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俊英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往往过多的强调智力因素的作用.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各种社会和家庭等原因.使得学生厌学情绪加重.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情感,引起学习动机,增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已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当务之急.如何发挥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以下几点是本人的肤浅体会:
一、调动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积极性的内部驱动力.一个生活在贫困农村的学生有“跳出农门”的动机;一个立志搞创造发明的人,他会对物理学科感兴趣;一个立志当文学家的人,他肯定爱好文学.也就是说,当学习的需要指向特定的目标时,便形成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也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有正确学习动机的学生,学习热情高,专心致志,有克服各种困难的坚强毅力,他的学习态度会始终如一.相反.而对于一个没有特定的学习目标,缺乏正确学习动机的学生,遇到困难常常失去学习的勇气和力量.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的目的,而学习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习动机.对物理学而言,揭示自然界的奥秘,科学地研究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规律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目的.这个目的可能是由将来出人头地的动机激发而产生的.也可能是为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服务的动机而产生的.不论哪一种动机的激发都会引发极大的学习兴趣.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而是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除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显得举足轻重.有的学生由开始喜欢物理到最后厌恶物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南于老师没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上课提问少,语言陈旧、啰嗦,演示实验可见度低,课堂安排千篇一律等,都不利于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可见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上起主导作用,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二、抓住机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
新学期开始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是学生学习兴趣最浓厚、最高涨的时候,他们对物理感到神秘、好奇.我们如果能抓住这个大好时机来诱导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上好开学第一节,安排有趣的实验,如演示土火箭.硬币隐现,惯性实验.针对有的学生被“麻”过电而产生怕电的心理,教师站在干燥的椅子上.用手触摸火线,让学生用测电笔触及教师的脚或头发,电笔都发光.而教师却安然无恙.平时上课多演示实验,如演示课本中的“发展空间”的“小实验”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体验经过艰辛的脑力劳动之后的欢乐,感受到驾驶知识的乐趣.
三、设计创新课堂,强化和维持兴趣
要维持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大胆创新,利用好教具和课本中的“物理在线”等多媒体教学达到声、色、形、情并茂.不断变换新教具、新挂图等,尽量让学生有机会动手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概括、归纳、类比、排列、分析综合找出规律,形成系统的知识,以更新的面貌出现,使学生长期保持浓厚的兴趣.如把浮力的计算归纳为称量法、压力差法、公式法、平衡法.电压与水压、电流与水流的类比,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对比等.设计好每一节课,概括、归纳好每一个知识点,有利于强化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情感激化,支持和巩固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情感的应用,注意师生情感共鸣的潜移默化作用,注意对学生心灵震撼的激励作用.“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这极其深刻地揭示了情感激励对人们心理引力的作用,在教学上是一种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除了课堂45分钟外,课余时间要多与学生接触和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环境和家庭状况,多关心学生,多给学生一些爱,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隔阂.由于遗传、环境、家庭教育不同,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也不同,应注意对学生的个体进行个别教育.促进个性发展.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间感情沟通,相互信赖,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的信息.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以长期支持和巩固.
心理学家认为:就正常人而言,先天的智力是没有多大差别的.而后天非智力因素的形成、调动、培养和激发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发生不同的变化,最终影响了智力的发展.为此.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动和培养,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和智力因素的操作功能.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课外活动与学生情感的调节密切配合,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以充分发挥,无疑对我们的教学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