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一
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确定的一项重点水利工程,是实现全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举措。工程实施后可基本解决天津、河北、山东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江都地處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打造源头清水走廊,事关沿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和沿线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整个东线工程建设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市上下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强市强镇、三年倍增”的目标,根据国家明确的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在致力经济建设的同时,突出又好又快,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双赢共进。先后荣获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市、江苏省文明城市等称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亦已通过省级考核。
坚持以环保优先的理念构建规划体系,提升建设水平
我们始终将生态保护规划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约束性规划,严格按照优先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功能分区,构建多层面规划体系。一是在城市定位上明确“滨江园林生态”目标。按照“自然融于城市、城市归于自然”的原则,依托市域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修编完善新一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完成沿江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专项规划,加大对土地、长江滩涂、江滩湿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确定发展方向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良的滨江生态园林城市。“十一五”期间,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所有镇建成生态环境优美镇,90%的村建成小康生态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在城市布局上构建“一体两翼”格局。突出南水北调通道沿线区域,整合生态资源要素,拉伸框架,着力构建以城区为主体,向南呼应沿江开发,以大桥镇为依托,建设滨江新城,向北以邵伯镇为依托,建设邵伯湖旅游区,形成“一体两翼”城市发展格局。到“十一五”期末。建成60平方公里、45万人口的城市,城市化率达55%。三是在城镇建设上凸显“绿色生态”基调。出台了《加强城市规划技术管理的意见》,实行“绿线”管制,以城镇公共绿地为核心,道路绿化为骨架,沿河景观走廊为纽带,先后实施新通扬运河、高水河、老通扬运河等生态修复工程,建成龙川广场、人民生态公园、龙川北路游同等绿化工程,启动万亩绿色通道风光带、万亩沿江风光带、万亩绿色田园风光带“三个万亩”建设工程。城区绿化覆盖率41%,全市林木覆盖率19%,初步展现了“江河湖一水贯通,古绿水一体和谐”的城市特色。
坚持以循环经济的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拓展环境空间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走集群、集聚、集约发展之路,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建立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经济体系。一是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布局调整,注重量质并举,加强要素协调,积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淘汰落后工艺,提升发展层次,着力打造特钢生产加工、车船及配套件、市域环路机械电子3个千亿产业群。同时,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近年来,全市工业技改投入年均递增40%以上,其中70%用于设备购置和新技术引进;16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计或IS014000认证。二是着力发展高效农业。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建设40万亩花木产业带和蔬菜产业带,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不断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全市高效农业面积比重达45%以上,“三品”基地面积突破70万亩。三是大力培育生态旅游业。充分发挥引江水利枢纽风景区、邵伯湖旅游区、渌洋湖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放大花卉、苗木、盆景产业优势,积极融入扬州大旅游圈,逐步形成滨江风景旅游区、花木之乡生态旅游区和邵伯湖特色旅游区“三大生态旅游组团”,切实把生态旅游业培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以城乡一体的理念推进治污减排,改善人居环境
我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城市生态建设与农村生态保护并重,融为有机整体,互惠共生,整体提升生态文明程度,让全市人民共享优美的人居环境。一是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紧紧抓住减排的“牛鼻子”工程,大力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采取BOT、BT等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实现污染的集中治理。近年来,累计投入近5亿元,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垃圾填埋场、临江四镇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70%以上,生活垃圾全部实现了无害化处理。制定出台了《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以奖代补暂行办法》,加快集镇污水处理工程,3个重点镇基本建设到位。二是把污染专项治理作为主要途径。立足“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快解决遗留问题,努力保护现有资源存量。针对环境热点、治理难点,连续四年开展专项行动,实施“蓝天、碧水、宁静”工程,突出化工、电镀等企业,大力整治行业性、流域性、区域性环境。先后搬迁城区污染企业8家;全市累计关闭企业和项目近110个,新建改造治污设施200多台:封堵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排污口15个,拆除违法建设项目28个。三是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重要抓手。以农村新五件实事为抓手,以小康村建设为依托,同步开展100多个生态村创建工作。大力实施“三改二清一绿”工程,全面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置模式,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完成河道疏浚550多条、整治村庄河塘1850多个,建成国家环境优美镇2个、省级环境优美镇3个、生态村55个。
坚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统领绿色行政,强化综合决策
全市各级牢固树立生态环境是“借贷”而非“继承”的理念,充分认识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是协调区域经济与环境的重要保障,重点强化三个机制:健全科学决策机制——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切实转变把环境因素置于决策之外的决策模式。组建工业、农业、城建、环保四个专家组,聘请60多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对重要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进行综合效益分析,全程参与新建项目的现场踏勘选址、环评文件审查、治污方案认证等,做到不作深入调研不决策、不作科学论证不决策、不听专家意见不决策。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增产不增耗、增效不增污的良好局面。建立绿色考核机制——实行年度环保目标和污染减排目标一把手负责制,年底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工作实绩考核办法》的规定,组织对经济和环境指标进行双重考核,大力倡导绿色GDP理念。考核结果作为评比先进、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严格一票否决。通过实行目标责任制,全市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完善项目准入机制——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并将环评的重点逐步由单体建设项目向行业规划、区域规划转变。在招商引资、沿江开发和园区建设中,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眼前与长远的关系,不仅注重项目的先进性和环保性,更注重产业发展中的链接性,努力引进具有节点作用的项目,拉伸产业链和循环链。对新上项目,坚持“三个坚决不办”,即消耗大、污染重的项目坚决不办,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办,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不办,并通过排污总量“减二增一或减一增一”,实现平衡。近年来,全市共否决酒精、石化、炼油等项目75个,涉及投资近40亿元,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杭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