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志 姜国成 廖品东
摘要按摩对淋巴系统有着积极作用,近年来在国外越来越受重视。国內有关淋巴系统的按摩报道较少,通过对近代国內外有关淋巴系统的按摩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对其临床应用和手法特点做一介绍,希望引起国内同道的重视。
关键词淋巴引流术推拿术机理应用
淋巴管系统是循环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人体免疫器官。通过淋巴液的回流将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分子带回至血液中,将组织液中不能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大分子以及组织中的红细胞和细菌等,肠道吸收的脂肪的80%~90%是经淋巴回流这一途径被输送入血液的。按摩对增快淋巴系统回流有着积极作用,近年来在国外越来越受重视。
1淋巴引流术的由来
1932年法国物理治疗师Emil和EstridVodde发明了这种技术。他们二人在研究淋巴系统生理特性方面花了不少功夫,最终发明了一套手法,用以提高淋巴液的回流速度。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改进,最终形成了一家一派,并且正式将这种技术命名为“人工淋巴引流术”。后来二人在丹麦建立Dr.Vodder Center学校。开始在欧洲传播这种技术。1971年,他们的学生在奥地利建立了分校,并于70年代中期将这一技术传到了北美,80年代后期。Dr.Vodder学校地位在北美得到触立,成为全北美传授这一技术的最高“权威”机构,开始广泛传播“人工淋巴引流术”。
2淋巴引流术的机理
目前国外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①治疗水肿通过对浅表淋巴系统的刺激,可以加速淋巴回流,减轻非心源性水肿有较好疗效。②缩小瘢痕。加速组织痊愈,包括烧伤、创伤和皱纹,清除淋巴液可有效降低局部纤维化的发生率,在欧洲,不少病人通常在手术后接受淋巴引流按摩。临床证明淋巴引流按摩术后对减轻术后肿胀和粘连疗效肯定,并且可以提高患者恢复速度和质量。③通过按摩加快淋巴的引流,可以减轻神经末梢周围的液体压力,使炎性物质快速被淋巴液带走,清除溶解在体液里并刺激痛觉感受器的化学物质和废物,可有效减轻疼痛。④提高机体免疫力:通过按摩,提高机体淋巴液的回流速度,改善淋巴管道的流通状况,加速机体自身废物的代谢和毒素的消除,长期坚持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⑤美容:长期对皮肤进行手法刺激,加速皮层的淋巴回流,丰富的淋巴液使皮肤生发层的细胞代谢旺盛,使皮肤变得光泽而富有弹性,同时还可以消除面部多余脂肪,减少皱纹,消除疤痕,达到美容效果,按摩身体其它部位,能够升高体温,燃烧多余脂肪,起到瘦身塑形的作用。
3“淋巴引流术”的临床应用
由于认识论与方法学的不同,从《黄帝内经》成书始已有较完整指导理论的中国推拿疗法,尽管尚未明确提出“淋巴按摩”的概念,但通过对近、现代的相关文献记载,我们发现与“淋巴引流术”较多的交叉点,且运用范围更为广泛。
3.1上肢的应用上肢的淋巴管包括浅淋巴管和深淋巴管2种,在前臂有3组引流管,分别为尺侧组、桡侧组和中间组。左、右上肢的两条淋巴导管由远端向近心端回流。最终都进入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的汇合处。深淋巴管是沿深层动脉走行的,可引流肌肉、骨膜和骨的淋巴液。在臂部,位于肘部的肱骨滑车上淋巴结过滤来自尺侧和深层的淋巴液,最后这些淋巴液再经腋淋巴结过滤;桡侧组和中间组也是最终引流进入腋淋巴结。
四川省金堂县老中医任天华医师,善于用手法治疗上肢甲沟炎,其手法特点是先从三角肌部开始至上肢远端行常规放松手法,然后配合向心性的推法。对甲沟炎引起的甲周红肿、疼痛,甚至脓液形成等症状的改善,效果显著。再如,治疗上肢部腱鞘炎时,除了对病变局部进行手法处理外,提出要抬高患肢。重拿腋窝处(淋巴结群)等,可有效地促进淋巴液的回流。
