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永
在过去的很多年,政府部门一直试图用一种体制外的办法,来解决体制内公务员的供需矛盾。聘用制也是一种尝试,不同的是:过去在编外,现在在编内
今年7月起,扬州全面试行“政府雇员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预计下半年产生的“政府雇员”会在10名左右,签1~3年的合同,最高拿14万甚至更高的年薪。人事专家称,“政府雇员”有助于改善机关公务员的人才结构,正成为一种趋势而走向常态化。
而早在2007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作为人事部“聘用制公务员”在全国的首批试点,已就金融规划,经济分析、教育规划和创业风险投资等6个岗位面向全国招聘。截至今年6月1日,有5个岗位已经签约,新区发改委金融规划与研究的岗位因没有招到合适的人选,尚待字闺中。
新岗位催生
从老师到公务员,这个跨度对于刘文杰来说,除了思维方式从微观偏向宏观外,并无太多其他的转变。他还是像从前一样思考问题。不过,以前想的是怎样搞好一个学校的教育,现在则想的是怎么提高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此前他是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北校)校务处主任,现在则在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教育处,主管该区的教育综合规划。
6月1日,他与浦东新区社发局教育处签约,成为全国首批“聘用制公务员”。与他同时完成这种“角色转变”的,在浦东还有4人。
“这是一个新设的岗位,”刘文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这方面的工作(教育规划)以前不是很多,还没有重要到需要安排一个专门岗位的程度。”
但浦东新区经过18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过了以政策变现为支撑的粗放式的发展阶段,要继续谋求一枝独秀,“就要把注意力放在机制和体制的革新上”——2005年,浦东新区被批准为全国第一家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配套什么?”在刘文杰看来,“就是机制和体制”。
此次招聘的其他5个岗位,也与教育规划一样,多为新设,都与所属行业在新的发展阶段的要求有关。
教育作为配套改革的一部分,开始对教育规划另眼看待。其最主要的作用体现在:建立在微观教育实践基础上的宏观规划,能为教育提供一个更为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对于已进入改革“深水区”的浦东非常重要,因为过去“想到哪儿做到哪儿”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在感性的支配下在原来的路上打转儿。
事实上,早在2003年,浦东的城乡教育开始统一划归新区社发局管理后,教育规划的重要性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但首先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城市和农村的学校由于发展基础不同,其师资、硬件等条件相差甚大,而教育公平又是政府工作的题内之义,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这不是一个行政命令就能解决的问题,”刘文杰说,“关键是制订一个怎样的政策来加以引导的问题,而要引导的核心要素,就是师资。”
“在通常情况下,没有一个老师愿意从城区流动到农村去。”但光知道这一点远远不够,刘文杰要做的,就是分析这种想法背后的各种现实因素,并提出应对之策。
“城里老师不愿去农村的原因,无非是乡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生源较差等等。”刘文杰分析,“政策的制订首先要考虑到这些现实,然后拿出有吸引力的补偿方案。”
“补偿方案里首先应包括收入上的适当补助,其次应提供相对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一个普通的老师,到农村学校可以做学科带头人,在职称评定上也可以有所倾斜等。”
“甚至像交通补贴等细微的方面也应该考虑到,一个好政策的特点就在于想别人所想”——这些“想别人之所想”,建立在刘文杰曾有过的十来年的教学和管理经历,这两方面的经历正是这一岗位最终垂青于他的重要原因。
“当你在制订的政策里考虑了一切应该考虑的因素后,就会发现真的有城里的老师开始往农村跑了。”刘文杰说,“而这种成就感,在原来的岗位上是体会不到的”。
为何不要应届生?
