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路
一
有的小说,炒也不红。有的小说,不炒也红。没办法,是天分、造化,各自不同的缘故。
麦家的小说《风声》,似乎属于后者。它给人一种印象:风摇竹林,影动墙壁,循迹探寻,风影全无。最后章节,写日本鬼子肥原在杭州西湖被杀,神不知鬼不觉。杀手是谁?只有西湖知道。“人死案迷对肥原来说是恰切的,难道他的黑手结下的无头案会少吗?少不了的,天外有天,法海无边。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万物有万般神秘的逻辑,正所谓:你用右手挖人左眼珠,人用左手捏碎你右眼珠。这是世相的一种,只不过不那么直接、明朗而已,像暗香疏影,有点私底下的感觉。”
“私底下的感觉”,是个人化的,隐秘的,光影幢幢下,因果悄然相连,所以是距离真实最近的。它的存在,与时髦无关,与媚俗无关。“媚俗是存在与忘却之间的中途停歇站。”而私底下的感觉却提醒你:牢记存在,不要忘却。当米兰·昆德拉笔下的女画家,喊出“我的敌人是媚俗”时,她其实是面对扑朔迷离的世相,选择了自己私底下的感觉。
人老了,未免迟钝。但对古的,洋的,近的,各种感觉,有时也会从私底下蓦然冒出。
二
清太宗皇太极,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入关之前,就有宏图远略,文治武功,上继前业,下协民情。尤其是一再鼓励群臣“犯颜直谏”,帮他改正“失德之处”。一种说法:倘不是在进关之前猝死,清太宗将来可能是又一个唐太宗。
这种说法,出发点良好,但不规范处,在于性急。“可能”,并不等于现实,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入关之前,求言心切,说“你们的章奏是对的,朕即同意实行,所说是错的,朕也不加罪”,并不代表入关后,也一直能“闻过则喜”、不使群臣以言获罪。事实上,端倪已经出现。崇德三年,礼部承政祝世昌上奏,说“俘获敌人之妻不可令其为娼妓”(此奏疏事先经启心郎孙应时修改过)。所言合乎人道。太宗却大怒,下令将祝世昌发往黑龙江安置,将孙应时处死。在关外,“朕不加罪”言犹在耳,冤案就已发生;待到入关,掌握全国政权,焉知不会出现康雍乾式的文字狱?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是白居易对周公旦和王莽的假设。而清太宗用不着假设,他在入关前“身便死”了,他是属于“一生真伪无从知”。所以,我私底下的感觉——唐太宗是唐太宗,清太宗是清太宗。清太宗能否成为唐太宗?天晓得。
三
同一事物,从不同参考系来考察,是有差异的。新华社发行《参考消息》,便是让人从多方位,比较信息,判断信息。说得雄浑一点,是“扩展视野,兼听则明”的意思。
赫鲁晓夫对文化大革命的看法,我是最近从他的回忆录里,才得知的。他的话,拿到今天——主张“宽容是人的精神骨骼”的时代——来冷静地看,并非句句都是臭狗屎。譬如,他说文化大革命中“给人戴上滑稽可笑的高帽,在胸前挂一个写有侮辱字样的牌子,把不幸者弄到广场上示众,组织对他围攻。真令人触目惊心,人怎么可能会被弄到如此野蛮的境地。……而这一切都是打着争取劳动人民利益的旗号进行的。”“无产阶级专政变得不是针对阶级敌人,而是针对工人阶级自身的优秀分子、针对因参加革命战争而在群众中赢得威信的人们了。”“这种政策会使人远离社会主义理想。”
他说他不知道江青有何德何能,被宣布为“主要意识形态专家和文化生活领导者”。他对康生没有好感,但认为刘少奇“是一个让人感到愉快的人,跟他可以像跟一个正常人那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病逝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一日中午,比林彪早死一天半,否则,也会对林彪出逃,发表感想。
我私底下有个感觉:对文化大革命,赫氏的看法,比西方人士的看法,似乎更到位。个中原因,有待分析。我只是想起一句俗语:“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四
文人气息,是好东西。宋徽宗因它而笔走龙蛇,李后主因它而警句澜翻。建文帝笔墨差些,倚重的文人,却是文章泰斗,我每读《逊志斋集》,总为方孝孺的词锋所折服。
当今有些文人,承继“论世经邦”的道统,以“特立独行”作符号,以“逆向思维”作准则,评点政治舛错,指陈经济缺失,裨补文化疏遗,激发多元思考,而且言辞激切,恨铁不成钢,颇有一份“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自信。
我对这種“自信”,心生敬意。但不断钦佩之余,私底下难免起些疑心,觉得文章就是文章,从一个命题,翻出十八层含意,属于作文的妙法。倘以纸上烟云擘画生活,以文学境界衡估现实,以为笔底所写,既是锦绣文辞,拿去治国,必成锦绣世界,则未免脱离实际,太过书生气。文人气息,是双刃剑。宋徽宗被掳,李后主亡国,缘由多多,“文人气太滥,剥蚀了执政能力”,肯定是其中一条。而方孝孺“水涌泉流”的文章,也未能帮助建文帝抵挡朱棣的军队,徒留“灭十族”的悲剧。所以文人可以持异议,唱反调,处处与众不同,但千万不能自视过高,把自己太当回事,以为天高海阔,莫不由我来规约。而应当弄清定位,明乎职责,保持一颗平常心。文人横挑鼻子竖挑眼,睥睨一切,但真要让他们自己去安邦济世,实干,我看很多人非但干不好,而且干得比人更差。民间的说法,比较中肯:“敲镯卖糖,各干各行。”隔着行当,看人挑担,总是不吃力的。
【原载2008年5月28日《大公报》】
题图 /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