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视域下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研究

2008-05-16 09:44段黔冰张红坚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年4期
关键词:生活化体育大学生

段黔冰 张红坚

摘要:体育生活化是体育行为融入人的生活世界而形成体育生活习惯及其过程,是全民健身和终生体育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从“场”理论视角,借助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场”的关系性解构,分析“场”中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排斥力与吸引力。提出加快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使高校体育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树立“场”思维意识,从关系角度统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各因子协同发展;纠正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增强体育生活化吸引力;实事求是,突出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校本特色。

关键词:体育生活化;场;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535-03

本文从“场”理论视角,通过对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因子的关系解构,旨在为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提供理论参考。

1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意涵

体育生活化是一个“自觉”的过程。体育生活化的实现过程是彻底摆脱单纯功利主义的束缚,实现“生存—发展”体育模式向“生存—享受—发展”体育模式转型的过程。一切由外部力量强加的体育行为都难以化着人们习以为常和习惯性的自觉行动。只有还体育本来的生活面貌:“快乐”的生活情趣,“休闲”的生活情调,“余暇”的生活自由,“闲暇”的生活充实,体育才能生活化。[1]

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就个体而言,体育源于生活,工具性体育在回归生活之后,可使人在主体参与过程中获得超越常态的情感体验和人生享受,这正符合日益追求自我与个性发展的大学生的需要。就社会体育而言,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和未来的国家栋梁,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者,其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对未来社会生活方式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从另一角度看,大学生作为未来知识分子的主流,体育生活化的实现必将使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不良的历史现象得以改观。就高校体育而言,终身体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学校体育追求的终结目标,体育生活化则是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大学作为学校向社会过渡的时空临界点,必将成为学校实施此目标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必然成为实现此目标的重要对象。

2“场”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2.1“场”研究的历史认知对“场”的认知,首先始于物质世界。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麦克斯韦和赫兹先后研究论证,确立了经典的电磁场理论。爱因斯坦、海森堡等科学家为场论的确立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统一场论的建立成为了现代物理学上一次伟大的思维革命。随后,在自然科学研究的启示下,以W·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先驱们把“场”概念从客观物质世界引入到了人的主观心理世界。勒温在格式塔先师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创立了心理场论,该理论阐述了行为与个体和环境的函数关系。[2]此后,社会学家也把“场”作为了社会分析的工具加以运用。迪尔凯姆是较早使用“场”概念的大师,他认为“任何事物都必须在一定的‘场中才能存在和表现出来,因此,必须把社会现象放在整个社会生活的背景上去作综合的考察,去发掘存在和影响它们的各种社会联系。”[3]对“场”概念做出较为系统阐释的当数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布迪厄认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4]社会作为一个“大场域”就是由这些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场域”构成的。[5]

虽然物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对“场”的具体描述因学科特点而有所差异,但从关系的角度考察事物的存在及其发展却有着方法论上的相似性。同时,对“场”的本质认知也具有共通性:“场”是客观存在的关系系统,是关系网格的描述和反映;“场”中,吸引与排斥构成“场力”,场力具有不可屏蔽性;自身力与场中各种诱力之间的“博弈”既型塑着场内各组成因子,同时也影响着“场”的构型。

2.2“场”研究的方法论启示基于对“场”的历史认知和其内涵的尝试拿捏,笔者认为,“场”研究为高校学生体育生活化研究提供了三点启示:一是从关系的角度来考察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要考察社会现象的原因,或者社会现象的产生,不能在那些组成集体的各个分子中去寻找,而必须对这个已经组成的集合体进行研究。”[6]高校学生体育生活化是一个涉及多因子并具有自身逻辑的结合体,因此,从关系的角度来考察高校学生体育生活化实现的问题无疑是研究方法的最佳选择。二是从内部“自身力”和外部“诱导力”两个角度来审视人社会行为的转变。“对人的社会行为影响最显著的,是那些既有个体自身的力又有来自外部影响个体的各种‘能量场的诱力。”[7]体育生活化的实现,其实质是人生活行为方式的转变,显然,仅凭高校学生自身力或单纯依靠“能量场”的诱力都难以获得生活行为方式转变的最佳效果,而只有自身力与外部“能量场”诱力的合力才能实现其行为转变的最大化。三是从吸引与排斥相互作用的不可屏蔽性来认识个体与群体的动力学关系。人是社会的人,个体思维过程不可屏蔽群体意识的影响,“强化吸引、弱化排斥”是型塑学生行为方式的现实和符合逻辑的作法。

