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玺
平菇栽培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原料来源,因地制宜而定。这里只重点介绍室内栽培。
一、菇房的设置
菇房是平菇生长的场所,必须具备满足平菇生长所要求的条件,既有明亮的光线,又具有保温,保湿、通风换气,清洁卫生等条件。因此,平菇房应坐北向南。设在地势高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菇房大小以栽培平菇面积166m2为宜,过大不利于管理,过小则利用率低。房顶、墙壁要厚,东北墙上最好装上玻璃窗,这样利于保温保湿和通风透光。另外门窗要严密,墙和地面最好用水泥抹光滑,以便消毒。凡是生产平菇的场所,必须进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防止害虫、杂菌浸染。现有的空房,无论是瓦房、草房、地下室、窖洞、地道等均可改建成菇房利用。为了充分利用菇房空间,还可在菇房内设床架进行栽培,床架应南北排列,四周不要靠墙,床架之间留60cm左右的走道,上下层床面相距60cm,最下层离地面约15cm,以防积水,最上层不要超过玻璃窗,以免影响光照。床面宽90—100cm,过宽中间不易发菌职菇,也不便管理。床底部铺上竹帘,高梁秆帘或其它代用料。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培养料放于薄膜上,每层床用四周高约15cm的木板或其它料围起来,当培养料上床播完种,包上塑料布后,再将木板或其它材料取下。到出菇时,掀开塑料薄膜,床四周均可出菇。
二、菇房消毒
菇房在使用前,要进行消毒,特别是旧菇房,更要彻底消毒,减少杂菌污染。其消毒方法是:1、甲醛加高锰酸钾熏蒸,先将菇房密封好,1m3用甲醛10ml,高锰酸钾5g。先将高锰酸钾倾入容器,再倒入甲醛。2、硫酸熏蒸,先将菇房密封好后,点燃硫磺熏蒸。1m3用硫磺15g左右。3、用5%石碳酸溶液喷雾消毒。
三、播种
利用自然温度生产平菇。播种一般从9月份开始至翌年三月初,均可进行播种。不过春播要早,秋播要晚,气温应稳定在20度以下。这样,既适于平菇生长发育,又不利于杂菌生长,是栽培平姑的最好时机。在有空调设备的地方或人防地道中栽培,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均可生产。播种平菇的方法有混播、点播、层播、覆盖式播种等。混播:将菌种与培养料均匀地拌和在一起,铺于床上。点播:将培养料摊铺到床上。整平略压实后,以6×6cm的距离在料面上挖穴,穴深3.5cm,然后将备好的菌种放人穴内,再用木板整平,使菌种与培养料贴紧即可。层播先在床上铺一层培养料,约3cm厚,然后撒一层菌种,再铺一层培养料,约10cm厚,在上面撒一层菌种,再铺一薄层料2—3cm,在上面撒一层菌种,最后整平,略压实即可。覆盖式播种:将床铺好后,把菌种全部放在料面上。无论采用哪一种播种方法,一般一平方米用培养料大约20—22.5kg,厚度为13—t6cm,料面要求平整,呈龟背形。在播种之前,应先将菌种从瓶内或塑料袋内掏出,放在冲洗揩拭干净的瓷盆内,用手把菌种掰成枣子大小的菌块,再播入料内。播种后,料面上先覆盖一层报纸,再盖一层塑料薄膜,这样既利于保温,也可控制杂菌污染。
播种量一般为料重的10—15%,接种量大,发菌块,出菇早,但也不宜过大。
四、管理
出菇前的管理从播种到出现菌蕾,这是平菇菌丝逐步蔓延并长满整个培养料的阶段,是平菇的营养生长阶段。菌丝生长是否健壮,密切关系到出菇的快慢及产量的高低。而环境条件又密切影响着菌丝的壮弱。因此,必须做好菇房、菇床的调温、通风、保湿及病虫防治等工作。
播种后,要注意观察菇床上培养料的湿度与温度变化。培养料在薄膜覆盖下,湿度很大,多种微生物在料内同时活动,温度必然升高。每天都要多次检查床温的变化,要注意控制床温在40度以下,过高会烧死菌丝。如床温持续升高时,应迅速掀开薄膜,通风降温,待温度下降后,再盖上薄膜,此时床温应尽力保持在24度左右。温度稳定后每两天短时间地掀动薄膜一次,并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发现杂茁,要及时处理。
出菇阶段的管理:当菌丝铺满床面,逐渐积累营养物质达到生理成熟之后,遇到适宜温度、湿度,光线、空气等条件,料面上就出现白色小米粒状菌蕾堆,即形成子实体原基。这标志着平菇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对外界条件十分敏感。此时应加强料面通风,以利菌蕾生长。增加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0%。揭去薄膜。
菌蕾发生后迅速成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及潮湿而新鲜的空气。这时,如果管理不当,菌蕾就发育不正常,轻则减产,重则菇蕾萎缩死亡。因此菇蕾发生后,应当注意向料面喷水,保持菇床和料面的湿度、温度、空气和光线。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应保持90—95%,不要超过95%。
平菇的生产是一批一批的,每批采收后,要将床面残留的菌柄、碎片、死菇清理干净,停水4—5天,让菌丝恢复生长并积累营养物质。随后再轻轻喷水保持料面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