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成为收获幸福的地方

2008-04-24 18:26张晓萍张泽科李帆
人民教育 2008年5期
关键词:育才张军班级

张晓萍 张泽科 李帆

夏日的成都,闷热,潮湿。

一大早,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门口就站满了家长。

“请大家注意,现在是上学时间,不要堵住校门,让学生先进校吧!”学校老师和保安一道,招呼着校门口的家长。

“张校长什么时候来?我们见见她就走。”一位家长磨着老师。

“见张校长也没用,初中招生都是微机排位,你的孩子排到我们学校,才能进七中育才。没排上,校长也不能解决。”老师劝着家长们,“回去吧,别守在校门口了。”

没人听老师的劝解,校门口的家长越来越多。

已经给家长做过多次工作的校长张军,没办法,只得悄悄从后门进出学校。

没想到,还是被一位细心的家长堵住了:“张校长,只要让我的孩子进七中育才,您就是让他坐在窗台上听课,我都愿意!”

也许您会认为———

这样受欢迎的七中育才,必定是很现代化、很气派的学校吧?

不,学校其实很“寒酸”,占地只有10亩,有的教室甚至是临时搭建的平房。

———难道七中育才是成都市的老牌名校?

也不,就在10年前,这所学校参加全市微机排位录取的学生,流失率还高达42%!

10年间,七中育才学校到底发生了什么转变,才能迸发出这样大的能量和活力?

严格的制度,管不出教育的智慧,更管不出师生的幸福

2004年8月,成都七中副校长张军被调往七中育才学校,出任这所初中的校长。

七中和七中育才,两字之差,天壤之别。七中是成都市的百年名校;七中育才,前身是成都35中,成都有名的薄弱學校。

从1996年开始,成都市决定用名校扶持的方法,帮扶一部分薄弱校的发展。这样,成都35中改名七中育才,与七中开始了“手牵手”:七中先后派出20多名干部、教师到七中育才任职任教,两校在教材、教研、质量管理、教师培训等方面资源共享。

更重要的是,政府给予七中育才以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公办民助,由学生自愿选择学校,学校也有权选择学生,面向成都市六城区择优录取,收取一定的择校费。

从1997年到2004年,七中先后派出了两任校长,完成了把七中优秀制度移植到七中育才的任务。七中育才的流失率下降到零,参加全市中考,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然而,政府规定,从2003年开始,七中育才要以微机排位的方式录取学生,这意味着,选择招生的“利好”即将终结。

此时,去七中育才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教育局领导与张军谈话,重点只有一个:“学校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你去了之后,该如何突破?”

这个问题,成了张军上任后,心里的一个“结”。但突破口是什么?她心里没有底。

接过前任的接力棒,张军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指挥,她一头沉进了师生的教育教学生活,要给七中育才“号一号脉”。

她参加学生的班会,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幸福”。孩子们发言很踊跃,可是,听着听着,张军皱起了眉头。因为,一多半的孩子说:“成绩好,就是最大的幸福。”

“学生应该有什么样的幸福观?我们该如何去引导他们?”在七中工作过18年的张军,在育人上有一个强烈的理念:学生的世界应该是丰富、灵动的,他们的视野不能局限在知识学习上,他们的幸福感应该建立在更广阔的“做人”的平台上。

中午时间,张军常常不回家,她爱和教师们聊聊天,说说话。

一次,她和一位教师聊到了业余生活。不经意间,老师说工作太忙,一回家,“就忙着备课、批改作业,连看电视的时间都没有”。

张军的心轻轻一震。如果一个教师的精神世界长期纠缠在教材、作业上的话,她的内心迟早会枯竭,她又怎么去感受幸福、去保持持续的活力?如果一个教师的心灵世界不能不断丰富、不断创生的话,她又用什么去影响学生的心灵和精神?

