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范畴及其特征

2008-05-16 09:44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年4期
关键词:休闲民族传统体育范畴

李 茜

摘要:在明确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范畴的基础上,对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了初步的分类,并详细的阐述了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8个特点,以期望为我国休闲娱乐体育理论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休闲;娱乐;民族传统体育;范畴;分类;特点

中图分类号:G81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451-03

休闲娱乐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十分古老而重要的活动形式,是构成人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1]当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休闲、娱乐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特征之一,这同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小康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时期,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休闲娱乐体育的理论,本文着重对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范畴、分类及其特点进行阐释,以期为我国休闲娱乐体育理论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范畴及分类

1.1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范畴通过对休闲、娱乐、休闲体育、娱乐体育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深入的考察和解析,我们提出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范畴就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时间里自愿参与、自主选择的多在各民族节日和余暇时间开展的各种休闲、娱乐性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以恢复体力和精力、缓解压力、愉悦身心、调节情绪、修身养性为主要目的,同时也是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和民族传统体育中另外两大类:技击壮力类、养生健身类是相互独立又三者并存的关系。

1.2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根据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时的地点及使用器具的不同,我们将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分为8大类(表1)。

上述分类,可以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休闲娱乐类体育活动的基本概貌,是对丰富多彩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体育形式的充分体现。

2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

2.1多在时令和节令举行在农耕社会,依循自然节律生活的人们为了适应天时、物候的周期性变化,从最初由原始信仰所产生的宗教祭祀的节日庆典,到由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所划分的“节气"所产生的节日,以及以纪念重大事件而产生的节日庆典活动,古老的华夏民族逐渐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地形成了一些绚丽多姿,具有各种风俗活动内容的节日。同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里,我们祖先很早就认识到时令的变化、节令的迁移会给身体带来不同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的祭礼色彩日渐淡化,休闲娱乐的气氛日趋浓重,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正是各民族节日文化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我们熟知的传统体育活动,大多数都有节日庆典与之相对应[2],如:清明的踏青,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重阳节登高,中秋节放灯,春节的舞狮舞龙,元宵的划旱船、扭秧歌、踩高跷。[3]再看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西南少数民族“火把节"上的“跳火绳",傣族“泼水节"上的“丢包"、象脚舞等。节日的消闲时间的相对增多,为开展休闲娱乐体育提供了便利条件。

各种民族节日为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同时各种时令和节令活动也就成为了休闲娱乐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载体;而这类体育活动融入民俗节日之中使其娱乐性得以充分展现,为民族的节日内容增添了纷繁多姿的色彩,又使节日的气氛更加活跃,娱乐性更强,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娱乐需求,两者相得益彰,互相生辉。许多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是这样在民间传统的时令、节令形成的节日娱乐中得到了传承与延续。

2.2多数具有宗教祈福功能早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非常低下,先民们对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的寒暑演序,特别是对威胁人类生存的自然灾害等现象无从解释,并由此而产生了畏惧心理。为了取得心理的平衡,亦即取得平安与生活的美满,先民们不能不把那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归结为“天"的主宰,并举行一定的仪式祈求“天"赐予他们丰登的五谷,祈求“天"风调雨顺,就此开始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观念,他们为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向上苍祈祷吉祥。比如每当丰收之后,或在祭祀天地的时候,以及在狩猎之前,人们往往踏着石块敲击的节奏,模仿自然界,特别是动物的各种形态、动作,手舞足蹈,伸腰缩臂,借以表达他们对祖先及自然力的崇拜,对万物之神的敬仰,向神表达自己的崇敬和虔诚之心,以此来取悦神灵,祛除人世间的灾难,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与艰难枯燥的狩猎、采集活动相比,这种活动具有浓厚的娱乐色彩,祭祀之礼所含的歌舞既是体育的源头之一,也是娱乐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这种原始信仰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为节日活动而固定下来,代代相传直到今天。

2.3多以加强民族内部团结为目的民族传统体育当中的休闲娱乐类活动不但能促使人们更多地进行户外活动,接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活动身体,舒展筋骨,而且在接触交往中由于没有利益冲突,完全是一种闲暇时的自娱自乐的体育活动方式,人们容易获得一个轻松、亲切、宜人的交际环境,这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有益的;同时它又是以本民族或民族内部的某个集体为单位的进行活动的,使其成为培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有效形式,所以它对于增进民族内部的友谊与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许多民族,特别是我国的少数民族都通过民族体育活动增强这种认同感,并从孩提时代开始就这样做了。如白族的人拉人拔河、苗族的接龙舞等运动,在运动中往往需要许多的人参与和协作,儿童在活动中能结识许许多多的小伙伴,并养成与众多小伙伴友好相处的习惯,从而培养儿童的协调关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也增强了儿童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感知和了解,为本民族内部的关系融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能长期得以保存,就是民族认同感的直接体现。

2.4往往混杂多重目的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除了具有供人们在参与或观赏时享有的休闲、娱乐的特点之外,往往很多项目混杂有多重目的。因为民族传统体育从来没有独立存在过,而总是和人们的军事、宗教、农作生产、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密切相连,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由于社会变化的需要,有些作用逐渐削弱,有些作用得到增强,并依靠民间赛会和节令活动得以开展,依附民俗习惯得以沿袭。

从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来看,在人类未能完全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之前,其生产、生活是不稳定的。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产生出来的体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娱神,或自娱,有的是兼而有之。只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后,竞技性才逐渐增强,形成了娱乐中有竞技,竞技中有娱乐。

