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语文试题看中学修辞教学的走向

2008-05-27 08:23王志生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4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王志生

【摘要】修辞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都重视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和表达效果。文章从分析2007年高考修辞试题入手,探讨修辞教学要重实际运用、重能力提高、重综合训练,提高教学效率的规律和做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考修辞;修辞教学

修辞是中学语文基础知识四大分支(读写、语法、修辞、文学)之一,修辞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修辞?著名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这部论著里,把纷繁的修辞现象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他说,消极修辞就是“使当时想要表达的表达得极明白,没有丝毫的模糊,也没有丝毫的歧解”;积极修辞则是“注意在积极方面,要它有力,要它动人,同一切艺术手法相仿,不止在概念上明白地表达”。换言之,消极修辞要求的是语言通顺、平匀、准确,而积极修辞要求的则是语言的形象、生动、鲜明。简而言之,“修辞是教人如何把话说得更好。”(《叶圣陶语文教学论文集》)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显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修辞教学更加强调修辞手段在语境中的动态表现,强调体会修辞手法在言语表达中的效果,注重修辞方法对文本意义理解和情感体验的作用,注重对修辞言语形式的品味和鉴赏,注重修辞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D。2007年《考试大纲》又有新的表述:(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2)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这一考点隶属于“表达应用”。就是不考查名词术语,而是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检验考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试大纲》新增加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要求是2007年高考变化最大的知识点。所谓“准确”,是指表达的内容要符合要求,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谓“鲜明”,是指表达的主题分明而确定,一点也不含糊;所谓“生动”,是指语言表达要具体或富有文采,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所谓“简明”,是指语文没有赘余的语句,语文没有歧义;所谓“连贯”,指的是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所谓“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简明、连贯、得体”是最为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准确、鲜明、生动”是更高一级的能力要求。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高考语文试题对修辞的考查已从修辞概念的机械记忆转变为注重学生对修辞概念的理解,对常见修辞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1.在语言表达中考查。如仿写句式、拟写对联、根据具体语境运用修辞手法写句子或一段话、拓写句子、根据图画或图形展开联想运用修辞手法写一段话等等。

【试题再现】(2007年全国Ⅰ卷第20题)请以“梦想与现实”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拟、对偶修辞运用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构成对偶。

太阳热烈、奔放,带着万丈光芒,给生灵以活力;

月亮温馨、宽容,带着无际清辉,给万物以安宁。

考题解析:本题是开放题,根据要求写句子,语言要通顺,比拟、对偶修辞运用要恰当。

参考答案:梦想轻盈、绮丽,就如一颗流星,划亮整个夜空;

现实真切、朴实,仿佛步步足迹,踏遍人生旅程。

【试题再现】(2007年浙江卷第22题)针对下面反方的说法,写一个反问句,把正方的话补充完整。

反方:如果美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诗人李白感受到的月亮之美,难道和你是一样的吗?

正方:如果美不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题解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语言连贯、得体的能力。

参考答案:埃及人赞美的金字塔,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就不美吗?

2.在诗歌鉴赏中考查对修辞概念的理解。诗歌鉴赏中,一般涉及到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辨析及其作用的理解。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方法和抒情方式;对诗歌运用的修辞方法的理解、鉴赏,首先要整体把握诗歌的内涵, 然后重点关注所用的修辞手法和它的表达效果。

【试题再现】(2007年重庆卷第13题第1问)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轮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参考答案: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试题再现】(2007年浙江卷第16题第2问)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①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勿忙急切的样子。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现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3.在现代文阅读中考查对修辞的理解及运用。现代文阅读要求考生能“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和行文结构等,其中对修辞方法的考查方式主要是要求考生能准确理解修辞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这种题型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做这类题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 然后回答它的表达作用。

【试题再现】(2007年陕西卷)阅读散文《总想为你唱支歌》,然后回答问题。

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考题解析:本题需熟悉常见表现手法的表达及作用。

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想象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

【试题再现】(2007年辽宁卷)阅读臧克家的散文《炉火》,然后回答问题。

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请简要赏析。

考题解析:本题需熟悉常见表现手法的表达及作用。

参考答案:这两段运用了对比手法、拟人手法、比喻手法。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馨之感。文中“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炉火像“明眸”等拟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

【试题再现】(2007年湖南卷)读《忆刘半农君》,完成21题。

21.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简析本文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

