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用运动训练学的周期训练和竞技状态调控原理,结合我国奥运选手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总体要求,为我国奥运选手备战2008年奥运会最后两年的赛前训练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周期训练调控模式的构想。其中包括2007-2008年短多年周期的“五周期制”调控模式、2008奥运年度大周期的“三周期制”调控模式和08奥运年度周期第二大周期的比赛期及赛前中短期训练阶段调控模式。
关键词:2008奥运会;赛前训练周期;调控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8.140.71/20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437-05
本文从现代训练理论的角度对使我国奥运选手如何科学地安排好2008年奥运会多年大周期、2007-2008年度大周期和赛前中短周期训练调控模式的构建,提出若干训练学方面的思考。
1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在参考大量有关训练周期理论和赛前训练调控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联系我国奥运选手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相关情况,并结合自己多年来有关这方面研究成果完成的。本研究还对刘翔2001-2007年历年训练和参加的情况进行了多角度的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构建2008年奥运会多年大周调控模式的训练学思考
2.1.1运动员在多年训练中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的螺旋式、周期性和节律性变化规律运动成绩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有一定规律的,甚至在多年训练中,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也及运动成绩也是有一定的生物节律规律的。一般说,一个运动员在某一年出现一次成绩飞跃时,紧接着就会出现1~2 a的成绩低潮期。男、女运动员有一定的性别差异,个体之间、项目之间和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前苏联学者沙勃施尼柯娃1969年对许多奥运会优胜者的年成绩增长率进行了统计后发现,女运动员多为2 a一个周期,即1 a增长率高、1 a增长率低;而男运动员则为3 a一个周期,即一年高两年低。研究运动员这一变化规律,对确定运动员多年比赛目标和制定多年训练计划有重要意义。要求一个运动员年年都出现高水平运动成绩是不现实和不科学的。每个运动员在多年训练过程中,竞技状态和运动成绩的变化必须是有一定的节奏。也即既存在1~2 a升,1~2 a降的节奏性特点, 而且又存在2~3 a一个周而复始的周期性、螺旋式节奏变化规律。笔者在对刘翔从2001-2007年的成绩升降情况做了初步的统计和分析后发现, 刘翔多年训练中存在“两年周期性、节律性变化规律”。从表1与图1可以看出,刘翔从2001-2007年, 相邻两年间年专项最高成绩和年平均成绩都表现出一年高、一年低的两年周期性的变化规律。也即专项最高成绩每逢单数年的2001、2003和2005年, 成绩相对较差(13.32、13.19和13.05 s),而每逢双数年(2002、2004和2006年)成绩相对较好(13.12、12.91和12.88 s)。尤其2004年和2006年则表现出更为明显。2004年奥运会上以12.91 s平前110 m栏世界纪录,2006年则以12.88 s破世界纪录。最大增幅为2004年;最低增幅为2005年。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的年最高成绩较2006年有微小的下降,预示着刘翔在2008年应该会出现一个小高潮。但从运动员多年竞技状态变化的正常规律看,刘翔2007年成绩略显偏高,年均成绩(11.11 s)与2006年持平,而且首次在一年中有两次成绩突破13 s,分别达到12.92 s和12.95 s的高水平成绩。这预示着刘翔在2008年奥运会年的最高成绩和年均成绩以及成绩增幅很可能是有限的,甚至可能会低于2007年。正因为如此,孙海平教练最近也感叹地说:“真希望奥运会在2007年举行……”。笔者据此曾对刘翔2007-2008年的比赛目标作了一个预测和构思,从2007年看,此预测和构思基本上是吻合的(表1):
