船体横剖面图上的每一块横剖面图样用蓝印纸复印在对折的白纸上,将纸展开,就是一个完整的横剖面图(如要改变图纸比例,可事先缩放图纸),再把横剖面图分别印在航空层板上,锯下并修整成形。为以后方便在船内安装电动机,可以将2、3、4、5、6、7号肋板中间镂空,还要按照图上龙筋槽的位置在肋板上刻出几个2毫米×2毫米的龙筋凹槽;依照层板的厚度和龙骨的高度,在肋板上锯刻出龙骨槽(图3);根据侧面图上船底的形状,在层板上画出龙骨,锯下并修整好,在上面画上各肋板的安装位置。找一块平整的木板,在上面贴上画了肋板安装位置和中心线的白纸, 找几根2毫米 × 2毫米的松木条做龙筋,把龙骨、肋板、龙筋用502胶水胶合成船体构架(图5)。找一些3毫米 × 2毫米或4 毫米× 2毫米的松木条,在船体构架外铺设船壳板(也用502胶),铺船壳木条时注意左右交替胶合,以免应力集中在一边,产生扭曲。船头部分形状比较复杂,我们可以用一块松木削成形状后胶合在船首(图5)。船体外壳完成后,还要用锉刀、砂纸修整,在船两边的舭部还要镶上防摇鳍(见图1)。在层板上复印上甲板形状,锯下修整后粘在船体上;如想要以后在船内安装电动机,则先要在甲板上开好舱口,舱口的位置在船桥下面。
(2)船桥的制作
船桥用松木片或卡纸制作。船桥前面弯曲部分如用松木片做,需将木片在电烙铁上烘弯,窗口可在拼接前刻好,门则可以用薄卡纸剪好后贴上(图6)。别忘了制作在驾驶舱两边用厚卡纸做的救生圈、在客舱的后面“挂”上的用竹丝制作的灭火器和卡纸剪成的消防斧(先不忙胶上去,等以后喷漆完成再胶)。在驾驶舱的前端两侧,有左红右绿两个舷灯(由船尾向船首看),它们可以使其他迎面船只识别本船的航行方向。
(3)其他零件的制作
请参照图7制作,大小比例按图1所示。栏杆用细铜丝锡焊。
(4)螺旋桨及舵的安装(图8)
舵用松木片削制,舵杆找一根粗的大头针,用钳子夹去针帽后一端插入舵面,另一端插入船底。找一根细铜管和正好能插入铜管的铁丝(如自行车钢丝),截下一小段铜管,用电烙铁焊上一片铜片,做成螺旋桨支架。将一块薄铜皮剪成圆形,中心钻一个和钢丝一样直径的孔,再剪出三等分的切口,还要剪出三瓣螺旋桨叶形,把桨叶扳成同一角度,把螺旋桨焊在钢丝一端(图8)。根据图纸,在船底适当位置钻两个孔,插入铜管,在其后面开一个竖槽,以后可以嵌入螺旋桨支架。
(5)美化,修饰
①嵌刮腻子。用滑石粉调硝基喷漆成为腻子(腻子是涂施于物体上的厚浆状涂料,用以清除被涂物表面上高低不平的缺陷),用薄塑料片作为刮片把腻子嵌刮到船体上和松木片船桥外,薄薄的一层。腻子干燥后用细铁砂皮裹着砂皮板先砂一遍,如发现还有凹坑或露出木纹,再嵌刮一遍,再砂,反复几次后,船体(船桥)外表完全被腻子覆盖并线条顺滑,最后再用细水砂纸砂光。
②喷漆。将船体倒置,在船体的大部分面积上喷上黑漆;将船体摆平,把铅笔搁在与水线等高的木块上,绕着船体画一圈,船体水线就画出来了,用胶带连着旧报纸沿着水线粘贴,遮贴住船体的水线以下部分,再将水线以上部分喷上白色的漆;船桥和桅杆也喷成白色。
③用小毛笔将黑色磁漆涂在栏杆、起锚机、锚、带缆桩、导索柱、铁梯、螺旋桨和舵上;救生圈漆成红白相间;舷灯漆成左红右绿;消防器材漆成红色。
④找几根细竹丝做成雨篷架,用蓝色的布料做一个雨篷。
⑤做一个简单的船架把船模架起来(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