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考作文审题失误类说

2008-07-16 10:50曹津源
作文成功之路(初中) 2008年4期
关键词:副词审题命题

曹津源

2007年中考开放度较大的话题作文有所减少,全命题、半命题作文明显增多,“开放中有限制,限制在开放中”的命题日见增多,而在作文中,因审题偏差而出现失误的作文也随之增加。

一、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概念的内涵

广西梧州题是全命题作文“我有出息了”,相当多的作文失误在片面理解了“出息”的意思。如有位考生这样写(大意):我的英语成绩老是上不去,爸爸说我没出息。于是我下决心多读多练。开运动会,我推说身体不好,躲在宿舍读单词;熄灯后,教室没电,我点了蜡烛背英语;班级召开“我爱校园”主题班会,我还是低着头看英语书……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我的英语成绩终于上升到全班第三名,听着爸爸“你有出息了”的夸奖,我美滋滋的……很显然,这位考生把“有出息”理解成了文化课成绩好,这是很片面的。“出息”应是指德智体美的综合协调发展。为了提高英语成绩,你说谎不参加集体活动,你违反学校规定点蜡烛……你的英语成绩是上去了,但思想素质却下降了,这能说“有出息”吗?出现这种失误,是偏离甚至缺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结果。由此可见,要准确全面地理解概念内涵,不仅要掌握审题方法,更要加强平时的道德修养,提高思想水平。

二、不能把握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

以短语形式出现的题目,有多个概念,这些概念之间往往有着修饰、限制等关系,有的考生一看题目,往往只注意所谓的“中心词”,而置其他概念于不顾,结果偏离题意。说来很巧,江苏南通市和黑龙江大庆市的全命题作文题中都出现了“微笑”一词:前者为“带着微笑出发”,后者为“相互微笑”。南通题目中有一个概念“出发”,相当多的考生忽略了这一信息。“出发”强调的是开始或重新开始,它总是与“目的”连在一起,从“出发”到目的的实现总有一个过程,所以“带着微笑”不仅在“出发”时,而且关联或影响全程。“带着微笑”是“出发”的一种姿态、精神、心情,在这里它不能离开“出发”孤立存在。可是有的考生写了很多“微笑”,就是没有写到“出发”,结果把全命题“带着微笑出发”等同于以“微笑”为话题作文。

大庆题中的限制词“相互”隐含着丰富的信息,同样不能忽视。单向“微笑”固然好,但人生的成长之路从来就不是孤单的旅程,“相互微笑”才能构建一个全社会和谐的境界。可以这样说,“相互微笑”是心愿达成后彼此的欣慰;是冰释前嫌的心灵握手;是心有灵犀的幽幽共鸣;是施与者与接受者的心灵碰撞;是逆境中的相互策励……仔细搜索,考生记忆中一定不乏这样的“相互”与这样的“微笑”,但有的考生也许平时习惯了单向的接受或单向的付出,遇到此类题目不能“转轨”,结果进入误区。例如有位考生写了三次微笑:三年前到初中报到,村口独木桥被洪水冲走,爸爸背着我过河,我望着爸爸吃力的样子,爸爸却朝我一笑;到了新学校,不懂报到手续,一位老师带领我,总是微笑着;到了宿舍,挂蚊帐少绳子,我个子矮又够不着,一位陌生的男同学微笑着,拿出绳子帮我挂……看,这位考生自始至终只是“微笑”的接受者,一次都没有做“微笑”的输出者。这样写,题目只能是“感悟微笑”,而不是“相互微笑”,审题有了偏差,立意当然也变得浅薄平淡。这启示我们:审题不仅要弄清概念内涵还要明确概念之间修饰、限制等各种关系,善于“转轨”变通,变习惯性思维为特定性思维,千万不可在考场上一见某类“熟词”就搬用考前准备好的“范文”。

三、不能弄清副词隐藏的信息和要求

“最”“也”“还”“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体现着一定的要求,有时还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陷阱”。所以虚词不“虚”,副词不“副”,必须重视。例如荆州题“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规定了你着力写的作为主体的“朋友”只能是一个。有的考生平均用墨,不加主次地写两个或更多,明显不符合要求。汕头题“最好的奖赏”规定只写记叙文,“奖赏”是文章的线索,它可以是实在的、物质的、可视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精神的、情感的,譬如一句表扬、一种暗示、一份情…意……甚至个性心理的优化,良好习惯的养成,道德素养的提高,也都可成为“奖赏”。题目中在“好”字前用了副词“最”就暗示了下列要求:避开物质性的“奖赏”,亮出精神、情感或能力等抽象意义的“奖赏”,或是将“实”与“虚”的“奖赏”结合着写,并以“虚”为“最”。