2.5宫廷与民间交往频繁在古代,由于旧时封建社会的专制制度,很多休闲娱乐的体育项目都是专为皇帝及达官显贵观赏、娱乐而设的,民间的体育项目大多出自宫廷当中,皇帝的爱好和行为可以影响周围的环境并带动社会风气的转变,如马球,唐代宫廷贵族的马球运动到了宋代在民间流行就形成了“打球社"的专门组织,为人们提供“走马打球"的条件;而来自民间的娱乐活动项目一旦被宫廷所接受,则往往会加速民间此类项目的传播和发展。如西汉时期的楚地流行的蹴鞠活动由于刘邦之父所喜爱,流入汉宫,很快就兴盛起来,深为后来的帝王贵族所喜好,相效成风,一些中下层官吏也群起效仿,大兴蹴鞠之风。唐代散乐百戏包括戴竿、走绳、斛斗、旋盘、蹋球、顶碗、山车、旱船等,是宫廷中主要供帝王及达官贵人观赏的娱乐项目。其实这项活动在隋唐民间也相当流行。统治阶级常征召散乐百戏艺人进京表演,有时用以娱乐,有时则含有向外国或少数民旋政权炫耀大国文化、显示大国威风的意思。

古代的休闲娱乐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宫廷和民间不断的发展,互相交往,促进了这一类项目技艺的提高和普及程度。

2.6宋代以后市场逐步成熟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又一高峰时期,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在都市经济的孕育下,逐步形成了一个适应都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文化需要的世俗文化,休闲娱乐的民族体育从中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民间开展的更为普遍,并出现了体育的商品化趋势。宋代以后这类体育在民间的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风靡于唐代的300年的马球运动,并未因五代十国的战乱而消失,在宋代依然盛行。但是在宋代之前,这项贵族活动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基本上还是在宫廷府第、达官显贵以及军队中流行,可是到了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与发展,马球活动逐渐步出“宝津楼之南,有宴殿……殿之南有横街,牙道柳径,乃都人击球之所"(《驾幸宝津楼宴殿》)。虽然上不普遍,但毕竟有了专门的活动场所。到了南宋时期,由于市民体育的兴起,马球活动在市民阶层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民间有“打球社"的专门组织,为人们提供“走马打球"的条件。这是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产生的。[5]

两宋时期蹴鞠的竞赛方式流行一个球门和不用球门的踢法,使得玩蹴鞠不受场地的限制,又因为蹴鞠的技术性、娱乐性强的特点,易为一般市民百姓所接受,这样也就为促进商品化提供了条件,由此还出现了以蹴鞠卖艺谋生的职业艺人的产生。

2.7多以创造文明和谐环境为归依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特殊形式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渲泄,同时还有益于参加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多数项目以创造文明和谐环境为归依。

人类社会的原始休闲、娱乐活动主要是先民们在劳动之余进行自娱的一种手段,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先民们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存,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他们经常借助于休闲、娱乐活动来自娱自慰,通过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来消除生理上的疲乏;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广大劳动人民倍受压迫,生活困苦,心理和生理上的负担更加沉重,因此一些民间休闲、娱乐活动就成为他们自娱、自慰、渲泄自我的手段,由于休闲娱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益于生理健康、机能协调,对心理的欢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能和睦不同等级人们之间的关系,为社会的安定创造了一种较为和谐的气氛,因此我国古代的一些统治者都设想通过“与民同乐"来对社会间接地起到和谐的作用。

2.8注重个人技艺的精巧和纯熟高度体育技巧性与高度艺术性相结合也是中华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之一。弈棋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展最为广泛的体育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围棋发展史上第一次出现的高峰时期。围棋高手辈出,为了区分他们之间的棋艺水平的高低,开始建立了围棋品位制,受到棋手及全社会的重视,同时由于人们对围棋的价值观由过去的毁誉转变为探索和追求人性的自我完善,致使围棋的棋手追求个人高超的棋艺技术,围棋制度和社会的崇尚气候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了围棋的发展。

再如黎族的跳竹竿,击竿者时跪、时蹲、时站,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来越大。跳竿者随竹竿的分合、高低、快慢、灵巧地跳跃其间,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展现出各种优美的姿势,美不胜收。参加者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娱乐活动既强身健体又愉悦身心,达到健、力、美的和谐统一。再有如苗族有一种“上刀梯"[6]的活动,训练有素的青年顺着两边固定36把钢刀的木柱,手抓刀刃 ,脚踩刀刃,一步一步攀登到柱顶,吹响牛角,然后再一步一步下来,这种活动观赏性极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技艺的精巧和纯熟。

3小结

1) 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范畴就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时间里自愿参与、自主选择的多在节日和余暇时间开展的各种娱乐性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以恢复体力和精力、缓解压力、愉悦身心、调节情绪、修身养性为主要目的,同时也是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

2) 根据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时的地点、工具的不同,我们将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分为8大类,分别是:球戏、舞戏、舟戏、水戏、冰雪戏、棋戏、骑术、其它类。

3) 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有:多在时令和节令举行;多数具有宗教祈福功能;多以加强民族内部团结为目的;往往混杂多重目的;宫廷与民间交往频繁;宋代以后市场逐步成熟;多以创造文明和谐环境为归依;注重个人技艺的精巧和纯熟。

参考文献:

[1] 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

[2] 胡小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休闲时代体现文化多样性[J].体育与科学.2006(3).

[3] 周伟良,主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45-295.

[4] 于建治,于建涌.试论中国古代娱乐体育的成因内容及其特点[EB].中国期刊网.

[5] 黄伟,卢鹰.中国古代体育习俗[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6] 王岗,王铁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02.

猜你喜欢
休闲民族传统体育范畴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与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论清新休闲旅游名城形象构建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的当代价值
陶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