当时,从七中移植过来的各项制度,管理非常严格、规范。就拿班主任来说,学校要求他们每天要比学生早到班上,学生做课间操时必须到场,学生午休时必须到场,学生放学后班主任才能离开。

严格的制度管理,让七中育才摆脱了积弱的状态,但是,精细、周密的管理制度,就可以穷尽学校管理的全部内容吗?

答案是否定的。

毕竟,制度管理可以管出规范,管出高效,但管不出智慧、管不出幸福。而智慧才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幸福才是师生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

那么,在制度达不到的地方,依靠什么进行管理?

新的七中育才领导班子寻找到的答案是:依靠文化,依靠学校团队的精神与价值去指引每位成员的行为,以实现学校的管理。

与其他校领导一起,张军提出了建设“和悦文化”、“以文化养校”的办学思路。

“和悦,意味着师生都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命状态,这种生命状态,是超越于良好学业成绩之上的。拥有了这种生命状态,师生才可能舒展开心灵,去收获真正的幸福。”

一次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有教师站起来问张军:

“你希望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我希望把七中育才办成一所让人怀念的学校,要让学校成为师生都能收获幸福的地方。”

这句话掷地有声。三年后,很多教师仍然记得张军的承诺。

不管压力多大,我们都可以快乐而优雅地追求幸福

学校是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成长、共享教育幸福的场所。

对教师来说,幸福不是无忧无虑,不是无所用心。幸福是成长,是身心发展的全过程。

所以,在七中育才,教师们都认同这样的道理:“我们要精彩工作,但更要精彩生活。后者才是教师发展的最后目的。”

如何实现这两个精彩?

七中育才的领导班子提出建设“教师发展学苑”。这是一个教师自主开发、全员参与、自主管理的民间组织。

在这个组织中,教师们自主设计了五个“分苑”。

“教育百草苑”,主要帮助教师提高和扩展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

“教育科研苑”,重在开展学术、科研活动。

“网络空间苑”,既是教师们的虚拟交流平台,也是教师学习网络技能的地方。

“人文艺术苑”,围绕阅读、书法、音乐等鉴赏活动,让教师关注人文艺术,让教师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

“阳光生活苑”,组织教师开展文体活动,增强教师的身心健康。

五个分苑的“苑长”,都是通过自荐和推荐选出来的一线教师。每学期初,教师发展学苑为教师提供本期的活动菜单,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参与内容和参与方式。

教师发展学苑采用学分制,对教师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学分分为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不同类型的教师需要完成的学分各不相同。

2007年7月,教师发展学苑正式运转。受邀出席的张军,以一贯的感性姿态,寄语教师发展学苑:

“我们追求的应是‘人的教育,而不是‘书本的教育。我们期盼,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有着丰富学科知识的教书匠,更应该是一个有着丰厚人文内涵,一个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一个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灵动的教师;是一个能通过自己优良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的教育者。”

因此,教育发展学苑“不仅要关注教师的业务状态,更要关注教师的生活状态和生命状态”。

梁娟,一位“拼命三郎式”的教师。说起她的业务,七中育才没有人不伸大拇指的。可就是这么一位三十刚出头的女老师,从不注重穿着打扮,脸上也少有笑容。

一次,阳光生活苑请来形象设计师,教大家一些扮靓的招数。一头扎在工作中的梁娟,被同事硬拉着去学习。

几天后,张军刚走进校门。一位教师就跑过来,表情神秘:“张校长,你知道吗?梁娟正在画眉毛。”

这可是稀罕事!

