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福
[小引]
记得未抓“经济建设”的前些年,人们相见大多以“你吃饭了吗”作为问候语。说明那时人们所关注的是“温饱问题”。现在人们聚在一块,说得最多的可能就是“你上网了吗”。说明当前人们所关注的是“信息问题”。的确,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进入了信息时代。据最新统计,我国网民已达1.03亿,其中未成年网民就有1650万,而这些未成年网民中约有14.8%已染上“网瘾”。他们不仅爱上网,而且非常痴迷,难以自拔,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何戒除青少年“网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鲜活案例]
①《南方网讯》:南京一14岁少年为了上网竟改动学校作息时间糊弄父母,被发现后他竟然冲着父母大喊:“卖血也要上网。”
②《南方网讯》:北京某校3位14岁少年沉迷网游结伴出走,离家12天杳无音讯;南京一17岁少年迷恋网络游戏出走80多天,家长到处寻找,心急如焚。
③据《武汉晚报》报道:一位母亲为了劝说长期沉溺于上网的儿子,以跳江寻死相劝,不料母亲跳入江中,儿子竟视而不见,独自离去。幸亏武汉市水利公安分局龙王庙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相救,才未发生悲剧。
④据《华西都市报》载:一17岁高二女生“网瘾”发作丧失人性,竟然挥刀砍伤母亲。
⑤《南方网》:天津13岁少年张潇在留下8万字的网游笔记后,站在一栋24层高楼顶,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飞”去。他要去追寻网络游戏中的英雄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以及守望者。
[深层反思]
以上是从某些媒体随手选取的几个例子,窥一斑而知全豹,说明“网瘾青少年”问题,目前已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它的低龄化趋势,以及影响面和危害性的迅速扩大,值得大家热切关注,积极寻找“根治”良方。
反思之一:不可否认,电脑在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和及时了解时代信息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积极作用。然而许多青少年痴迷电脑,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很多原本天资较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上网成瘾,学业荒废,一失足成千古恨。有的甚至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实在令人痛心和惋惜。
反思之二:人们曾形象地称网络游戏是“电子海洛因”“精神鸦片”,这些比喻非常贴切。不健康的网游和毒品相比,更便宜,更易获得,影响面更广、危害性更大。可以说,它玷污了网络,毒害了一代青少年,在“网游致富几人笑”的背后,是“孩童迷途万众伤”的无数家庭的痛苦!
反思之三:当前,电脑的功能被异化令人担忧。大多青少年上网都以玩游戏和聊天为主,有的甚至浏览黄色网页,迷信“垃圾信息”,以致于网络成瘾、网络受骗、网络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再者,很多青少年往往缺乏对事情的正确判断,对自己的行为也缺少自制力,所以会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事情;而家长对孩子可能在互联网上接触不良信息感到忧虑,就必然会千方百计地加以阻挠,结果事与愿违,造成与孩子情感的严重隔膜与对立,反而促其步入歧途。
[资料链接]
“网瘾”患者剧增
《南方网讯》: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数以亿计的网民中,青少年网民占80%,且“网瘾”患者数量正以几何级数上升。
“网瘾”是犯罪的“元凶”
据《人民日报》记者调查:济南在押的1500名少年犯中,70%是“网瘾”造成的,其他地方的情况也不乐观。由此可见,“网瘾”可能就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元凶”。
“互联网成瘾综合征”
《中国少年网》:目前,国际上把上网成瘾称为“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简称lAD。主要表现是上网时间长且难以自控,正常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虽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仍在继续。我国虽没有具体的IAD统计数字,但有研究表明,上网人群中有IAD症状的比例约为6%,在青少年上网人群中这个比例高达14%。
[七嘴八舌]
校园热门话题:上网的故事
