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名赟 杜伟强
摘要目的:探讨“三步”手法治疗踝关节陈旧性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牵引按压法、分筋理筋法和摇晃复位法“三步”手法治疗50例踝关节陈旧性扭伤的病人。结果:经上述方法治疗后,治愈20例,显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6%。结论:提示“三步”手法治疗踝关节陈旧性扭伤兵有一定的优越性。
关键词踝关节。陈旧性扭伤手法治疗
踝关节陈旧性扭伤,又称“崴脚”,是骨科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慢性扭伤疾病,而行踝关节手法治疗又是很常用的治疗方法。本人采用“三步”手法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病例主要根据患者踝关节扭伤2周以上的病史,且踝关节仍然出现肿胀、疼痛及活动障碍,X光片排除骨折、脱位及关节内积液形成等。随机选择从2006年1月~2007年12月50例踝关节陈旧性扭伤病例,病程最短2周,最长半年,平均2.2个月。男23例,女27例;年龄18~53岁,平均32.5岁。所有病例随诊3个月。
1.2治疗方法
1.2.1(第一步):牵引按压法,医者双手依次握住患肢的足跟部和足趾部,尽量对抗持续牵引,时间大约为2分钟,再用拇、食指点按踝关节周围的悬钟、丘墟、昆仑、太溪、照海、申脉、中封及太冲等穴位,每穴约30秒,并在踝关节周围触摸如找到“筋结”或“筋束”,则用拇指在筋结或筋束上用力按压约1分钟,力量由轻到重。使筋结变扁或使筋束变软。
1.2.2(第二步):分筋理筋法,医者再用拇指按压在筋结或筋束上向左右方向分刮,反复30次,使筋结或筋束有松软移位感;再用拇指顺着损伤组织的走向由近端向远端方向进行推压捋顺,约30次,使隆起复平。
1.2.3(第三步):摇晃复位法,医者双手握患者足跟部及足趾部尽量向下跖屈后再向上背伸,以病人能忍受的力量为度,反复约30次。再在牵引下外翻患足以扩大踝关节内侧间隙,内翻患足以扩大踝关节外侧间隙,最后将患足轻轻作环形摇晃,范围由小到大,反复15次。患者在治疗期间尽量少走动,并戴上护踝固定1个月,必要时配合敷、洗本院自制的活血散和舒筋洗药。
1.3疗效标准根据症状及体征改善程度分为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治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显效: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或显著改善;好转: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2结果
50例病人中治愈20例,显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6%;
3讨论
踝关节炎是人体中运动最频繁、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关节周围裹以多条的肌腱和韧带,其伸缩性较小。在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其内侧副韧带比外侧副带紧张而结实,外踝的位置又较低,能有力地限制足外翻。而且膝也有一定的生理内翻角,这就是踝外侧副韧带比内侧副韧带损伤机会比较多的原因阅。一旦超过生理活动范围的运动则容易引起肌腱、韧带的生理解剖位置紊乱和牵拉撕裂伤。病人急性扭伤后如果忽视早期就诊或处理不当,踝关节得不到良好的固定和休息,则形成了慢性病变的过程一踝关节周围的肌肉附着点及筋膜、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后早期出现瘀血肿胀,并很快导致无菌性炎症。倘若病情得不到及时治疗,瘀血及炎性渗出物未被人体完全吸收,日久则易形成激痛点的“筋结”或“筋束”。刺激末梢神经,产生疼痛,疼痛又可造成反射性肌痉挛,久之则出现肌挛缩,使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生理解剖位置发生改变,最后就影响了踝关节的运动功能。
“三步”手法治疗踝关节陈旧性扭伤的机理是:牵引按压法能有效地松弛踝关节周围挛缩肌肉及松解筋结和筋束;分筋理筋法能有效地分解瘢痕挛缩及捋顺理直异位愈合的组织,恢复踝关节病变组织的生理解剖位置;摇晃复位法在松弛挛缩的周围软组织基础上,恢复踝关节的生理解剖位置,进而恢复踝关节各方向的运动功能,这三种手法分步结合运用则能较全面地针对踝关节陈旧性扭伤后产生的并发症进行合理的治疗,因此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血阻滞经脉,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在治疗上,按压手法在取穴上应用局部的阴阳取穴、内外取穴及痛点取穴原理。昆仑、申脉属足太阳膀胱经,太溪、照海属足少阴肾经,悬钟、丘墟属足少阳胆经。太冲、中封属足厥阴肝经,目的是以经络学说生理功能为基础,取其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调节平衡,达到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再利用牵引、分筋、摇晃复位法使移位的筋脉捺正,达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总论》所说:“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
另外,2例经手法治疗无效的病例收入院治疗,后经确诊为踝关节侧副韧带松弛并关节不稳,予石膏固定3个月处理后症状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