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2008-04-24 18:27文喆
人民教育 2008年23期
关键词:改革课程教育

文喆

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小学课程教学一直在变动当中。变动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教育自身的原因,例如“十年动乱”把教育搞乱了,大家要恢复,要把极“左”的东西去掉,开始了课程教学的改革,很多地方开始自编教材。再如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扩大了义务教育对象,如何把原来旨在面向少数人的教育变成面向所有人的教育,需要有一个从教育计划开始到课程、教学的全面变革。另一个,是社会的变化,必然带来教育的变化。30年来,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个认识过程,中国社会经济也有个复杂的变化过程,这些都会影响到教育,影响到课程教学。所以说,课程教学改革既有政治、经济的原因,也有教育自身的原因。

这么多年,我感觉,课程教学改革一直是在磕磕绊绊地往前走。比如,“文革”后为了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编写了一套理科教材,不考虑教师的水平,也不考虑学校的设施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只追求国际一流。结果是难度要求很高,很多中学教师对教材的部分内容都看不懂,老师不懂,又要教给学生,学生当然更不明白,最后,只得重新调整。

教育对象扩大带给教育的新问题,到今天我们也没有完全弄明白,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适合所有人的教育,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教育。这个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在我看来,教育数量的扩大带来的是一种质的变化。这就要求课程要适合所有的人,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但现有的课程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一个厨师需要学习多少物理、化学知识?一个舞蹈演员必须要精通生物基因学说吗?我们的教育内容是否与每个人的发展都息息相关?基础教育最早也是面向少数人的,现在则是面向所有未来公民,未来公民都需要的东西是哪些,未来公民的成长必需的是哪些基础性的知识和能力,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这方面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成果。

所以,如果从教育实践与研究的现状出发,我个人主张义务教育主要是年限教育,因此,学生不但有学习的权利,而且有学不会的权利,还有学得比别人更多的权利。义务教育发展的目标,就是努力扩大它的选择性和适应性,就个人发展而言,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人的教育。

改革必然涉及继承与创新的问题。30年来,所有的教育变化都是在开放的环境下实现的,是一个不断开放、向国外学习的过程。我们也有完全搬用外国教材的,或者拿别国的理念来改造我们的教学、课程的时期。应该说国外的理论和实践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冲击,有很多的“拿来”和“引进”是成功的,对我国的课程教学改革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但也必须看到另外一面: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文化与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不是国外所有的东西在中国都能行得通,也不是所有引进的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张和策略,都能为大众所接受或者发挥其应该发挥出的效果。

比如说,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的矛盾就一直没有解决得很好。高考制度在中国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取消的,考试领导教育的现象短期内也不会改变。所以,新课程以来,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确实加重了。这是因为高考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新课程理论上给学生留出选择的空间,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多少选择机会。再比如说,新的课程理念提倡学生到实践当中去,到生活当中去。但是,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度保护心态,社会上又确实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都使家长和学校对学生走向社会心存疑虑。因此,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中小学教育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能够决定的事情,而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有些事情在外国可能做得很好,例如小组合作讨论,当一个班只有十几二十个人的时候,当然比较好做,而在班额达到五六十人甚至更多的时候,小组合作怎么进行,能否有效,都是新的问题。这不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好与坏的问题,而是我国基础教育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一直在进行,有的有效,比如在高中学生中提倡研究性学习,主张让学生学得更主动一点,让学生有实践探究的机会,以及提倡教师少讲一点,提倡先学后教,等等,都对中国基础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然,也有些改革主张则不那么尽如人意,我想这也是一切改革尝试的题中应有之义。总之,课程教学改革是一定要进行的,但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现代教学、现代课程的具体形态到底是什么样子,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讨论。

如何看待中外历史上课程教学改革的成败?我以为,关键在于评价观。其实,不能简单地说某项改革“成功了”或“失败了”。一个人工设计的东西,要求它原封不动地实现,这种想法本身既不科学,也不实际。就算是盖房子要按设计好的图纸施工,但在施工过程中还要不断修改设计,还要有种种洽商过程,何况从课程到教学的转变,要比盖房子复杂得多,怎么会没有一个修改和完善的过程呢。有变化,甚至有变形,这些都是正常的。不能因此就说是改革的失败。在我看来,一切人工设计的东西,进入实践领域之后,都应该主动地去研究、修改、完善,不能简单地固守初始设计,以为只有自己最正确,其他的都要向我靠拢。实际上,任何教育改革只要它存在合理内核,存在有价值的突破,都会在教育实践中留下痕迹,都会产生影响,改革本身就是一笔财富。作为极端特殊的例子,像那套不考虑学生、教师和学校条件的理科教材,虽然最终没有推行下去,但还是极大地影响了高中教学。当今高中教学内容正是在这一改革的冲击下,大大加深了难度。在我看来,建国以来所有的教育改革,都不是一无是处,都有其合理的内核,关键是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革的思想准备。

所以,现在评价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时尚早,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对学习者的影响,可能要过10年、20年才能看清楚,教育的效应有即时的,但大多是滞后的。

整体上讲,2001年开始的这次课程教学改革,包括以前的课程教学改革,如果说有什么教训的话,就是基础性的理论研究不够扎实,基础性事实的把握也不够全面深入。第一,对基础性的理论———教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人的學习过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和主要途径到底是什么,我们还缺少深入的实证研究,缺少有说服力的数据。第二,对中国的特殊国情、对基础教育的特殊性质,我们只有一般性的了解,而缺少全面而深入的调查,特别是方方面面的社会教育需求,我们更缺少全面而深入的把握,这就使我们构想和设计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一进入实践领域往往会发生种种矛盾冲突,会产生种种变化或变形。作为曾经为北京市中小学设计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方案的研究人员,我就痛感自己的工作存在着以上两点不足,痛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今天依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

猜你喜欢
改革课程教育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