3“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场”的解构

3.1“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场”的构型从“场”的时空构型和关系结构看,“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场”由“外场”和“内场”构成。“外场”以社会体育(广义上的)为宏观背景,在生命周期的时空跨度中,由学前体育、中小学体育和学校后体育(即狭义的社会体育)构成。“内场”由行动者、行动方式、行动基础、行动条件四类因子共同构成。其中,行动者是大学生;行动方式是体育活动内容及其形式、方法等;行动基础是体育物质环境,包括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等;行动条件是指体育人文环境,包括体育教育、课余体育氛围、体育社团等(图1)。

3.2“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场”中各因子的相互关系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关系系统具有复杂性。

在外场,社会体育作为跨越时空的宏观背景,制约着高校体育的发展水平与发展方向,对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起定向作用。中小学体育作为高校体育的前导,左右着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基础水平。学校后体育在共时状态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观念和体育行为。显然,社会体育、中小学体育和学校后体育都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施加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于高校场域对“外场”无法直接掌控的客观事实,在此不作深入探讨。

在内场,体育实践活动主客体的同一性决定了大学生在体育生活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主体性,其体育需求程度直接决定着体育生活化程度。体育活动内容及其形式是体育生活化的方式和手段,其内容的丰富性和与主体兴趣的耦合程度将影响体育生活化水平和生活化程度。体育物质环境是体育生活化所依托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体育生活化水平。从群体动力学的视角看,大学生体育生活化过程是作为生活主体的大学生借助体育活动内容和体育物质环境,与体育人文环境产生连续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过程。因此,体育人文环境是引起高校学生体育行为变化的外部最活跃因素,是体育生活化的外部动力源泉。

4“内场”因子异化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制约

从“内场”因子的现状去探寻“吸引”与“排斥”问题,对促进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1大学生主体需要未得到充分尊重大学生是体育生活化行为的行动主体。从心理学角度看,促进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必然要以扩大大学生体育参与需求为前提,然而,生理机能高峰期到来,使大学生对强身健体的需要并不像处在生理机能衰退期的中老年人那样具有切肤感受,企图直接和生硬的通过刺激大学生强身健体需要来激发学生体育参与热情显然不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要。但在现实的大学体育教育中,把强身健体作为体育行为的主要目标,把强身健体作为刺激学生体育参与需求的主要手段的情况仍然存在。这势必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进程和效果。在大学生日益追求个性化发展的今天,只有把目的体育与手段体育分离,把体育活动作为满足学生审美、乐群、求成、情感交流、自我表现、乐趣、情绪宣泄等的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也更容易实现体育生活化。

4.2体育活动内容未得到充分开发体育活动内容的多元化为体育生活化提供了众多选择。然而,针对特定的生活主角和特殊的生活空间,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适合高校和大学生,也并非选择的运动项目越多越好,这涉及到适应性和实用性问题。因此,只能根据“校情”、“学情”,在各类体育项目中去选择、去改造、去创新,使之符合校本情况,才能使体育项目与学生兴趣保持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可是,长期以来,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高校体育,由于缺乏对竞技体育项目的生活化改造,缺乏对生活化体育项目的广泛选择,从而导致了千篇一律的高校竞技体育模式。这一忽视学生主体性需要的结果,使体育活动内容与学生兴趣相关性的偏离度增加,客观上把体育推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

4.3体育物质环境未得到优化配置良好的体育物质环境对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起着刺激作用。当今高校在体育物质资源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特别是新一轮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使各高校体育物质环境建设又上了一个台阶。然而,由于场馆、器材、设备等体育物质资源建设和配备承袭了“竞技体育”的思维定势,采取“全国一盘棋”的统一模式,导致高校体育物质环境建设缺乏地域特色、校本特色和生活化气息,以致在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背景下难以适应不同高校学生体育生活化需要。部分场馆设施闲置而部分场馆设施拥堵及部分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运动项目根本没有场地或器材的现象就深刻地反映了这一问题。同时,高规格的场馆设施又导致了开放与维护的利益冲突。这些现状,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4.4体育人文环境尚欠和谐高校体育人文环境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1) 体育教育;2) 课余体育氛围;3) 体育社团。

