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春
朋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讲一个出租车司机,在开车之余,如何为乘客提供各种温馨的额外服务——让客人点播音乐、给客人准备报纸等等,赢得了客人的赞誉和回馈。有好事者坐车享受服务还不消停,问他什么时候开始这些服务的。这位司机果然不同凡响,回答了一句挺有哲理的话:“从我觉醒的那一刻开始。”
司机讲了自己以前如何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如何有一天听到广播里讨论人生态度的问题而从此醒悟,又如何立即开始行动,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方式。
我喜欢这个率真的司机,其可贵有二。
其一,他相信。
天下有很多道理,我们自幼习之,但很多时候它们只是在耳边飘来飘去,进不到我们心里。只有当某一天机缘巧合,我们突然间意识到了,那才是自己的。
而一个能够顿悟的人,一定对生活还有追求。他相信,一切不应该是糟糕的样子,他相信一切可以被改变。所以,他会觉醒。有时候,做人做事,我们所缺少的,往往就是这一点点信念。
其二,他行动。
心里明白和实际行动是两回事。有一种人,道理知道一堆,澄澈通透,但不喜事功。这样的人在古代,我们称之为名士,受历代知识分子顶礼膜拜。
只是,现代社会崇尚行动。错不可怕,不试才可怕。这位出租车司机不仅行动了,而且是立刻行动。他没有坐在自己的驾驶座上,等待老天赐他机遇,而是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态度,获得了满足和快乐。这对他就是莫大的成功。
成功并不是推翻过去所有的生活方式,一夜之间万人瞩目。它可以是当下一个念头的转换,或者一个行为的修正。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人生的境遇也将慢慢改变。
事实上,我不相信世上真有完全麻木的人。每个人心底都有梦想,它们早已在那里,只是在等待着被唤醒、被释放。
(选自《太原日报》)
编辑提点:作者从一个出租车司机的觉醒一直谈到成功与梦想,短短千把字,却能完成如此大跨度的论说,并且挥洒自然、水到渠成,值得学习。同时注意划线的词语和短句,仔细体会和思考作者如何把这数十个概念在一篇短文中推演、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