而这一职位之所以要试用聘任制,是因为其对专业的实践有门槛,又对管理的实践有要求,无论在现有的公务员队伍,还是在统一的公务员录取考试里,这些要求都难以得到满足。
“教育规划首先得知道微观的教育是什么样的,然后又能在很多个微观中找到一个共同的规律。”一位教育学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而现在教育系统的公务员多以科目来划分管理范围,一方面对学校缺乏感性的体验,另一方面更缺乏建立在这种感情基础上的宏观把握。
新区科委主任助理这个岗位,或许能更为直观地看到这种差距。科委对这个岗位的定位是:负责创业风险投资的推进,打造科技投融资体系,扶植企业自主创新。但科委负责此次招聘的罗荣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科委内部没什么人敢报这个岗位。
浦东新区组织部(人事局)人事综合处处长郭嵘则进一步解释为:按照浦东新区公务员的构成,有社会经验的人员年龄相对较长,接触风险投资的较少,而年轻人又多是毕业后直接进入政府,缺乏社会经验。
公务员选拔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统一的公务员考试。但多数受访人都承认,这个渠道产生不了他们所需要的人才。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个考试只是基础人才的一个选拔,不是选拔这些单位所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
即便有高级专业人才有意尝试这一渠道,也会望这一考试背后严峻的现实而却步:一个工作了好多年的专业人才,根本考不过由大量的模拟试题训练出来的大学应届毕业生。
此前,上海市曾因提出“市级机关拒招应届生”在全国引发争议,这一举措因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大势不符,上海有关部门被迫出面澄清,但对大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一枝独秀的担忧——这一现状使得有工作经验的人从这一考试中突围的可能性越来越低。更何况,公务员的报考年龄被严格限定在35岁以下。
公务员供需矛盾突出催生了“政府雇员”制度,这一制度主要为了弥补两种岗位的人才不足:一是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二是辅助性的岗位。与聘用制公务员不同的是,政府雇员不在编制之内,因而有时难以调动政府系统内的资源。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是;2002年,浦东新区聘请哈佛大学建筑学博士吴越为首席规划师,50万元的年薪曾在当时引发轰动,却由于无法调动系统内资源,合作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
制约这种合作的编制问题,终于在2006年1月1日《公务员法》实施后得以破冰。该法专门辟出一章对“职务聘任”进行规定,其中第九十五条明确规定:“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
人才测评介入
公务员法实施后没多久,浦东新区科委就收到了区人事局有关聘用制公务员的报名通知。由于涉及到的部门较多,每个
部门的名额被严格限制。
“我们本来报上去的是副主任职位,”罗荣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但由于此次招聘跨度长达两年多,原来空出的副主任职位在这一过程中不复存在,最后将招聘职位修改为主任助理。
从2006年4月份收到招聘部门上报的名额,到2007年12月招聘广告最终在网站上挂出,中间隔了20个月。“沟通费了不少时间,”罗荣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光人事局召集的会就开了20多次。”
“主要还是区人事局与上级部门之间的沟通。”罗荣说。这一沟通之所以持续了那么长时间,据知情人士透露,是因为相关各方都非常谨慎,“毕竟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在这一过程中,原来各部门上报的总共10多个招聘岗位,最终被削减为6个,“有的岗位被认为不适合以这种方式招聘”。
而从2007年12月份开始的招聘过程,与委任制公务员招考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对职位的各项具体要求,都在考核的具体环节里得到体现。刘文杰目前正着手研究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在当时的试题中已有呈现,而面试中的一道题“你如何看待目前的分配制度”也让他记忆犹新,“虽然看起来与教育无关,但其都是在谈论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面试程序开始之前,区人事局还委托人才测评公司,对进入面试的人员做了一个名为“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的测验测评,测试的项目涵盖了人的处世能力、性格特征和人格要素等方面,测试的结果评委人手一份,以备参考。