2.1.2奥运会4年多年大周期训练负荷、竞技状态的形成与发展规律从现代训练的发展趋向看,在确定了多年训练终极目标后,必须同时确立一个有明显目标节奏、科学合理的目标系统。越是优秀的运动员,越显得重要。前联邦德国著名运动训练学学者葛欧慧教授,早在1982年就明确地指出(图2):“一个奥运会的冠军,在其参加奥运会夺冠之后的第一年,一定要安排为‘恢复年,应明显的降低训练负荷,是下一届奥运会4年全周期中负荷与竞技状态最低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不要对运动员提出过高的竞技目标,甚至连全国冠军的目标都不要给他订。要把目光放得远一些,放到下一届奥运会。……在恢复年中负荷量与强度均要明显下降到最低点,到第二年再加量,并保持第一年的强度水平,第三年的最后阶段与第四年的开始阶段要稳定量加强度,并使量和强度均达到较高水平,总负荷达最大。到最后一年则通过减量加强度(甚至超过前一年的最高训练强度)使竞技状态在下一个奥运会年的奥运会比赛时达到最高点,从而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更优异的运动成绩……。试图多年均保持高水平运动成绩的运动员大多失败……。”在多年训练中,尤其是专项最高竞技阶段中,不少国家运动员均采用这种起伏较大的‘跳跃式‘冲击式负荷节奏形式,通过重大比赛后第一年的恢复性训练年的减量训练进行调整,这样既可获得更高的竞技状态,又可防止运动员因多年训练中长期大负荷训练而造成的伤病和过度疲劳。
刘翔的多年训练总体看是非常成功的,但也有局部过程是存在不足的。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的2005年本应进行果断调整,但迫于种种原因,2005年刘翔的训练不仅未能进行充分的调整,相反却成为一个高潮年,他在全年参加了18次各种国内外的重要比赛,其中国际比赛就多达13次之多, 创造了自2001年来刘翔年训练中,比赛量最高的一年(表2,图3)。其结果不仅使刘翔在2005年调整年中,虽然年均比赛强度较高(达13.17 s),但比赛最高成绩却并不高,反比2004年下降了0.14 s,仅达13.05 s(表3)降幅是除2003外最大的一年,而且还造成刘翔因出现过度训练而在2006年初因受伤而停训了77 d之久,打乱了他备战08年奥运周期训练的系统性。
2.1.3奥运4年全周期训练的一般调控模式由于运动员在多年训练过程中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的变化是有一定的周期性、节奏性和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因此,奥运会多年周期的训练安排,也应与此吻合。表4表述的就是在正常情况下奥运会4年全周期多年训练中,竞技状态调控的一般模式。4年中每一年的训练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分别是:调整与基础性训练年→专项提高训练年→专项强化训练年→奥运会比赛年;4年的竞技状态是按低→中→较高→最高的节奏变化;相对应的负荷则是按量小、强度小→加量、保持强度→量大、强度大→加量、加强度的节奏进行安排(表3)。
2.1.4对2008奥运会多年全周期中后两年(2007-2008年)短多年周期的调控的构想在我国各项目2008奥运军团中,类似刘翔的情况是很多的,许多项目的奥运选手都存前两年(2005-2006年)的训练安排存在竞技状态过早出现的问题。因而,如何对2008奥运周期后两年(2007-2008年)的区间性多年大周期进行科学的调控,对运动员能否在2008年奥运会中适时地表现出最佳竞技状态和最佳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提出以下训练学构想(表4、5):
