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诚
马克思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但在他的巨著《资本论》中却提到了一个中国人。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中,马克思讲到铸币、价值符号、直接从金属货币流通中产生出强制流通的国家纸币时,写了一个编号为83的附注,这个附注的译文是:“户部侍郎王茂荫向天子上了一个奏折,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换的钞票。在1854年4月的大臣审议报告中,他受到了严厉的申斥。他是否因此受到笞刑,不得而知……”
王茂荫,安徽歙县人,清嘉庆三年(1798年)出生于一个徽商家庭。他幼年入私塾,读书非常勤勉。道光十年(1830年),长辈决定让他赴潞河管理茶庄店务。他边管理边读书,第二年即以监生资格进京应试,中了举人。过一年再参加会试,又高中进士,备官户部。
但在此后长达15年的时间内,他都是在户部任“主事”、“行走”这类中低级官职。直到50岁才被升补为户部贵州司员外郎,其后又被提升为户部右侍郎兼理钱法堂(铸造和印制货币)事务,成为清廷主管财政货币事务的重要官员。
值得一提的是,王茂荫任京官前后达30年,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一直没有携眷属随任,一人独居在京城歙县会馆,以两袖清风、直言敢谏闻名。
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起事之后,清政府的财政、货币危机加剧。咸丰元年九月,王茂荫在陕西道监察御史任内给咸丰上了《条议钞法折》,正式提出了改革币制、缓和危机的主张,即有限制地发行可兑换的钱币。
而清政府于咸丰三年五月发行了民间无法向政府兑现的“户部官票”,同年年底又发行了同类性质的“大清宝钞”和各类大钱,使得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面对如此局面,王茂荫焦虑不安,苦思补救对策。咸丰四年三月初五,他向咸丰皇帝上了《再议钞法折》,目的是为了“通商情,利运转”。他对物价规律和投放货币之间的关系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试图用兑现的办法来刹住继续增发不兑现纸币的势头,制止通货膨胀,以挽回纸币的信用。
王茂荫两次主张货币改革,均遭到咸丰皇帝的训斥,成为当时轰动朝野的一件大事,同时也被当时驻北京的俄国传教士巴拉第得知。巴拉第是俄国19世纪的汉学家和传教士,他利用其特殊身份和地位,从清廷中搜集到有关王茂荫的货币改制过程与有关奏折事项,由下属叶夫拉姆皮译成俄文,编入《帝俄驻北京布道团人员论著集刊》第三卷,于1857年出版。
1858年,德国人卡尔·阿伯尔和阿·梅克伦堡将《论著集刊》前三卷选译,并重新起了个书名,出版了德文版《帝俄驻北京公使馆关于中国的著述》。这本书被马克思注意到了。马克思就是根据该书德文版,了解到王茂荫及其货币观点的,并将其写入自己的《资本论》中。
我国第一个翻译《资本论》的陈启修先生把马克思笔下的“Wan Maoin”译为“万卯寅”。万卯寅是何许人也?在清代的大臣里面查无此人。
由于对伟大著作《资本论》的高度重视,也为了深入研究的需要,《资本论》中译本在20世纪30年代一问世,考证工作便开始了。经过郭沫若等历史学家的细致考证,人们才知道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中国人便是清朝咸丰时期户部右侍郎王茂荫,他的老家就在安徽歙县。在20世纪50年代,吴晗更是把王茂荫誉为“清代货币改革者”。
编辑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