在最终被聘为科委主任助理的李勇军的测评报告上,《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看到,在每项10分的测试项目中,其“乐群性”即喜欢人际交往的程度得分为“5”,而“聪慧性”,即逻辑推理能力一项的得分为“9”。
而在“你的职业价值观选择”一项中,记者看到,李勇军将职业选择时最重要的因素选择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最不重要的因素则为“工资福利”——巧合的是,刘文杰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同一个意思,他的表述是:“在整个应聘的过程中,我都不知道这个职位的收入有多少,也不关心。”
但他同时承认,他知道浦东新区公务员的收入还可以,“现在我已经知道,这个收入比我原来的还要多一些。”郭嵘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聘用制公务员的工资标准,一方面要参照公务员的标准,另一方面也要参照这种人才在社会上的收入标准。“平衡的结果是,比一般公务员的收入稍高”。
“曲线”退出
除了高工资之外,聘用制公务员另一个颇受关注的特点,是它在合同上明确约定聘用的年限,合同届满以后再根据双方的意愿决定是否续签。
但这一制度的一个明显的缺陷在于:它只规定了退出机制,却没有相应的晋升机制——受访人员明确表示,聘用制公务员不适用“科员-科长-处长”这一套传统晋升制度。
聘用制公务员工作的全部动力,只剩下完成合同和这份工作带来的实现感。但在以职务晋升为主要价值追求的政府部门,这种动力能在多大程度上不被消磨,还是个疑问。一个可以提供注脚的前车之鉴是:与聘用制公务员处境相似的很多政府雇员,一直在发出上升通道过于狭窄的抱怨。
与聘用制公务员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委任制公务员长期以来上升的通道通畅,却缺乏一个完善的退出机制,以至于公务员考试的功能已经被异化为“一考定终身”。
有人将这一状况与公务员所从事职业的稳定性要求联系起来,认为要将政策的连续性建立在公务员群体的稳定性上。“政府对公务人员的忠诚度要求很高,这在世界各国都一样。”郭嵘说。
但一种更为大家接受的观点是: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度,更加有利于公务员群体的动态稳定。这套制度既包括完善的晋升机制,也包括完善的退出机制。
有人建议将聘用制与委任制的优点结合起来,以打造一种升降有序的通畅局面:聘用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委任制,打通其上升的通道;委任制则在一定条件下降格为聘用制,并进而与聘用制的退出机制联系起来。
从目前的现实来看,从聘用制公务员进入委任制的通道并没有完全堵死,“人事局曾经对我们表示,这两者并不是不可能有交叉,”刘文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委任制的退出通道也正在加紧构建。在中纪委制订的《2008—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中,公务员退出机制被当作防腐的重要手段,正式推出。
政府雇员
政府机关根据工作的特殊需要,从社会上雇用的法律、金融、经贸、城建、规划、信息、外语及高新技术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政府雇员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不具有公务员身份,没有行政职务,不行使行政权力,但占机关单位的人员编制。受雇期间,由雇用单位依据合同进行考核。期满后一旦解除雇用关系,这些雇员要自谋出路。
政府雇员制在国外很普遍。20世纪中叶以来,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许多国家和地区原来的公务员难以胜任相应的技术支持工作,不得不引进专门的信息技术人才。此外,在金融、法律、外贸等领域,也存在相似的情况。这是政府雇员制出现的客观背景。
聘任制公务员
政府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以合同的方式聘用而产生的公务员。
与每年考录委任的公务员不同的是,聘任制公务员聘任期满后考核合格的续聘,不合格的解聘,经考核特别优秀的通过一定的程序转为委任制公务员。聘任制公务员的聘任岗位、聘任期限、薪酬待遇、权利义务等,则通过受聘者与聘任机关签订的聘任合同来确定。
公务员法首次明确了机关设立聘任制公务员职位,意在满足机关对较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同时也可降低机关用人成本,对一些社会通用性较强的事务性、辅助性工作,随时从社会上直接招聘人员来做。
委任制公务员
是指由任免机关在其任免权限范围内,直接确定并委派某人担任一定职务而产生的公务员。中国公务员中的非政府组成人员主要是委任制的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