2.1.4.1将最后2个年度(2007、2008年)多年大周期改为3个半年短大周期按一般规律看, 如因种种原因,奥运会4年全周期训练中的前两年未能按以上方式进行调控,则可以根据竞技状态形成发展和调控的规律,按2年4个短大周期调控进行弥补。也即将2007、2008年2个全年度大周期,变为4个半年大周期组成的短多年奥运大周期,然后再按表3中所表述的4年全周期的调控模式进行安排和设计(表5)。
2.1.4.2使竞技状态有节奏地逐步提高,并保持在较高的专项平均训练水平上在4年多年全周期调控中,最后两年的总体趋势是要保持较高的专项训练水平,并将专项竞技状态逐步推向最高潮,以便在重大比赛中表现出最佳的运动成绩。因而这两年的4个短大周期的训练调控总体趋势,也应与此相吻合(表5)。
2.1.4.3第四年(2008年)2个大周期中的第一大周期(笫三短大周期)应安排为相对的竞技状态低潮期和调整期由于提出这一短周期的调控模式主要是针对由于前两年(2005-2006年)的训练未能按全周期的模式进行,以至造成机体的过度训练而安排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在2007-2008年这两年的四个短大周期的训练中,也必须安排一定的调整和恢复,以免因过度训练而影响在奥运会中正常地发挥出优异的运动成绩。也即应将2007-2008年第三短大周期安排为调整阶段,该阶段可安排一些专项基础性的身体训练,并把专项竞技状态降到相对较低的水平。其负荷调控表现为“量小、强度小”。但这一阶段时间不宜过长(表5)。
2.1.4.4竞技状态最高潮应安排在奥运会比赛中出现经过这一短暂的调整之后,在后面的第四短大周期中,应尽量把竞技状态逐步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但其最高峰一定要在第四个大周期中的最重大的比赛(也即在2008年8月上旬举行的奥运会)中充分表现出来。该阶段的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先加量,后加强度,以突出强度为主的总体负荷调控模式。
2.1.4.5对2007-2008年两年短多年周期的“五周期制”调控模式的构想1) 竞技能力的年度节奏。从表6图3中可看出,在年度大周期中,运动员竞技能力也存在明显的周期性、节律性变化规律,也即4-6月(春季)和9-11月(秋季)处于竞技状态高潮期,多数优异成绩都在这两个高潮期创造的,而12-1-3月(冬季)和7-8月(夏季)则处于低潮期,该阶段很难出高水平成绩。
2) 2008年奥运会比赛时间及“五时期制”短多年结构模式的提出。由于2008年奥运会的赛期并未安排在奥运会年最后阶段的9~11月高潮期,而是安排在多年全周期的第三个大周期中的8月份低潮期进行,因而奥运会结束之后还有一个小大周期存在。但不管是全周期或本文新确立的短多年周期的调控模式,都应把重大比赛放在最后的一个大周期中。如果完全按照常规的全多年周期调控模式来进行安排,在第三个大周期中出现的往往并不是全年的最高竞技状态。因而为了保证在8月份低潮期时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必须对常规的四大短周期做一定的微调。也即将 “四周期制”短多年周期,改为“五周期制”短多年周期。也即在原常规“四周期制”的基础上,另增加一个“休整性大周期”。这样,前四个周期仅仅是比奥运会年大周期总时间缩短了一些,但是竞技状态调控的基本趋势却没有改变,奥运会就仍处在经调控后形成的相对最佳竞技状态的第四短大周期中,而第五大周期就成为一个大赛后的休整性的小大周期。这样就能保证奥运选手在第四个短大周期中适时地出现相对最高水平的竞技状态(表7)。
2.2构建2008年奥运会年度大周调控模式的训练学思考
2.2.1“三周期制”常规年度大周期的调控模式的提出前东欧国家运动员在准备参加奥运会等重大比赛时,常常在原有的双周期的基础上,再增加1个大周期,从而形成“三周期制”的年周期训练模式,取得明显效果。多数体能类项目都适宜采用这种训练模式。这个附加的大周期为第三大周期,主要训练任务是为重大比赛进行直接准备,使运动员能正好在大赛中达到最高竞技状态和最优异的运动成绩。以年单周期制看,这一大周期的持续时间包括参加一系列的重大比赛和过渡期在内,约4.5~5个月。专项训练的负荷也达到相应的最大值,尤其是负荷强度,要达到全年中的最高水平。(图5-A)前两个大周期中,每个大周期时间约为3~4个月,第一个大周期主要带有准备性训练性质,进行各种不同强度、不同量的综合性训练。第二个大周期则具有比较专门性训练的特点,为参加重大比赛进行专项训练。
