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中能力的培养

2008-07-07 05:18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8年4期
关键词:显微镜教师应现象

廖 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应从科学的认识方法论的角度,设计并安排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实验,引导学生从实验入手,启发学生分析思考问题,使学生思维得以深化.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方向及质量,则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上.亦即设计实验的科学性、组合性、巧妙性.学生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设计思路,就是要教会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够按照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所谓实验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能力:熟练使用显微镜、解剖器、安装实验装置、自行设计各种实验步骤、采集制作植物、动物标本;2.获得知识的能力:即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聆听、观察、阅读、质疑、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等途径获得知识的能力;3.整理分析能力:通过表解、图释记录实验的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找出实验成败原因,并能解释实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4.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用与实验有关的知识寻求解答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呢?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我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1.模拟实验.刚进中学的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做实验时注意力分散在实验仪器及用品上,不注意听讲、看老师的示范,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不细致.此时,我一般采取模拟方式进行实验.如讲“显微镜的作用”时,先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操作显微镜时边讲要点、边做示范,学生边模仿操作.这样模仿操作显微镜后,再让学生独自操作一两遍,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学生就基本上学会使用显微镜了.模拟实验教学方法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

2.在实验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在实验前教师对实验的关键步骤深入挖掘,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是教材上没有现成答案的,必须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动脑才能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有目的去思考,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和认真思维的能力.

3.分析实验现象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多动脑、多问为什么的习惯.其次,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最后,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推导结论验证假设的真伪.只有这样让学生分析讨论常见的一些现象,养成良好习惯,才能提高学生分析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究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并为大家准备实验材料.

5.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优化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将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做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并优化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引导激发学生的观察、探索能力;改进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解疑答疑能力的形成等方面入手,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教师要在启发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用、自己创”上下工夫.这样,教师就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而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探索生命科学问题,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显微镜教师应现象
显微镜
显微镜下看沙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猜谜语
显微镜下的奇妙微生物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