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的历史 50年的追求

2008-06-04 09:16周克强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崇文成人办学

周克强

一、崇文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回顾

北京市崇文区职工大学于1958年9月9日由区委批准成立,在“崇文区干部业余中学”的基础上,建立了“崇文业余公学”,内设大学部和高中部,于1958年10月3日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崇文区成人高等教育历经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1958年~1969年)的由“崇文业余公学”到“崇文业余大学”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学校历经了“大跃进”、“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时期,从成立到发展壮大,从扫盲教育到“青工双补”,从高中补习到大专学历教育,从文化教育到专业技术教育,从课堂教学到“开门办学”,不断发展壮大。这一切都凝聚了区委、区政府、校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员工和专兼职教师的心血。“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被迫停课、停办。

第二阶段是恢复、重建崇文区业余大学到全市首次成人高考(1979年~1982年)。1979年7月学校召回教师恢复招生,恢复、重建崇文区业余大学;1981年学校根据“整顿、巩固、抓质量为主”和“根据力量适当发展”的办学要求,恢复到了历史上原有的办学水平;1982年迎接和筹备市政府对成人高校的验收,暑期参加了全市首次成人高考。这一阶段全体教职员工励精图治、呕心沥血,使崇文区业余大学走向正规化办学的道路。

第三阶段是验收(1983年)后的崇文区职工大学。1983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报请教育部备案,学校由“崇文区业余大学”更名为“崇文区职工大学”,学校具备了颁发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资质,列入区域性地方政府办学的成人高校行列;1984年,在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指引下,学校步入了教育环境最好的时期,数学、师范、机械、中文、工业与民用建筑、干部理论基础、商业经济管理、英语、日语等专业的教学成绩斐然、独具特色;1986年参加全国成人高校统一招生考试;1987年崇文职工大学、区电大工作站、区电教中心合并,参加了北京市首次职称改革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年底新的教学办公楼建成;1991年通过北京市成人高校的评估,而后各项专业技术培训和新建专业蓬勃发展,为崇文区的发展提供了大批的实用型人才。

到上个世纪末,学校形成了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2002年,政府投资拆扩建新的教学北楼,加大投入更新了几乎所有的教学设备,各种教学专用设备基本达标,学校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网络建设、远程教育也初具规模。同年12月,成立了“崇文社区学院”,崇文区的社区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在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学习型先进区县”;学校2003年全面实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2004年实行教职工岗位聘用合同制,教学系实现重组和干部竞聘上岗;2006年崇文成人教研中心、北京电大崇文分校并入崇文区职工大学,学校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合作办学和社区教育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这一阶段学校实现了比较明显的快速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晰了科学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总体思路。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本着“一主多元,多种办学形式并存”,即:成人学历教育、电大远程教育、党校教育、社区教育、联合办学、短期培训的办学模式,实现了各具特色、共同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和政府放心的成人教育的目标,为创建学习型崇文、和谐崇文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采取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强校、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为民办教”的方针,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学校始终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从2003年开始陆续引进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补充到教学和管理队伍中。目前,学校有以教授、副教授、讲师为主体的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业务精湛的专兼职教师近百人,具有高级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越来越多,一线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2006年,学校开始实行“开放式、双向选择、通过考核竞聘、能进能出”的一线教师管理机制和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领衔课题研究和指导青年教师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学科研究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学校制定了《培育名师和鼓励教师成长计划》,明确提出了培育名师和鼓励教师成长以“人才强校”、“开放式培养”、“整体和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科学地把总体目标划分为名师培养、老年教师发展、中年教师发展、青年教师成长4个子目标,深入地探索了校内和校外培养名师的途径,并提出了3项具体的保障措施。对于青年教师,学校十分注重他们的培养和发展。学校采用导师制的方式,积极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研讨工作,组织以副教授为主的教学指导小组,按照“备课—听课—评课”的工作程序,对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评讲,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地进入角色,胜任教师岗位。同时,为鼓励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建立了长期的优秀青年教师表彰和奖励制度。

三、积极改革,寻找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1.适应社会需求调整教学系,推行教师竞聘入系制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相对增加,导致传统的、以学历补偿教育为主的成人高等教育在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上开始出现变化。高等职业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的迅猛崛起,又从另一个侧面开始挤压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空间,使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如何发展的生死抉择。时代的发展,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适应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适应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必须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管理体系和专业建设体系。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2005年,学校经过多方调研,重新审视自身在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困难,以科学性、适应性、效益性、发展性为原则,对学校系部进行了调整和重组,在原有计算机系、外语系、经管系、艺术系的基础上调整为基础部、管理系和艺术系。此次调整是站在学校未来发展的至高点上思考问题,为学校更好地适应成人教育发展规律和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迎接新的发展机遇提供了更大、更广阔的空间。