张军拉着老师,悄悄走到办公室,透过门缝一看,乐了:一位老师正帮助梁娟修眉、画眉呢。

“不要把它看作无关全局的小细节,这其实是教师的精神状态问题。”张军解释说,“教师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是会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的。”

为这,七中育才的领导班子一再强调,要解放学生,首先要解放教师。所以,不管工作压力有多大,教师都要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灵动起来,都要学会快乐而优雅地追求幸福。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避免职业倦怠,才能获得精神和心灵上的解放。

即便是业务方面的培训,由于教师发展学苑的活动全部由教师设计,少了行政強制,多了主动参与;少了枯燥乏味,多了贴近生活,产生的效果也比过去好得多。

07年下半年,一些教师提出,学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教案书写不够规范,甚至有表述不准确、不严谨的问题。于是,负责教学技能的教育百草苑,请来教务处的丁主任,打算专门对青年教师开一次讲座。

讲座举办前,组织活动的老师在校园里贴出海报,说明年轻教师必须参加,其他教师欢迎参加。

活动定在星期二的晚上,组织者琢磨着:这个讲座比较枯燥,又是在下班以后进行,参加的人不会太多。于是,就只准备了30多份资料。

没想到,晚上6点,就有教师陆续到了会议室。7点,讲座正式开始,会议室已经坐得满满当当。参加人数达到了八十多人,许多还是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

长达70分钟的讲座中,老师们一直都很认真,记笔记,提问题。

讲座后,一位老师找到组织者:“今天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和一群勤奋的友人上晚自习”,这种感觉“很充实,也很温暖”。

四川老师说普通话,是一个不太好过的关。于是,教育百草苑的老师们想出了“普通话比赛”的点子。

说是比赛,其实就是一台小型晚会。集体朗诵、电影配音、说绕口令……准备参赛的过程,就是学习普通话的过程。

比赛结束,网络空间苑的老师把拍下的影像和照片,上传到网络上,顺便也就学学这方面的知识。

此时,七中育才教师的专业提升,回归到了丰富的生活常态中。教师的培训,巧妙地成为教师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再是他们额外的工作和负担。

正因为此,很多教师即使修够了学分,也仍然积极参加教师发展学苑组织的各种活动;“育人”先“育己”也成为了七中育才教师的自觉追求。对他们来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提升;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不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再是乏味的教条,而是渗透到每个七中育才人血液里的因子,切切实实地改变着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和生活。

对日常课堂,要有足够的敬畏和尊重

七中育才提倡“每堂课的精彩”。

他们说,校园里,学生在课堂里呆的时间最长,课堂是学生校园生活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部分;只有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了向往和眷恋,才能让他们快乐学习、感受幸福。

为这,七中育才精心建构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精心呵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专业成长。

学校规定:新进教师,每学年要面向全校教师上一堂“汇报课”;35岁以下的教师,每学年要参加一次全校“赛课”;35岁以上的教师,每学年要上一次“公开课”;优秀教师,每学年要贡献一节“示范课”;而最有特色的,则是七中育才的“转转课”。“转转课”覆盖全校教师,每学期一次,要求同一个备课组内的教师,采用“同课异教”的方式,轮流听评课。

这种完善而又新颖的方式,让七中育才的日常课精益求精,也让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一年前,英语教师鲁红刚进入七中育才,很不适应学校对日常课堂的这种高度重视。

对教研组里的“转转课”,鲁红不太在意:不就是普通同事的课吗?又不是名师的课,自己能学到什么?听不听有什么差别?

轮到鲁红上“汇报课”,按规定,应该在教研组里上三次“先行课”,请全组教师提意见,可被她擅自减成了两次。“太累人了,少一次又不会影响什么。”

参加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赛课,鲁红也不重视,“赛得好有什么用,不就是发给你一张纸吗?”抱着这样的态度,鲁红只草草准备了一下,就上场了。

因为准备不充分,赛课时,鲁红的心里慌作一团,就连课件上的错误也没发觉。

一向看好她的英語备课组长周老师着了急,赛完课,一把拉住鲁红:“我是比较放心你的。但是,现在你怎么回事,连课件上都有错误?”

赛后评课,从不说重话的周老师,破天荒地说了一句:“我不想评你的课!”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鲁红的脸“刷”一下红了,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可她心里还是不无委屈:“一节校内的赛课,何必那么当真呢?我只想当一个合格的教师就行了,周老师干吗对我高要求?”