有的考生忽略了这些暗示的信息,写成这样:从小学开始练钢琴,很枯燥,很寂寞;中间有反复,有曲折,最后终于在全市初中组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发奖时,“我”站到台上,举起精致的奖杯——这“最好的奖赏”,坐在台下的爸爸妈妈的眼睛湿润了……这篇文章把只是代表一种荣誉的奖杯作为“奖赏”之“最”,偏离了题目的要求,如果在篇末增加一些议论,把练钢琴过程中养成的刻苦精神和良好习惯等抽象的成果作为“奖赏”之“最”,就符合题目要求了。又如德州题“其实并不是这样”,就必须审出副词“其实”蕴涵的信息——所写须有“不是‘这样”——“误认为‘这样”——“回到不是‘这样”的过程,有的考生直接写成“不是这样”,就偏离了题意。

四、不能把握比喻意义并准确地确定本体

2007年中考作文题比喻性题目增多。例如“水总有澄清的一天”(恩施市,话题作文)“每一种草都会开花”(临沂市,话题作文)“心中有盏红绿灯”(广州市,全命题)“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南京市,全命题)“让 ___________像门前小河般流过”(百色市)等。这些题目,有的是题中的一个词是喻体(如“钥匙”),有的则是整个短语是喻体,题目前往往有一段精心设计的提示语。审题的关键是仔细研读并善于发现提示语中的关键语句,善于把形象性强、意义较“虚”的词语与社会生活和自身经历准确地对接,自然地而不是牵强地由“虚”而“实”,确定本体。例如恩施市有位考生先描写家乡河水如何清澈美丽,然后写环保的缺失带来严重的水污染,最后写人们环保意识的回归,展望明天,坚信“水总有澄清的一天”。这位考生完全忽略了题目的比喻义,就水写水,没有从自然现象上升到人生意义,偏离了题意。其实该命题的提示语设计得很精致:“在一个缺水的村庄里,村民常用一排大缸接盛屋檐水。由于澄清缸里的水需要两三天,因此妈妈不允许我们玩缸里的水。常有一些爱搞恶作剧的孩子,冲进院子把水搅浑,这使我们非常愤怒。妈妈看我们被几缸水弄得心神不宁,就安慰说,各人去做该做的事,不要管水。水终有澄清的一天。妈妈的教诲,常常在我被误解、诬陷的时刻,从水缸中浮现出来……”这段提示语只是为了引入喻体,“妈妈的教诲”对“我”的启示暗示了题目的比喻意义,那就是:被误解、诬陷时,不要颓废失志,只要坚持不懈,坚忍不拔,总有洗刷冤情、真相大白的一天。审题时只要静心阅读,学会由“虚”而“实”,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确定与这一喻义匹配的本体,就不会出现上述失误。

五、不能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涵

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有的文字较多,有的句式比较复杂,甚至还出现了复句。例如“生活因变化而精彩”(单句,湖州市)“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单句,孝感市)“_________来了,________还会远吗”(复句,成都市)“我拥有,我快乐”(复句,衢州市)等。这类题目往往有着因果、条件等内在联系,审题时必须辨别清楚。例如衢州题,“拥有”是“快乐”的前提和原因,“快乐”是“拥有”后必然产生的心理情感反映,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有的考生忽略了这一点,因果意识不强,下笔时只写“拥有”,不见“快乐”,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有的则只见“快乐”,少见“拥有”,缺少作为“快乐”支撑的叙述和描写。由此可见,平时加强关系类题目的审题训练,很有必要。

综上所述,中考作文失误较多地来自审题失误,所以不能错误地以为“降低审题难度”就可以不必审题或马虎审题,而要加强破解“适当限制”、提高审题能力的训练。进行同中有异的比较是有效的训练方法。

猜你喜欢
副词审题命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短句—副词+谓语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副词和副词词组
hardly是hard的派生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