2.以人为本,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

学校始终强调人本管理,倡导服务意识。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倡导服务意识,为教育教学提供最有力的保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效、最实际的服务,是我校创新管理的一个鲜明特色。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归根结底是为社会的需要和学员的良性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全方位服务。因此,我校提出:干部应以勤廉为本,倾心为全体教职员工服务;全体教职员工应恪尽职守,倾心为一线教师服务;一线教师应以师德为范,倾心为全体学员“传道、授业、解惑”提供服务。这样,学员就会在努力掌握现代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竞争观念和创新意识的同时,把在校习得的服务理念转化为一种自觉意识,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以自觉的行动回报社会、服务社会。

随着学校各方面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原有的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教师人事管理体制必须改变,原来的教师能上不能下、职务晋升以内部提升为主、缺乏外部竞争压力等制度必须打破。

2006年,学校开始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学校通过自荐推荐、竞聘演说、群众测评、支部把关等民主程序,把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真正体现了选拔干部民主化。同时,学校废除了干部终身制,提倡“干部能上能下,职位能高能低”,真正形成“到点就退位,空位就竞聘”的局面,这也是职工大学历史上的一次进步。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逐渐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合理、科学配置,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四、紧抓教学质量,突出特色专业,迎接机遇和挑战

1.推进教学改革,探索适合成人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各专业发展要求,学校围绕各专业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全面修订了原有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并以此来推动课程体系的改革。同时,学校加大了实验、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和实训场地建设,在总课时量不增加的基础上,调出适当课时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为开发出适合成人教育的教材,学校鼓励教师自编教材和讲义,并结合学校的特点对教师自编教材提出了管理规定,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些教材和讲义不仅方便教师教学,而且也利于素质基础参差不齐的成人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成绩。

学校始终倡导人本管理,经营办学,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艺术教学的特色。学校以“搭建艺术教学与创作平台,突出精品课程,形成拳头专业”为目标,创设艺术系的造型艺术工作室、商业设计工作室和数字影像工作室,形成了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商业开发和对外交流等四位一体的教育平台,更加顺应了成人艺术教学的客观规律,使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术个性与艺术特长,同时也为教师和学员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实践环境,使实践教学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广泛的教学空间。

2.推进教科研工作,以科研带教研,实施科研兴教计划

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是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始终坚持以科研带动教研,全面实施科研兴教战略。近几年来,学校逐年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鼓励和奖励教师开展社会调研和科研活动,促进教师由“教学型”向“教科研型”到“科研型”的转化,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学校坚持鼓励教师“著书立说”,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并实行了年度奖励制度。学校还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营造开放式的学术交流氛围。近两年,学校申报、承接了多项市、区级科研课题,在教科研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3.重点扶植特色专业,积极发展艺术教育

近几年来,学校以艺术教育为主的特色专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我校艺术系已开设与即将开设的专业共10个,专业研究方向基本涵盖了艺术设计领域的各主要方面,从传统的绘画、素描、色彩到最现代的数字与多媒体艺术,其中的专业交叉与边缘化专业更是横贯中西,纵横古今。

为了重点扶植艺术特色专业,学校实施了艺术系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改革,将艺术工作室作为艺术教学与研究的基本单位,参照国外艺术教育专业教学的通行原则与模式,采取工作室制的教育教学研究模式,创设造型艺术工作室、商业设计工作室和数字影像工作室,形成了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商业开发和对外交流等四位一体的教育平台,使之更加顺应成人艺术教学的客观规律,使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术个性与艺术特长。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时也为教师和学员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开放式的教学实践环境,使实践教学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广阔的教学空间。

北京市崇文区职工大学已经走过50年的风雨历程,在迎接学校50年华诞的时刻,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学校50年发展的实践证明:在现阶段,只有静下心来,不为社会所扰,不为名利所动,扎扎实实地办好学历教育,才能确保成人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才能够有实力实现快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这一基本认识和定位,已经成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识。

展望未来发展,学校将继续落实“靠近普通高等院校的办学标准,夯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基础,践行开放式远程教育的办学模式,朝着终身教育的发展方向”的总体规划,把崇文职大办成一所“人民满意,政府放心”的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努力为促进崇文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北京市崇文区职工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张 敏]

猜你喜欢
崇文成人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养大成人
有所不为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神奇的太阳
为官本色
南北朝玄学思潮与吴越地区世风关系研究
The Doll’s House——成人世界的缩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