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告诉我们你是怎样想到的

2008-06-30 09:36吴立建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正三角形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情景描述】

在一次数学竞赛辅导公开课上听到这样一题:

哇!老师真聪明!全班同学同时发出赞叹!

“你该告诉我们你是怎样想到的?为什么这样添辅助线?有人在嘀咕.

【困惑与对策】

“是呀!”听课的我也在纳闷:老师是解题高手(有可能是昨晚备课看了答案),但教师的高明不是把学生考住、难住,关键在于要传授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一提到数学竞赛就急功近利,大搞题海战术!苦了自己也害了学生.要加强对数学问题的本质理解,要抓住数学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对题目的由来及解答不能空穴来风,要水到渠成.下面是研讨组对此问题的另一种处理办法.

学生可能更无从下手!教师不妨作如下启发:我们先探索它的值是多少?这是任意三角形内的任意一点,我们不妨作特殊化处理有两条路可走:

1.变三角形为特殊三角形;

2.变点为特殊点.

即使三角形是正三角形,如图3,结论也不是显然可得!

那该是怎样的特殊点呢?

可能会让学生想起重心定理,

三式相加猜想得证.

教师不妨再提问:能用面积法解释重心的情形吗?

容易得到,仿照开篇讲法,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教师追问:此时H不是重心,结论还成立吗?

哦,命题得证.

其实本题还可派生出许多问题,比如:如图6,点H是正三角形△ABC内任一点,求此点到三边距离和?

【思考与呼吁】

其实有些封闭题是完全可以设计为探索题,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兴师动众,迂回曲折,费尽心机!但笔者认为完全值得,这是真正的数学教育!不止停留在把题目解出来,而是告诉学生思考的方法,研讨组所采用的是:一般问题→特殊化思想,类比思想,回归特殊问题→一般的结论.

这其实也是科学研究的方法,把这种思维方式教给学生才是终身受益的,比只讲解答不暴露思维过程的一百个问题还要好!我们的教师不要只停留在教书匠这个角色上,不要以为用某个问题难住学生就是技高一筹!要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把一串问题拎出来,可以用同一个思想来作答,并向学生说明为什么会这样思考,这才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也是学生所喜欢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黄晓学. 让鲜活的思想在数学课堂中流淌[J]. 数学教育学报 , 2005,(01).

[3] 王余根. 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活动探究[]. 中国科技信息 , 2005,(01).

[4] 李祎. 数学教学生成研究 [D].南京师范大学, 2007 .

作者简介:吴立建,男,1971年2月生,中学高级职称,乐清市初中数学教研员,主要从事数学教学研究. 教学案例《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荣获浙江省教学案例评比壹等奖;在《中学数学杂志》、《数学教学》、《数学通报》、《中国数学教育》、《中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教学研究》发表数十篇论文.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猜你喜欢
正三角形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无限追踪(二)
不可或缺的正三角形
关于Milosevic不等式的再研讨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发现之旅:由正三角形“衍生”出正三角形再探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