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贵
升入初中,同学们开始学写简单的议论文。不少同学总是苦于不知如何就事论理,要么不知道怎样展开议论,要么说理缺乏针对性,抓不住问题的要害,对写作议论文有畏难情绪。其实,在初中课本里,有许多精彩说理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说理的表达技巧,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和模仿。
在此,仅就初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一种“运用相似联想,进行类比说理”的形式,向同学们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如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是这样叙写邹忌劝谏齐王的:邹忌亲眼见到徐公,“自以为不如”徐公美。但他的妻子却说“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说“徐公何能及君也?”客人说“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经过冷静的思考,悟出了妻、妾、客人一致赞美自己的原因:妻子是偏爱自己,妾是因为害怕自己,而客人是有求于自己。邹忌由此进行相似联想,把家事和国事作一类比,并据此向齐王讽谏:“宫妇左右莫不私(偏爱)王”,“朝廷之臣莫不畏(害怕)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因此“王之蔽甚矣”。邹忌通过这种联想类比的说理方式,成功地说服了齐王,收到了良好的劝谏效果。
又如杏林子的《生命生命》一文,作者由小飞蛾在险境中拼命挣扎和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顽强地长出小瓜苗,显示出动植物那强烈的生命力。作者由此生发开去,运用类比联想,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决不辜负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都要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再如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通过小时候在一座小悬崖上遇险,在父亲指导下,一步一步脱离险境的往事回忆,继而展开相似联想,进行类比。以后每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便提醒自己,克服困难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那么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去。这样,就由一件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升华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使读者受到启发。
由上面所举的几篇例文可以看出,所谓“运用相似联想,进行类比说理”的形式,大致是借用某一景物或事件类比、寄寓某种人情或事理。这个景物、事件与人情事理,在表面上未必有实在的联系,但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说理时,要力求抓住这一点,通过主观联想,把具体的景物、事件和人情事理进行比照、对接,借以表达一种深刻的思想认识和某种人生哲理。
同学们在写作一事一议的简单议论文时,思路不能局限在所写事物的本身。要善于分析,抓住该事物的特点,运用联想,努力探寻与之相似的人情事理。这样,该事物的意义就会凸现出来。此时再动笔成文,思路就会开阔起来,文章就可以写得深刻些了。
(作者单位:云南省泸西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