但这样的委屈,很快消失了。紧接着的期中考试,证明了周老师的担忧:鲁红带的一个班,拖了全年级的后腿。

周老师的批评和成绩的落后,就像两记警钟,敲醒了鲁红:“看来,我真是有问题了。”因为对日常课堂缺少足够的敬畏和尊重,一年工作下来,并没有让鲁红收获太多。

反思是痛苦的,但痛苦也是助人重新出发的力量。07年秋季,鲁红主动向学校提出:自己重教初一,而且能不能先只教一个班?

申请报到校领导班子那儿,有人不同意:学校人手本来就紧,这不是给别的教师增加任务了吗?

可最后,校领导班子还是答应了鲁红的要求。因为,对年轻教师的成长,七中育才有这样的心态:“三分教诲,七分等待。”

重教初一,鲁红不敢怠慢。只要有机会,她就会主动邀请教研组长来听自己的课。针对教研组长提出的“热闹有余,学生其实没有学到太多知识”的问题,鲁红从设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入手,增加了教学的目标性。

对“转转课”,鲁红不再掉以轻心。她提前一个月就准备好了教案,然后每听一次同教研组教师的课,就把自己的教案修改一次。等到她上“转转课”时,她的教案已经修改了十多遍。

40分钟的“转转课”很快结束了。忐忑不安的鲁红,被听课的老师团团围住:“让我们再听一次你的课,都愿意!”

这样打磨出来的日常课,该是怎样的精致,又该是怎样的灵动智慧?

走进七中育才的课堂,初三语文老师詹滢的一节《金色花》,让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生命成长、享受知识获得的主渠道。

课上,詹滢先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首泰戈尔的诗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拓展阅读泰戈尔的另一首诗《审判官》。《金色花》侧重于表现孩子对母亲爱的倾诉,而《审判官》更多地展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

老师朗读《审判官》,并让学生谈一谈阅读后的感受。

生1:诗的最后一句“当我使他眼泪流出时,我的心也和他同哭了”,最打动我。常常我们都会认为,母亲打孩子就是不爱孩子,可是现在我理解了,此时母亲的泪其实是流在了心里啊!

生2:我想起了曾读过的一篇文章,是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里面有这样的话:“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现在,我更理解了儿是娘的心头肉,打和不打都是爱!

选择《金色花》和《审判官》这两首互为补充的诗歌,教师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去感受母亲的付出,去体会母亲的挚爱。因为七中育才人认为,只有让学生学会了“爱”,他们才能更多地体悟人生的幸福,他们的生命才会变得富足。而这,正是教育的本真,也是教育者不懈的追求。

然后,詹滢让学生诵读家长写的亲笔信。这是她在课前,请家长写下的一两件孩子成长过程中带给家长感动的事。

生3(朗读妈妈的信):女儿双手端来一只托盘,上面有半杯清水、两颗感冒药片还有一颗糖。走进卧房后,将我扶起,告诉我说:“生病就要乖乖吃药。”……时隔几年了,可在妈妈心里,却清晰如昨日。我的孩子,是从什么时候起,你让妈妈的心里总是溢满了感动,总是那样的温柔和湿润?

师:现在老师想问一问,在阅读这段文字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3:这本来是我为妈妈做的一件小事,没想到隔了那么久———大概有五年了吧,妈妈还记得那么清晰。我的一点点回报,对妈妈来说都是永远的感动,今后我……(哽咽)

此时,学生的心被触动了,情感体验让课堂呈现出“情景和美”、师生生命共享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学生找到了感情的喷薄口,当下一环节要求学生用《金色花》里的句式,来抒写自己对母亲的爱时,很多佳作涌现出来:“妈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当你经过的时候,我要是那最香的一朵,芳香你的衣袖/当你休息的时候,我要是那最艳的一朵,赏悦你的双目/当你工作的时候,我要是那最盛的一朵,驱走你的疲惫……”