(一)
也许是爱交友的缘故,我特喜欢在QQ上聊天交友。因为不管大家以前认不认识,见没见过,只要谈得来就能成为好友。最重要的是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我可以塑造一个梦想中的自我,一个与现实截然不同的“我”。一个网络中完美的“我”。这虚拟世界中的“我”可以随时重塑,可以无拘无束地想象,天马行空般自由,没有现实生活的烦恼。当然,我承认网上聊天容易受骗,可是谁又能说清网络上的虚虚实实呢?我相信自己交友谨慎,不怕网络上的骗子和坏人。
——刘颖
(二)
一台电脑只占一个书桌,但是有了网络,一台电脑可以顶得上一个图书馆。一本小说在书店需要花几十块钱,在网络上,只需几分钟,就到手,省了买书的费用。网络上信息传输的速度比传统的信息传递速度快得多。试想,如果要查关于鲁迅的资料,在网络上,几分钟就可找到一大堆,且要多详细就有多详细。要是去书店查,一来一回,免不了要花掉一个小时,十分不方便。21世纪需要效率,需要省下所有不必要浪费的时间,因为时间就是金钱。有了网络,什么书籍,什么新闻资料,哪个不是手到擒来?轻点鼠标,全球的最新资讯尽在掌握中。以前,在做暑假作业之余,或是手捧一本书,或是手握遥控器,一个暑假就这么过去了。光是从影视报刊等媒体上获取信息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要了,心灵的交流空间才是网络与其它媒介最大的不同,也是网络最大的优势。网络是我们自己营造的世界,每一个上网的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不管怎样,网络给了我暑假生活的另一种选择,给了我一个释放自我的机会。
——林歆
(三)
网络使地球小了许多,不同地方的人们通过网络就可以聊天、见面,使地球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网络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可有些人为了能赚更多的钱,抓住了中学生极为普遍的好奇心,搞起了一个又一个“黄色网页”。我家斜对面就是一个游戏机房和一个网吧,每天清晨,总能看见大批大批的自行车乱七八糟地停在游戏机房门口(游戏机房与网吧是连在一起的)。我常想:那些人天天这么早就去上网,玩游戏,要花多少钱啊!说不定他们连早饭都没吃,向父母骗钱去玩的。不仅早上如此,放学后也一样!
一次,我看见马路上围着一大群人,打听后才知道原来是一位高中生模样的男孩向他妈妈要钱。可他妈妈知道他又要上网,死活不给。我明白,她是不希望儿子上网,玩游戏,耽误学业,甚至误入歧途。那位高中生却当众对他妈妈大打出手,路人都为这位母亲抱不平,气愤不已。
这些例子,足以说明网瘾给我们学生乃至社会带来多少负面影响!
凡事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要因为贪
玩而破坏我们心灵的纯洁和美好!
——高缘
(四)
我对网络的看法只有一个字——好。
网络的虚拟、虚幻,激起了人们无限的好奇。你永远都想不到在网上会发生什么事,会找到怎样的一个伊甸园。你永远对它充满了希望,不感到腻味。网络的用处十分多,从查找资料到网络游戏,无奇不有,人们大多更乐于享受网络所带来的乐趣。在网络中,没有了时间、地点、身份的拘束,交流变得畅快淋漓。至于信息的传递,网络的速度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然而,有人不信任网络,认为网络是危险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网络有缺点就否定它。一个高素质的人是可以回避网络中不良事物的,而对网络正确的运用,终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而言之,网络是一柄双刃剑,正确运用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刘旭
[综合点评]
以上摘录的是上海杨浦实验学校四位同学的话。这些孩子十分理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关键在于怎样正确地运用它。网络给我们平静如水的生活增添了清新亮丽的色彩,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给了我们释放情感的机会,但沉迷网络,其危害也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我们务必要把握好自己,千万不要在这虚拟的世界里迷失了自己。
[佳作示例]
网络如幻我似鱼张孝梅
网络既是个真实的存在,又是个虚无缥缈的世界。在这张硕大无边的无形之网中,我如一尾畅游其间的小鱼,东游西窜,却总也穿越不了它的束缚。我被“困”在网中,被五光十色的“香饵”所吸引。这里,护照失去了色彩,边防部队失去了威严,我拿起鼠标这个“通行证”,既可轻轻飞过美利坚的上空,也可健步穿过法国的凯旋门。在这里,没有权欲熏心,没有金钱腐臭,没有了年龄,没有了形体,没有了一切,忘乎所以,真不知道是我变成了网中鱼,抑或网中鱼变成了我。在此,我深刻体会到了庄周梦蝶的那种迷离的意境。
