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才欣
改革开放对课程教学领域的最大影响,是改变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根本思路。我国进入新的学校制度以来的100年中,中小学课程建设的思路,大体有几个阶段:其一,以西方为标本的简单模仿阶段,包括晚清时向日本学“二手货”的西方课程和以美国模式为主的课程;其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多年,是以前苏联课程为基本模式的阶段;其三,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基本是致力于课程的本土化建设阶段,但对域外的经验一概排斥,到“文革”期间走到了极端。改革开放为课程建设打开了新的思路:既要实事求是,符合自己的国情,也要放眼世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使新课程能够扬长避短、符合时代要求。
世紀之交对基础教育的大讨论,领域广泛、观点新颖、论著丰富。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有两点,一是课程的功能,到底为什么要设置这些课程?价值在哪里?可以说,我们已初步摆脱“学科中心”或“儿童中心”或“社会中心”的“钟摆式”的治标不治本状况,提出了“素质中心”即“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从研究学生出发,对照社会和时代要求,课程就找到了有效建设的策略和思路。二是学科的育人目标是什么?我们长期以来都把系统知识和规范学习作为一种目标追求,而近30年改革历程,让我们逐渐认识到,这不是学科教育的本质,相对于未来公民的素质来说,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型社会,学科教育给予一个普通人发展的最大贡献主要是学科思想和方法,这是可以影响人一辈子发展的因素。
所以,课程价值观和学科教育观的改革是根本性的改革,让我有极深的感触。我觉得这种观念的改革,是触动和影响一代教师和教学研究工作者最重要的行为指南,使我们的工作与努力有了正确的方向。
以这30年历程看未来,我想就教材建设的机制和教研工作重心的转移谈点想法。
关于教材建设,我们目前似乎还缺少一个良性发展的机制。我在1996年曾经以日本教科书建设为例,提出中小学的教材应该“超前研究、成套编写、规范审定、市场运作”的建议。一套教材的生命期是有限的,在日本一般是5年,这是由知识更新的速率加快所决定的。但是,教材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材要有个性风格、有系统结构、有配套资源。这些都需要整体设计,需要提前研究与建设,在成套编写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体现。教师也只有在看到成套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才能形成整体的教学思路和合适的教学设计。目前教材逐年分册推出、成套滞后的现象不利于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和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新课程的“顶层设计”与基层的教学实践之间有落差,解决这个落差问题需要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教研”。目前基础教育的教研有三种:一是教育研究者的理论研究,二是教研人员的技术研究,三是基层教师的实践探索,而这三股力量的分离是当前教研功效不高的主要原因。所以,要继续倡导将教研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与课堂。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教研室。曾在中学担任教学及教育行政工作10年,任上海市教研员、教研室副主任多年,为上海市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