2.2.2对2008年奥运会年度大周期的“三周期制”调控模式的设想由于2008年奥运会是处在2008年度三个大周期中的第二大周期的后期和第三大周期的前期(8月),而并非在常规年度大周期的第三大周期的中后期,因而与常规的第三大周期的比赛性大周期有所不同,第三大周期实际上主要处于大赛后的休整期。因而虽然同是三周期制,但在具体的时间及训练、比赛的安排上都要有所区别。实际上运动员是在完成了前两个大周期的训练和比赛调控后,即进入奥运会的比赛。因而它既具有常规的三周期制的特点,又具有双周期的特点。为此,具体调控模式的设想为:(图5-B)。
2.2.2.1充分保证奥运会年第二大周期中比赛期的时间全年多周期结构的特点是:全年只安排一个休整期,在第二个大周期中比赛期结束之后是没有一个完整的休整期的。为了保证奥运会的大周期训练的总体需要,也应在第三大周期的准备期的第一阶段(一般准备阶段)开始时稍作调整。由于奥运会时间主要是在第二大周期的后段,因而另外两个大周期的比赛阶段的时间相应要缩短些,并把缩短的时间加到奥运会比赛所在的第二大周期中去。这样,常规三周期的三个比赛期的时间与运动员参加2008年奥运会大周期相比,在周期中各阶段的时间结构比例关系上就有了一定的区别。2008年奥运会所在的第二大周期中的比赛期时间应明显的超过第一大周期和第三大周期比赛期的时间,大约在3~3.5个月左右。而第一、三两个大周期的比赛期时间则应缩短为1~1.5个月。
2.2.2.2保证第一大周期中的准备期有足够的时间按照现代分期理论的要求,无论是单周期制、双周期制还是三周期制,其共同点是:在各大周期的准备期的时间安排中,第一个大周期的准备期,都应尽量要保证3个月以上的时间(在单周期制中长达5~7个月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较好地为全年训练打好一般和专门身体训练的基础。对于身体训练水平相对低于技术训练水平的运动员,这一准备期的时间绝不能太短,至少要保证2.5~3个月的时间,这样可把第一大周期中的比赛期相对缩短一些,有些赛前训练的安排可以放到第二个大周期中去进行,这样效果反而会更好(图5-B)。
2.2.2.3以跳跃式负荷节奏安排好赛前的热身赛对重大比赛年大周期中的各次热身赛进行合理的安排十分重要,比赛强度和比赛量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要有目的的安排不同等级、不同性质、不同比赛目标的热身赛(包括一些对抗赛、邀请赛和测验赛等,也包括一些较为重要的比赛,如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等)。按照年度训练重大比赛前竞技状态调控规律的要求,一般优秀运动员在大赛前均应安排7~10次不同等级的热身赛。每次热身赛的比赛目标,要有明显的节奏,充分体现出“跳跃式”的赛前训练、比赛负荷节奏。以利于赛前激发出最高的竞技状态。
2.2.2.4年度大周期训练均应以“练→练→练→调→休”的训练模式进行安排根据年度大周期中各个阶段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各训练阶段应有不同的功能,以保证使运动员最终能在全年的最重大比赛中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以年度单周期制为例,大周期中各阶段训练的调控模式(图6)应为: 练(准备期一般准备阶段:提高一般竞技能力)—→ 练(准备期专门准备阶段:提高专项竞技能力)—→ 练(比赛期赛前基本训练阶段:提高专项比赛能力)—→ 调(比赛期比赛阶段:调整恢复与诱导激发竞技状态。应先调整恢复、后诱导激发竞技状态)—→ 休(休整期休整阶段:恢复、休整)。也即在一个大周期中具有提高竞技能力功能的训练时期和训练阶段:一般只有在年度训练中准备期的一般准备阶段、专门准备阶段和比赛期中的赛前基本训练阶段中,每个阶段完成其各自的主要提高竞技能力的任务。