上肢的淋巴引流方向是从近心端即从三角肌处开始,沿上肢长轴依次向手腕方向放松。在治疗甲沟炎时,从颈部开始放松,先松缓了近心端的淋巴组织,为远端淋巴液的回流无阻回流疏通道路,而后再沿上肢长轴放松至远端的手部,可使整个上肢的浅、深淋巴管都松弛扩张。最后施用的向心性推法,进一步促使淋巴液回流人锁骨下静脉处。如此促使上肢的炎性物质回流,有利于炎症的消散。
3.2胸部的应用胸前外侧壁上部的集合淋巴管向前下方走行;中部的集合淋巴管向外侧走行;下部的向外上方走行,最终浅表的淋巴液汇入腋部,注入腋淋巴结浅群。在深部有肺门淋巴结、胸腺、胸骨旁淋巴结、肋间淋巴结、支气管肺门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纵膈前淋巴结等。
当季节变换或工作、环境压力造成疲劳时,针对淋巴系统进行按摩可以提高免疫力,有效地预防感冒。季节更替时,机体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亦会产生相应的调整。此时行针对淋巴系统的保健按摩,起到增强淋巴液的回流和代谢,可以帮助人体的免疫系统重建,从而发挥预防感冒的作用。赵正山在预防感冒的手法当中,特别强调对胸部操作的重视,主张用摩法和胸部的推运八卦使胸部温热,用拍法振动、激荡胸腔内外器官。拍法可以震荡深部的淋巴组织,不仅改善了胸部的淋巴回流,还刺激了胸腺的生理功能,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起到预防感冒的功效。
林氏在治疗乳痛(乳腺炎)时,强调了腋窝淋巴结在乳房疾病中的重要性。操作手法是:“循腋窝用拳顶住腋下淋巴结部位,把前臂往下拉”。部的手法刺激作用于淋巴结可以促使乳房部淋巴液回流至腋窝淋巴结,从而提高炎性物质的吸收速度。
3.3下肢的应用下肢的淋巴管也分为浅深两组,浅深之间的淋巴管借交通支相连。另外,在不同的组织间还有侧枝循环。在足的阳经部位,浅层淋巴管起自每个脚趾的1~2条收集管加入足背并形成5~6条集合干,集合干还收集来自足底的数条淋巴管。腿部阳经走行部位,还有3条主要的浅淋巴管:内侧组、外侧组和中间组。这3组汇聚并伴随大隐静脉上行至腹股沟淋巴结。在腿后部足太阳膀胱经走行部位,深部的淋巴管在踝后方形成2组收集管(内侧和外侧),这些收集管可引流来自足跟部和足底的淋巴液,它们向上行并加入股部集合管。一些外侧淋巴也要加入深淋巴管,并伴随小隐静脉上行至位于膝后部的胭淋巴结。最终所有的浅淋巴管都要进入股内侧面,伴大隐静脉上行,并引流进入股上部的腹股沟淋巴结。
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除了常规的点穴放松操作外,特别指出用逆经脉走向的推法:“泻阳经一用拇指在外侧阳经向上推10次;补阴经一在内侧向上推10次”。可达到快速消肿止痛的目的。
按摩对淋巴系统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对下肢或关节水肿的治疗,对此《杂证推拿》中也提到了治疗四肢水肿的方法,要求抬高患肢,从远端向近心端推捋,至腋窝或腹股沟时顺式拨揉该处,以利于引水归经。其操作方向符合淋巴的回流方向,对腋窝和腹股沟的拨揉法类似于对近心端淋巴结的放松手法。
故手法治疗下肢部炎性病变或水肿时,放松深浅部位的淋巴管以后,沿回流方向的向心性手法,即泻阳经、补阴经的推法对于整体增强下肢淋巴液的回流分外重要,也是促使急性踝扭伤后组织肿胀迅速消退的原因所在。
3.4外科疾病的应用赵氏总结未化脓的痈肿的手法治疗时提出了通治手法:“用食、中二指在痈肿的周围,轻轻地向外推摩;痈肿初起红肿,端顶未露,掌心热按,推摩热敷,可促使消肿”。田其次随阴疽发生的部位不同进行论治,以疏通整体回心通路,促进回流,消除炎症。
4小结
掌握好淋巴引流术的前提是要熟悉淋巴系统的解剖与生理特点,还有其严格的适应范围。恶性肿瘤、严重的肝肾疾病、血液病、未经明确诊断的肿物、以及与软组织损伤无关的水肿等疾病应当慎用或禁用。当发现某些淋巴结肿大时,在揉按时用轻手法操作,痛剧者不可用手法刺激。
推拿中的推法、摩法及揉捏法是作用于淋巴系统的最有效的方法。淋巴系统按摩在医疗、美容及保健方面有巨大的开发前景,寄望本文能引起同道的重视,在临床中更好地发挥并不断提高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