在这堂课上,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与教师对学生生命的关注、对学生个体情感的熏陶自然地融为一体,体现出了“活跃、合作、和谐”的特色,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与智慧,促进了学生的学业成长、精神成长与人格品质的提升。

无数这样的日常课汇聚起来,让七中育才逐渐形成了“生命课堂”的课堂文化。这样的课堂文化,强调“尊重学生,尊重发展”,表现在教学环节和活动设计上,教师总是把学生的生命成长放在第一位,也正因为此,七中育才的课堂才真正成为了释放学生生命力的地方。

教育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在提出“和悦文化”之前,严格的制度管理也曾影响了七中育才的班主任工作方式。

刚到七中育才,周利老师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是:把班管住,关键就在于学生不惹事、不调皮。

于是,周利对班级的管理“严”字当头,严格制度管理;大事小事一把抓,担心一放就乱;为了“镇”住学生,只要一走进教室,周利的脸就唬了起来。

这种状态下,师生之间的弦“绷”得紧紧的,就连一些家长也害怕周利:“咋个我一看到周老师,心里就有点‘虚(四川话,意为‘胆怯)呢。”

然而,张军校长上任不久,提出的两个问题,让周利为之一震。

张军的两个问题是:“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仅仅是表面的分数还是对生命的关注?”“我们的教育应给予孩子终身的幸福,可该怎样去给予学生幸福?”

用这两个问题来衡量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周利发现:自己的班级虽然成绩不错,但整个班级失去了活力,学生的发展受到了压抑。自己也工作得很辛苦,头发大把大把地往下掉。在这样的教育生活中,师生都无法体会到教育的幸福。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围绕这个主题,在每周一次的班主任工作交流会上,大家经过讨论,得出结论:班级管理离不开制度,但制度建设应该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而不是为了约束人的发展。

会上,张晓梅等老师正在探索的“四人合作小组制”引起了周利的注意。

這种制度,让学生每4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小组长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以达到“学习互助”的目的。

“这种方式能不能用于班级管理呢?”周利思索着,如果把全班分成16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举出组长和副组长,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级管理的话,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

刚开始,周利挑选出16名大家公认的优秀学生,让他们任小组长,自主选择小组成员。

可问题出现了,这些学生都愿意找那些成绩不错的同学结小组,最后导致各个小组间的不平衡。

经过改进,周利把全班学生按成绩和能力分成4个层次,每个小组由这4个层次的学生自由组合,坐在一起。

每学期开始,小组经过讨论,制订各自的目标;期末,再对比目标检查小组的成果。日常管理中,班委每周选择一个主题,如“纪律”、“课间操”、“作业”,来评比各个小组的表现。小组出现问题,不是老师或班干部出面,而是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内同学进行反思,拿出整改的意见,请全班同学监督、改进。

这种管理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让每位同学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小组获得荣誉,以培养自信心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让班级管理从“以做事为中心”,转变成了“以帮助人的成长为中心”。

初一时,周利班上有一个成绩优秀的女孩小林(化名),连续两个学期都被同学推荐为四人小组的组长。

但是,比起其他成绩优秀的同学,小林也有缺点:集体意识不强,不爱帮助别人。英语课上,老师让同一个小组的同学对话,小林觉得对话太简单,从不与组员合作。自习课上,小林常常自顾自地完成学习任务,从不帮助组员。这样,连续两个学期,小林带领的小组,成绩都直线下降。

周利找到小林:“你是小组长,应该帮助组员进步。”

可小林不以为然:“是他们自己不愿意学习,不会学习,我怎么去帮他们?”