体育教育方面,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工具性能被夸大和强化,体育教育的生活属性被弱化,这使得体育远离了学生生活,削弱了学生体育生活化的能力,也极大地伤害了学生体育生活化的热情。高校体育过分注重竞技教育、技术教育、技能教育、体能教育,过分追求教学内容、形式、结构、考核评价内容的统一性和标准化,教学模式呆板、僵化,教学方法单一、生硬,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创造性发挥被忽略,“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就是目前部分学生对体育教育无奈的心态反映。

课余体育氛围方面,部分高校低估或忽视了课余体育氛围的“资源性”价值,缺乏对良好课余体育氛围的主动营造与建构,以致课余体育氛围始终处于自发、自流的“初始化状态”,难以形成深厚的“校本”体育文化积淀,这极大地影响了课余体育氛围“诱导”功能的发挥。在一个具有良好课余体育氛围的环境中,不仅此时此刻能为场外有参与愿望和冲动的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同时,对场外未有参与愿望和冲动的学生也会产生强大的“吸引”。而在尚未形成良好课余体育氛围的环境中,学生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愿望与冲动常常因身边缺乏氛围而被悄然阻断或被扼杀于萌芽状态。[8]

体育社团方面,社团建设、管理体制和角色定位上的偏差,使高校体育社团组织没能在学生体育生活化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在体育社团建设上,一些高校要么单纯从管理的角度对体育社团组织数量进行限制,甚至砍掉部分已经成立的体育社团组织;要么盲目成立体育社团或盲目扩大体育社团,以致缺乏场地器材等物质条件而难以开展日常活动。在社团管理体制上,多数高校体育社团组织由校团委或学生工作部直接领导,由于管理目标与评价标准与高校体育发展指导思想和方向不吻合,导致体育社团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在社团角色定位上,部分高校体育社团角色定位不明确,导致工作目标、内容、方法的模糊和工作中的无所适从。

5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对策建议

5.1加快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使高校体育回归学生生活世界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就提出“教育是生活的准备”[9]的著名论断,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进一步指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10],现代教育观念广泛认同“教育活动是一种生活性活动,是人们不仅为了明天或将来的美好生活从事教育活动,而且还要在教育活动中和领域内直接创造和享受生活”[11]。因此,转变体育教育观念,让学校体育回归生活已成为当务之急。

5.2树立“场”思维意识,从关系角度统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各因子在实践过程中,妥善处理四类因子之间的先后、因果关系是实现高校体育最大效益的前提和保障。在体育场馆已然建成的情况下,结合学生主体需要,围绕场馆来选择和改造体育项目,进而创设适应本校情况的体育人文环境;在体育场馆尚未建成的情况下,应从学生主体需要出发,选择适宜的体育运动项目,完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并围绕运动项目、场馆设施创设适应校本情况的体育人文环境。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学生体育生活化场中各类因子不可或缺,但从关系的角度看,具有动力学特征的体育人文环境才是最活跃、最积极因素。因此,要实现学生体育生活化,解决高校体育生活化难题,在改变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极力营造浓厚的课余体育氛围,努力推进体育社团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5.3纠正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增强体育生活化吸引力目前,高校体育存在“三重三轻”的普遍现象,即“重体育课、轻课余体育”、“重竞技、轻锻炼”、“重物质基础建设、轻体育氛围营造”。其结果,客观上导致了大学生在课余生活中,体育锻炼少人指导、体育活动少人组织联络、体育参与少氛围牵引,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实现。为此,转“三重三轻”为“并重”,才能使学生体育生活化得到良性发展。

5.4实事求是,突出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校本特色生活的多样性和高校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大学生体育生活化路径的多样性。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决不能采取计划经济时期养成的思维定势,试图通过“统一组织、统一内容、统一形式”的方式来粗暴地推行。只有根据“校情”、“学情”,从整体和关系的角度,采取春风化雨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在参与、放弃的一念之间向参与倾斜,从而使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王广虎.“生活世界”与社会体育的生活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4):1-4.

[2] 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7-58.

[3]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西方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奠基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

[4]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 张小军.社会场论[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1:142,84-85.

[8] 张红坚.健身场-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的无形资源[J].中国体育科技,2006(5):33.

[9]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64.

[10]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8.

[11] 傅松涛,刘树船.教育生活简论[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1).

猜你喜欢
生活化体育大学生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们的“体育梦”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