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贞
初中时曾学过一篇文章,题为《狐狸和葡萄》。里面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葡萄高挂在架子上,架下的狐狸想吃却又够不着,于是便心有不甘地自我安慰说“这葡萄是酸的”。
狐狸在说这话的时候,我猜它身旁应该没有其他同伴在,要不,它就不算聪明了,因为这样子讲是很容易招来如下的反击:你又没吃过,何以得知这串葡萄就是酸的呢?
换作阿Q,就不一样了。同样站在葡萄架下,同样也因个头有限,想吃又够不到,阿Q是断不会说这葡萄是酸的,他大概会这样讲:老子以前吃的比这大多啦。
这样说不会给人留下太明显的把柄,就如阿Q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口头禅“老子以前比你阔多啦”一样,人家是没办法一下子反驳的。明知他在吹,可真要揭他老底,还得下一番工夫去调查的,否则阿Q就会反戈一击:你又不了解老子的过去,你怎么知道老子以前就不阔呢?
高明的精神胜利法不仅要自欺,还要欺人。狐狸远没有阿Q聪明,精神胜利法流传到阿Q这一代,算是炉火纯青了。
关于狐狸和葡萄的故事,钱钟书先生在《读<伊索寓言>》一文里有自己更独到的阐释,文章中说,狐狸即使能吃到那些已熟的葡萄,它也会说:这葡萄果然是酸的。假如它是一只不容易满足的狐狸,便以此话自嘲,以示对现实的不满。假如它是一只很易满足的狐狸,这句话它会说给旁人听,因为诉苦可以免得别人来分甜头。
若说前者尚带一点精神胜利法的痕迹,后者则明显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心态了。
钱先生是想借此来揭示人性的某些弱点,不过他还算是个温和派,对人之劣根性的解剖是很有节制的,我们却不妨以葡萄为话题再作一些更尖锐的剖析。
假如架上的那些葡萄是变质的,不仅酸,而且苦,但表面上却看不出来,狐狸吃了深受其害,这时它的同伴正等着他的反应,它可能还会不动声色地对别人说:“味道好极了”。等它看到别人呕吐时,它开心地笑了,若是别人指责他,他又会一本正经地说:“没有啊,我吃的这颗确实很甜。”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已所不欲偏施与人,这种人的心态几乎可用“恶毒”二字概括,比精神胜利法和自私自利更令人讨厌。
我又怀疑自己对人性是不是太悲观了一些。于是我的脑海里又盘旋着这么一个场景:假如自己站在葡萄架下,那位与我并不相识的主人摘下一串又红又大的葡萄递到我手里,我带着怀疑的眼神把它接过来了,又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吃了几颗—果然很甜。
吃完了那串甜葡萄,我也许会发现我的心却是酸的。
(指导教师 杨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