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中常见有机反应类型总结

2008-07-07 05:18张桐梅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8年4期
关键词:缩聚反应双键不饱和

张桐梅

一、取代反应

1.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烷烃、芳香烃、醇、酚、酯、羧酸、卤代烃.

3.类型有:(1)卤代反应:烃分子的氢原子被—X所取代的反应.(2)硝化反应: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被—NO2所取代的反应.(3)磺化反应: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被硫酸分子里的磺酸基(—SO3H)所取代的反应.(4)酯化反应: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5)水解反应:一般指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跟水作用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二、加成反应

1.定义: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

2.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芳香烃、醛、酮、单糖、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脂及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等.

3.类型有:(1)氢化反应:含不饱和键(三键或双键)的物质与氢气的加成反应.(2)水化反应:在有机化学中指分子中不饱和键(双键或叁键)和水分子化合的反应.(3)碳碳三键(或碳碳双键)与HX、X2的加成反应.

三、聚合反应

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1.加聚反应:(1)定义:由不饱和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聚合反应同时也是加成反应,所以叫加聚反应.(2)特征:①是含C=C双键或叁键物质的性质.②生成物只有高分子化合物,因此其组成与单体相同.(3)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烯、二烯、含C=C的其他类物质.

2.缩聚反应:(1)定义: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化合物,同时生成小分子(如H2O、NH3、HX等分子)的反应.(2)特征:有小分子生成,因此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与单体不同.(3)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①苯酚与甲醛、②二元醇与二元酸、③羟基羧酸、④氨基酸、⑤葡萄糖.

3.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的区别:(1)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虽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两大反应,但区别很大.(2)加聚反应是由不饱和的单体聚合成高分子的反应,其产物只有—种高分子化合物.(3)参加缩聚反应的单体一般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能相互作用的官能团(两个或两个以上易断裂的共价键)的化合物,产物中除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外,还生成有小分子.产物的组成与参加反应的任何一种单体均不相同.(4)从反应机理上看,加聚反应是不饱和分子中的双键或叁键发生的,实质还是加成反应.所以,双键、叁键是发生加聚反应的内因.缩聚反应是通过单体中的官能团相互作用经缩合生成小分子,同时又聚合成大分子的双线反应.发生缩聚反应的内因是相互能作用的官能团(或较活动的原子).(5)发生加聚反应的单体不一定是一种物质,也可是两种或两种以上.

四、消去反应

1.定义:从一个有机分子中脱去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含双键或叁键)的反应.

2.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醇、卤代烃.

3.类型有:(1)卤代烃的消去.(2)醇的消去.

五、氧化反应

1.含义:有机物去H或加O的反应.

2.类型有:(1)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在催化剂存在时被氧气氧化.(3)有机物被某些非O2的氧化剂氧化.①能被酸性KMnO4氧化的:烯、炔、二烯、油脂(含C=C)、苯的同系物、酚、醛、葡萄糖等.②能被银氨溶液或新制备的Cu(OH)2悬浊液氧化的:醛类、甲酸及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

六、还原反应

含义:有机物加H去O的反应.

七、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1.定义:酸跟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2.能发生酯化反应的物质:羧酸与醇、无机含氧酸与醇、酸与纤维素.

八、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1.反应特征:有水参加反应,有机物分解成较小的分子.

2.能够水解的物质: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

九、变性

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改变其分子内部结构和性质的作用.

十、裂化

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

十一、裂解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石油分镏产物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加工过程.

猜你喜欢
缩聚反应双键不饱和
配位环境对有机钛化合物催化聚酯缩聚反应的影响
复杂断块调剖提效研究
《有机化学》课程中不对称烯烃亲电加成反应教学研究
浅析高分子材料的相关知识
n-3多不饱和脂肪酸改善糖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光化学反应—串联质谱法鉴定细胞中不饱和卵磷脂双键的位置
认知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
超声波促进合成新型吡咯α,β-不饱和酮
两个alpha,beta-不饱和酮药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预缩聚反应器气相管“鼓泡”的成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