在周利老师看来,这可是大事。作为教育者,不能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却萎缩了人格与精神的世界。

周利先和小林的家长达成了共识:“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精神的成长。”平常,只要有机会,周利就会把其他小组长如何帮助同学的做法告诉小林;家长也常常提醒小林,要学会帮助别人。

在这样的氛围里,教育就像爱与友谊一样,自然地发生了。

初二时,英语课上,周利欣喜地看到,小林主动和组员一道对话;自习课上,同组的成员有时讲话、不认真学习,小林马上就会提醒他们。

期末考试结束,小林高高兴兴地找到周利老师:“您知道吗?我们小组4个人,这次考试有3个人的成绩都上升了!”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管理,除了“四人小组合作制”,周利还在班级上实行了管理轮岗制:班上选出班委、队委两套班子,轮流管理班级事务;让其他同学组成群众监督岗,每周对班委、队委的工作进行监督,并公示监督结果;至于那些经常游离于班级管理的同学,周利就让他们组成“挑战者一队”和“挑战者二队”,给他们一段时间进行班级管理,向班委、队委进行“挑战”。

“教育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谈到自己现在的班级管理思路,周利说,目前班上大多数同学都有职务,他们完成自己职责的过程,也就是成长的过程。

这样的管理方式,让学生有了发展的平台,也让周利的心不再像过去那样,时时拧得紧了。一位家长开玩笑说:“奇怪得很,原来周老师那么厉害,现在倒越来越和气了。”

初三升学考试,这个入学成绩在同年级中最差的班,重点率却达到了91%以上。

在七中育才,像周利老师这样,千方百计改善育人方式的班主任并不是少数。在很多场合中,七中育才的领导班子总是强调,班级管理不能成为制度的奴隶。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任何一项班级管理制度,都是可以在学校里不断生成的。

学生可能不是最精彩的,但一定有他最优秀的一面

教育关注幸福,就要关注生命。因为生命的最大值就是幸福。

但每个生命都是不同的。教育必须对生命丰富的、差异的、深刻的内涵做出回应。

于是,在发展学生的时候,学生的需要,特别是学生的不同需要与美好愿望,成了七中育才人最关注的核心话题。

如今,在七中育才,不仅有50多门选修课、活动课供学生选择,还设计了一系列的自主实践活动,如“教室美化大赛”、“营造书香校园”、“校园艺术节”、“排球活动月”等,成为学生成长的多彩天地。

与多种教育活动相配套,七中育才推出了颇具特色的多元评价:每学年除了传统的三好、优秀干部的评选外,还有个人单项奖评比活动。

参加个人单项奖评比,需要学生先自荐或推荐,然后由全班表决。除了学校设置的40个单项奖外,各班还可以根据实际,增加其他奖项。评奖的人数可以达到全班总人数的40%。每个项目只评1人,每位同学限评2项。

“我们相信,学生可能不是最精彩的,但一定有他最优秀的一面。”教育处吴主任谈到学校设立个人单项奖的初衷时说,学生有差异,但他们都有被人承认的渴望。这种渴望是催人向上的,既然如此,教育者为什么不给他们提供适当的条件呢?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班主任杨硕老师在单项奖评完的时候,并没有就此结束。她觉得,有的孩子某些方面也很优秀,但没有被选出来,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

“有没有评了两项奖的同学,愿意让出一项来,给其他的同学?”

沉默了一会,一位同学举起了手:“老师,我愿意把‘知识面最广的人这个奖让出来。”

……

“让奖”进行到第五次,小皓(化名)引起了杨硕的注意。这是一个性格内向、胆小的男生,在所有人都积极争取的氛围中,每次一有名额让出来,小皓都会马上举手自荐。

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失利,让小皓的头垂得更低了、叹气声也渐渐大了起来。

一开始,周围的同学不理解:“至于这样嘛,别的同学落选也没你这种表现,太夸张。”

“让奖”进行到第八次,小皓的坚持开始打动同学:“他是一个平凡的同学,但他这样执著,我们要支持他!”

到最后,当“最具协作精神的人”的单项奖被让出来时,还没等小皓举起手来,就有同学大声说:“我推荐小皓!”

