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云托月 借宾衬主

2008-05-30 10:41雷其坤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 2008年5期
关键词:衬托

雷其坤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用五岳突出黄山;“红花虽好,还需绿叶相扶”,是用绿叶突出红花。

一位秀才作诗表明自己很有才华,诗曰:“天下文章属三江,三江文章在吾乡。吾乡文章数舍弟,舍弟向我学文章。”最终突出“我”。

这种用其他事物、人物来陪衬烘托以突出强化主要事物、人物的手法,就叫烘云托月(又叫衬托、映衬)。衬托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被衬托的,是主,叫做主体;一部分是衬托的,是从,叫做衬体。一个主体的衬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用跟主体性质相似、相近的衬体来陪衬叫正衬。郁达夫《故都的秋》:“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用南国的秋来突出北国的秋。杨朔的《茶花赋》先赞美梅花、玉兰、迎春,但“究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茶花才是“春深似海”。作者是用梅花、玉兰、迎春等正面衬托茶花的美。鲁迅《故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用阴冷的天气和“没有一些活气”的景象来衬托“我”心情的悲凉。

用跟主体性质相反、相对的衬体来陪衬叫反衬。如曹雪芹《红楼梦》写黛玉死时之悲,同时写宝玉娶宝钗之喜,婚娶的欢乐更反衬出黛玉之死的悲惨。鲁迅先生的《祝福》中的祥林嫂在炮竹声响彻夜空、人们欢天喜地祝福时中死去。用新春佳节的快乐反衬出祥林嫂的悲哀,更深刻地揭露出社会的黑暗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以恶劣的环境衬托梅花坚强的品质,突出梅花那种顽强的精神和强大的生命力。《巴黎圣母院》中加西莫多“像可怕的东西,不像人,不像兽,不知是一种什么,比岩石还坚硬、皱缩和难看的东西”,而埃斯梅拉达“是一道阳光,一颗露珠,一只鸟儿的歌声!”光彩照人,美丽无比。前者的丑反衬后者的美。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指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其哀乐”,强调反衬的力量超过正衬的力量。

衬托与对比不同。形成对比的事物、人物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通过对比,使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形成衬托的事物、人物之间有主次、偏正之分,衬体为突出主体服务。

例文一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选自《三国演义》第五回)

作者着力描写次要人物华雄的武勇非凡,以衬托主要人物关羽的神勇无敌。文中并不直接写关羽的武艺如何高强,甚至连与华雄正面交战的具体场景也一字不提,而是着力渲染华雄如何勇不可当:几次交锋,连杀鲍忠、祖茂,赶得先锋孙坚望风而逃。如今兵临城下,大骂搦战;又轻而易举地连斩俞涉、潘凤。众诸侯大惊,一筹莫展。在这种情况下,关羽立下军令状,提刀飞身上马,“酒尚温时斩华雄”,其神勇无敌便表现得淋漓尽致,英雄形象光彩夺目,跃然纸上。

例文二

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虽是粗布衣裳,倒十分洁净。……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丁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罢?”其一人道:“不是,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他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他的好处人说的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的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你想,这几年来,好顽耍的谁不学他们的调儿呢?……只是顶多有一两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处,从没有一个人能及他十分里的一分的。”说着的时候,黑妞早唱完,后面去了。这时满园子里的人,谈心的谈心,说笑的说笑。卖瓜子、落花生、山里红、核桃仁的,高声喊叫着卖,满园子里听来都是人声。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选自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

黑妞的演唱“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老残“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但知情者说,黑妞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然后白妞出场,演唱果然非同寻常,精妙绝伦。作者匠心独运,为表现白妞演唱技艺的高妙,用黑妞的演唱作巧妙的衬托。

(作者单位:北京市十一学校)

猜你喜欢
衬托
早春
来往潮汐
摩登昼夜
轻盈之夏
相互衬托巧绘景
性感水晶
学会衬托
场面描写“六衬托”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