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彤
这里,想借几个鲜活的课堂故事来探讨“活动”这一话题。
“活动”,一度成为语文教学界的“热词”;“活跃”,也曾被视为评价一堂课的关键指标。有教师声称:活动,将使语文课堂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
那么,何谓“语文活动”?如做粗略的区分,可以这样说:从广义上看,“活动”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元素,举凡朗读、写作、思考、发言……都是“活动”;从狭义上看,“活动”特指那些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而专门设计的与常规语文学习方式不同的特殊活动,如调查、采访、表演、辩论、绘画等等。通常所言的“活动”,是指“狭义”的。
如此看来,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探索;而多种“活动”的配合,又有利于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然而,是否一旦有了“活动”,语文课堂就可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是否所有的语文课堂都应该“活动化”呢?
我们很愿意看到“动则活”的课堂;但也常看到不少“动而滥”“动则乱”的语文课。学习主要是一种内隐的心智活动,内心的激荡与外表的沉静是和谐的。热闹是暂时的,沉静是长久的;争辩、交流是支脉,沉思、吸收是主流。语文教师不应该一味追求课堂的热闹,不应该追求形式的花哨。
那么,“动”与“活”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语文课堂如何开展“活动”?如何确保“活动”的有效性?为进一步认识语文课堂中“活动”的基本特征,我们选辑了魏书生先生及当下三位青年教师的教学故事供大家揣摩研究;此外,湖北省教学研究室蒋红森老师应邀对课例做了深度点评,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