紧接着,更多的同学站了起来:“小皓应该得这个奖。因为有他的组织和辅导,我们班才在观鸟协会举办的知识竞赛中获得了‘优秀团队奖。”

“我也认为小皓该得这个奖。有时,同学因事没有做清洁,他就会悄悄地帮着做了。”

……

最后,当班长宣布小皓当选“最具协作精神的人”时,全班同学都为他热烈鼓掌。小皓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

“你被选上了,为什么哭呀?”一位同学不太懂,还以为哭就是坏事呢。旁边的同学一拉他:“唉呀,你别劝他。他那是感动的。”

此时,多元评价不再是简单的评价方式,而是一种育人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感动,被激励。这样的情感体验,将在学生的成长中印下何等深刻的烙印!

在随后的周记中,这件事成了同学们的热门话题。

一位同学写道:“我没想到,一位这么默默无闻的同学,在他身上还有这种让我们感动和学习的地方。”

另一同学说:“从他身上,我知道了什么是‘坚持就是胜利。”

评完奖的当天,杨硕回到办公室,在桌上发现了一封匿名信。信上写道:“杨老师,我们班上有那么多优秀的同学,因为名额有限,所以没选上。能不能再给他们一个机会?”

从字迹上看,这是一位已经被评上学校个人单项奖的学生写的。对杨硕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教育契机啊———学生不仅要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增长自己的自信,更需要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关注他人、欣赏他人。

在杨硕的支持下,班级又开了一次班会,评出了“班级的个人单项奖”。

这种多元评价,给了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激发出了学生上进的潜力。上个学期,七中育才又把这种评价方式,延伸到了班级上,开展“班级单项奖”的评选。

参加“班级单项奖”评比的班级,先由全班同学投票决定参加哪几项奖的评比,然后由同学写出申报理由,在全年级召开的评比大会上,向由班主任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委会进行陈述。之后,每个班级参与的单项奖都要进行一个月的校园公示,请全校师生进行监督。

“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去鼓励班主任思考,自己班级的特色是什么。”副校长杨光荣说,更重要的是,这种评价方式,还可以起到用集体的发展带动个人发展的作用。

杨硕的班级,参加了“班风最好的班级”、“最团结友善的班级”、“操行分管理最科学的班级”等几个单项奖的评比。

在选择参评项目时,还发生了这样的小插曲。当时,有同学提出,能不能申请“最环保的班级”?

可班级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于是,有同学提议,“可不可以把我们在小学做过的事,或者编造一些做法,作为我们参评的理由?”

没想到,同学们一致反对:“那可不行,评奖讲的就是诚实。”

对于一些同学提出的环保点子,杨硕表示赞同:“这些想法很好,我们可以从现在做起。我们不符合这个奖项,为什么不朝这个方向努力呢?”

第二天,班上出现了一个回收废旧电池的小盒子;同学们把只写过一面的纸订在一起,提供给大家做草稿本……在这种多元评价方式引导下的教育,不再是说教,而是悄无声息地潜入学生的内心。这种教育,有着更为强大的力量。

2007年,是七中育才学校被帮扶的第十个年头。此时的七中育才,已从成都市初中的“薄弱学校”发展成了“遥遥领先”。

在校庆总结会上,校長张军感激每一位教职员工:“因为有每一位同事的努力,七中育才学校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我希望,在学校将来的发展中,我们能成为‘动车组。大家都知道,‘动车组的火车跑得比普通火车快,关键就在于普通火车只有火车头的动力牵引,而‘动车组却是每节车厢都有动力。只有成为了‘动车组,学校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下去。”

“让我感动的是,我们全体教职员工,都在为此而努力,每个人都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说到这里,张军有些哽咽了。说不下去的她,低头走出会场。

等她情绪平静下来后,再回到会议室里,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

猜你喜欢
育才张军班级
以德求得,因材育才
班级“无课日”
世上没有卑微的工作
张军的牙
男子吃“霸王餐”逃跑摔伤索赔未果
人夏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