到了比赛期时,其主要的训练功能只是进行赛前的“赛前调整”和“赛前、赛中调控”,不应再试图提高竞技能力了,而是要设法把已有的竞技潜能适时地、最大程度地在重大比赛中激发出来。具体包括两项任务:一是先通过减量训练,消除和调整因前三个阶段的强化训练所形成的疲劳;二是通过心理调控手段、热身赛和突出强度等手段,将通过训练所获得的全面竞技潜能,尤其是第三阶段所形成的专项比赛潜能,在比赛中准确无误地、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比赛阶段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再具有进一步提高竞技能力的任务,否则会因过度训练而使竞技状态无法达到最高水平,导致比赛失败。
2.3构建2008奥运会年年度大周期中第二大周期的比赛期及赛前中短期训练阶段训练调控模式的构想
2008年的全年训练安排的关键是要保证运动员能在该年年度大周期的第二大周期的比赛期中的奥运会比赛中,表现出最佳的竞技状态。
2.3.1对第二大周期两个训练阶段的时间和主要训练任务安排的确定2008年奥运会比赛期中的“赛前基本训练阶段”和“比赛阶段”(也称“中短期赛前训练阶段”)合起来共约3.5个月左右(约14周左右)的时间。一般应按1:2的时间比例进行两阶段的时间安排(图7)。但是在确定这两个阶段时间的程序上,则应先保证比赛阶段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再用总时间减去比赛阶段的时间即可计算出赛前基本训练阶段的时间。比赛阶段一般是根据竞技状态调控的需要和项目的特点来决定的,以短跨项目(短跑、跨栏)为例,比赛阶段4~5周即可,但考虑到奥运会比赛等级高,因而可考虑延长至5~6周左右。由此推算,运动员赛前基本训练阶段的时间就可确定为9周左右。 “赛前基本训练阶段”以提高专项比赛能力为主。“比赛阶段”则以调控竞技状态为主。
2.3.2对第二大周期的两个训练阶段训练调控的构想
2.3.2.1应按“先冲后调”的跳跃式负荷节奏安排也即应按“先训练负荷,后比赛负荷”和“先冲量,后冲强度”的原则安排好比赛期两个阶段负荷的调控(图8、9)。
2.3.2.2赛前基本训练阶段调控模式应按加大专项训练量和比赛量为主—→减量、恢复训练—→加比赛量和比赛强度—→减量、恢复训练—→加专项比赛强度为主的赛前训练节奏安排。
2.3.2.3比赛阶段模式减量训练,赛前准备(赛前集训前的心理、体力淮备)—→先冲专项训练量和比赛量—→再冲专项训练强度和比赛强度—→然后减量、调整—→诱导、激发竞技状态—→参加比赛。并按“前低(冲负荷量),后高(冲负荷强度)”的原则安排冲量、冲强度的跳跃式负荷节奏(图8)。
(据徐本力等1994年)
比赛阶段的比赛小周期安排可按图8,9的模式进行安排,即:准备适应恢复小周期—→加量小周期—→减量恢复小周期(2~7 d)—→强度小周期—→减量恢复小周期(2~7 d)—→诱导小周期—→比赛小周期—→比赛(图9)。
3结束语
本文为我国奥运选手参加2008年奥运会所设计的最后两年赛前训练周期调控模式,包括提出2007-2008年两年短多年周期的“五周期制”调控模式,2008年奥运会年度大周期的“三周期制”调控模式,2008年度奥运会第二大周期比赛期调控模式等。对我国多数参加2008年奥运会项目的奥运选手备战奥运会均有参考价值,尤其对体能类项群更适宜。
参考文献:
[1] 徐本力,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 徐本力.对刘翔2008年奥运会再创辉煌的可能性及比赛目标确定的训练学思考[J].广州体院学报,2007(1):5.
[3] 徐本力.对刘翔2008年奥运会赛前训练模式的训练学思考[J].上海体院学报,2007(3):42-47.
[4] 徐本力.对刘翔多年系统训练时间学规律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7(3):95-100.
[5] 葛欧瑟(前联邦德国).运动训练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3.
[6] 列·巴·马特维也夫(俄罗斯).竞技运动理论[M].上海:华东理丁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