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距离才是真美

2008-07-21 10:11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08年6期
关键词:远观伤兵典故

周 滔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而我却认为没有距离才真正算得上美。

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试问,要是人人都对着荷塘眺望那亭亭玉立的莲花,却没有人去靠近它,闻闻它的芳香,抚摩它的花瓣,那么有谁会知道它的花朵是那么光洁秀美,馨香是那么沁人心脾?要是没有人拨开它的花瓣,拔起它的茎根,那么有谁会知道莲子可以入药,莲藕可以充饥?一株莲花,失去了它的真正价值,夏去秋来,只剩“留得残荷听雨声”,岂不凄惨而又悲凉?

朋友之间的相处也一样。一旦彼此之间产生了距离,产生了隔膜,无论如何也走不到一起了。不是有句老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吗?管宁割席,是因为管宁痴迷的是读书做学问,而华歆则热衷于官场名利。一对要好的朋友,正是因为缺乏做朋友的共同的思想基础,有了隔阂,才分道扬镳。我替他们惋惜,如果两人能够彼此沟通,彼此心照不宣,有想法共同探讨、有缺点互相批评,设法让对方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也努力让自己更多更深地读懂朋友的心灵,那么,历史上就多了一对真诚的朋友,少了一份割席绝交的无奈。

我们常常用“亲密无间”这个词语来形容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可见,真诚是“无间”的,没有距离的:没有地位的高低,没有身份的贵贱,没有年龄的大小,没有生活的贫富。而有时候,甚至敌人也会因为理解、因为拥有一种天地间恒久的人情而变成朋友!(此句含义与本段主题有游离。虽然是想为下段作铺垫,但比较生硬。)

1945年秋,日军投降后,在撤退回国途中,伤兵石田东四郎掉了队,流落在河南召县讨饭。孙帮俊,一位朴实的中国农民,虽然仇恨日本军国主义但想到眼前的伤兵也是日本侵华的受害者,就毅然决然把他收养在家,精心照料,伤好后,他们一起干活,亲如一家。孙老人去世前再三嘱咐儿子孙宝杰要好好对待异国客人。后来,孙宝杰了解已年老的石田难断思乡之情,在中日政府、友好团体的帮助下,四处替石田奔走打听,终于在1993年让他与亲人团聚。当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在《朝日新闻》上发布后,中国这一礼仪之邦的美名又一次在世界震响。化敌为友,需要有一颗何等高尚美丽的心灵!这种心灵足以照亮每一个阴暗污浊的角落,展现出真善美的伟大力量!

古今中外有多少莫逆之交、患难之交、忤臼之交(赵氏孤儿故事中是有公孙杵臼,不过没有所谓“杵臼之交”。可以改为“刎颈之交”,用张耳陈馀典故)、忘年之交、君子之交等成为千古佳话,而正是因为人们的心互相吸引、互相贴近,才使“咫尺天涯”变成“天涯咫尺”。

(本文原始得分:55分)

★点评:

这篇作文起笔三段堪称完美。首段针对“距离产生美”这一说法,提出异议,亮明观点,标示该文的“翻案文章”的性质。次段由莲入手,对“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古语进行翻案,且与前段主题紧密结合,举重若轻。第三段以管、华两人之典,将话题进一步引入社会与人文层面。三段前后相承,累如贯珠,一气呵成,恍如三段渐趋华采的乐章。然而在这之后,这种完美感就土崩瓦解。后半部分所说的故事,与文章本意游离得太远,占的份量太重,结尾也有草草收场之感。因此我以为该文得分应在52分左右。

这篇作文中有两点教训值得考虑:一是举例、说故事、用典故,都是为文章主题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讲着讲着就被故事牵着走了。应该是作者去驱遣典故,而不是被典故所驱使。二是虎头蛇尾问题,这当然也与考场作文紧张的时间要求有关。从近年来的高考作文情况来看,这种情况仍然比较普遍,因此考生平时就要加强对文章后半部分结构完整性、主题深化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切忌匆促率意。

猜你喜欢
远观伤兵典故
典故逸事龙文鞭影
可“远观”,亦可“近玩”:摔跤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作用研究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陶冶性情?美化生活
随喜
闻鸡起舞
伤兵
观荷有感(外一首)
我必须放弃你
典故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