(2)简析本文的主要修辞手法

(3)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参考答案】(1)①多方面、多角度刻画刘半农形象。文章既表现了他“五四“时期的战士形象,也表现了他在”五四“退潮后的落后与保守;既表现他的活泼、勇敢、忠厚、易于亲近的优良品质,也表现了他的“浅”、草率、无谋等不足。②抓住人物性格特点。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件,在对比中表现人物。如抓住他的活泼、勇敢、忠厚等性格特点,选用“答王敬轩的双鐄信”、“要来看我”等有代表性的事件描写人物。通过刘半农在“五四时期与退潮后的不同表现,鲁迅与“那些人们”对于刘半农的“浅”的不同看法等,在对比中表现人物。③综合运用比喻和衬托等修辞手法表现人物。如用“武库”作比,以陈独秀、胡适之有“武库”衬托刘半农的无“武库”,突出他没有城府、易于亲近的性格特点。

(2)本文的主要修辞手法:①比喻;②衬托;③多种修辞手法的套用。

(3)①以时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中心;②结构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③文中前后呼应,末段与开头呼应。

4.在写作中考查对修辞的运用。修辞手法渗透在写作中进行考查的方式常常为人们所重视。

2007年江西地区高考作文题为:“语文——心中的一泓秋水”、“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两个题目任选其一。

选择“心中的一泓秋水”比较好写。因为“一泓秋水”涉及到比喻义,比喻心灵的纯洁、平静、淡泊、从容。一个人面对浮躁繁华的社会,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光怪陆离的诱惑,都可以从切身的体会中,寻求到内心一块纯洁、平静的地方。于是,凡是接触不恰当的东西,都可以以自己的抵制和个人的感悟成文。

2007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为:季节

“季节”是一个有双重涵义的词语。这个题目既实又虚。大自然有季节,人生也有季节。中学生处在生命的春天,是木欣欣以向荣的。在这个季节是会发生很多很多事,你的观察力如何?你的理解力如何?你做了怎样的思考?两道题都涉及到比喻义,而江苏卷的“怀想天空”则更为明显。

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怀想天空

这个题目表面上考的是对一个常见物象的认识,其实考的却是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如果考生进行简单的写实性操作,其意义与价值显然不大。考生必须先弄清“天空”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在写作中借助思维的渗透性、延展性和深刻性,将“天空”的含义作多元和立体的发掘,这样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来。“天空”,既指自然界具体的、实有的天空,也可以比喻、象征许多抽象的东西:生活的天空、历史的天空、心灵的天空、阅读的天空、爱的天空、心态、理想、追求、环境等。

写作本文可以多方面立意。天空有晴空,也有雨天。生活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变化当中,我们应该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变化。天空代表着梦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梦想,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心中的天空代表着心中不同的梦。每个人的梦都是由情感支撑起来的,比如父爱、母爱、友爱等。每个人都有一片心中的天空。那是一片明净的天空。那些著名的大思想家如陶渊明、庄子等,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片明净的天空,所以他们才能为人民做很多事情。过去曾经蓝蓝的天空上万里无云,但是这种明净的天空渐渐离我们远去,也从环保的角度,呼吁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

从以上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对修辞方法的考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准确判断修辞的类型;二是正确理解修辞的作用;三是能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由此可见:

A.单一性的选择题型已经被淘汰;

B.相对集中地借助诗歌鉴赏和散文阅读考查;

C.与语言表达间的联系愈趋紧密;

D.60分甚至分值更高的作文园地是考查修辞理解与运用最重要的领域。

显然,高考对修辞这一考点的考查体现了重能力、重运用、重综合的总趋势。因此,我们要不断调整我们的修辞教学思路,优化修辞教学的策略,要做到以下几点:

1.体会揣摩修辞的作用,注重修辞的实际运用。少讲宽泛纯粹的辞格知识,多讲运用辞格传情达意的妙处。目前中学修辞教学中辞格知识讲得太多太细,而运用修辞的巧妙恰当及其对增强作品可读性的影响讲得相对较少,训练更少。

2.多运用修辞进行句式的选用、仿用、变换和造句等练习,提高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述的能力。修辞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特定语境中的语言能力,也就是在特定语境中说写恰当的话语能力。

3.结合或设置生活情境训练学生将修辞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口头表达要恰当、得体、自然,能吸引人、说服人、感染人,其中就有许多修辞问题;而书面写作则更与修辞有关,“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鲁迅《致李桦》)“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语和写作能力差是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我们的修辞教学应结合这一状况,联系实际,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强化对学生的修辞技巧和综合能力的训练,精心设计一些融知识性、情趣性和适用性为一体的说写练习,代替现在的简单化、模式化的练习,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具体化的修辞训练,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说写技能。

总之,修辞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发展,注重修辞在语境中的动态运用,强调体会修辞手法在言语表达中的效果, 注重修辞方法对文本意义理解和情感体验的作用,对修辞言语形式的品味和鉴赏,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
给每个孩子一双腾飞的翅膀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