我贪恋这里。这里有无数高尚的、年轻无邪的“灵魂”游荡,我的“灵魂”与他们碰撞,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我贪恋这里。这里有来自虚空的真实友情和慰藉,唤起我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我贪恋这里。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宝藏,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就像蜜蜂吮吸着花的蜜汁。我贪恋这里。我是条“困”在这张无形网中的鱼。鱼逃脱不了“香饵”的诱惑。不必讳言,任何有文化的地方都会滋生毒菌,在这虚无的网络上同样如此。因此,我时时小心地吞食“香饵”,生怕吃进一个有毒的“毒饵”,或是别有用心的人抛下的“诱饵”。
鱼被“香饵”诱惑,鱼本身也是“诱饵”。
我只是希望,同游在网中的鱼儿们,不要相互当成“诱饵”。网络虚幻,但人格不能虚幻,人格应是一座挺拔的高山,任凭风雨的剥蚀,任凭香风毒雾的迷惑,也不能低下头颅。
上网崔恒录
一次,我为了体会网吧的魅力,决定到网吧走一走。我左顾右盼,瞻前顾后,终于走进了一家“小羊子”网吧。从此,我的网吧生涯就这样开始了,而且长醉不醒。
初进网吧的我一窍不通,不过,老板的热情让我觉得好像到了家。很快,我就找到了感觉,玩游戏的水平渐升,对电脑的感情渐深。不知不觉中我上了瘾,各科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几次劝导我说“回头是岸”,可我却一发而不可收,一有空就往网吧里钻,甚至有时上课都在想它。
在那个世界里,我畅游无阻,身心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没有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备和同学的歧视,我好自在。
在那个世界里,我可以穿越时空,到任何时候的任意一个地方,领略大好河山,观看绝门武功,欣赏异国风情,参加奇异争斗,或跟网友海阔天空无拘无束地聊天。上天堂,下地狱,只要按两三下就行了。
我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开销越来越大,手头越来越紧,视力越来越差。我觉得有些不安了,后悔了。爸爸好像有所察觉,老是有意无意地看我几眼,那意味深长的目光,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我无法拒绝网吧的诱惑、召唤,如同无法拒绝毒品的瘾君子,我一次又一次地投入其中。每天,我都在极其矛盾中度过,我仰天长叹:“怎么办哪?”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同桌,没想到他只是淡淡一句:“虚拟的世界能带给你某种享受,可那种感受是虚幻的啊!你怎么这么糊涂!”我如梦初醒。
现在我已从那虚拟的天地中抽出身来,用学习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再见了,我的虚拟世界!
[综合点评]
例文一,作者真切地描述了自己对于魔力无边的网络的沉醉与贪恋。他把网络比作一张硕大无边的无形之网,把自己比作一尾畅游其间的小鱼,写自己在网络中净化了灵魂,汲取了知识,辨别了是非,完善了人格。并提请网友认识网络的虚幻,不互作“诱饵”,做一个高尚而健康的网民。
例文二,作者记叙了自己“上网”的亲身感受,深刻地揭示了一旦触“网”如同吸毒的感受,及戒除之难,深刻地揭示了上网给中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告诫同学们要以理智的心态和顽强的毅力抵御生活中的不良诱惑。
[结语]
古人云:“玩物丧志”。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如果在紧张繁忙的学习之余,上网查一查资料,玩一会儿游戏,松弛一下高度紧张的大脑,可能会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和扩展思路。但从现实中看,能把握好这一点的只是少数。随着电脑游戏的花样翻新,学生的自律能力每况愈下,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被电脑吸引着,不知不觉中染上“网瘾”,难以脱身。当然,孩子网络成瘾,也折射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做孩子挣脱“网瘾”的帮手,平时多与孩子沟通,多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尤其是在课余和假期,要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引导他们多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让我们都来关注未成年人的网络天空,还孩子一个清澈明亮的网络世界!
[强化训练]
正值青春年少的你也许就是一个网民,你是否也正沉溺于网络?你认识到“网瘾”的危害了吗?请以“珍爱生命,远离网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