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咏梅
师:请大家齐读《我爱这土地》。
(学生齐读。一读)
师:刚刚大家确实齐读了一遍,但也仅仅是读了一遍(有意强调“读”字)。“诗读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但如果是无心地读,读两百遍也未必有用。读的时候要注意讲究朗诵艺术及技巧。希望大家通过自己读的实际行为来理解和区分它们。下面请同学们一齐再朗读(强调)一遍这首诗。
(学生二读。总体音量提高,也注意强调突出了一些字词)
师:这两遍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表现在哪里?
生:第一遍声音较低,比较平。这一遍有起伏,有的地方重音表现出来了。
师:这位同学听得不错,第二遍确实有进步。在朗读中,要能够正确处理好重音,这对理解句子以及全篇是大有帮助的。如“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两个短语,“激怒”应该用悲怆、有力的声音来读,“温柔”就要用温和、轻柔、充满爱意的语调来读。让我们再试着读一遍,请注意重音的处理。
(学生三读。这一遍能做到刻意强调一些句子重音)
师:这一遍怎样?
生:(笑)蛮好的。
师:好在哪儿?
生:老师讲的“激怒”“温柔”我们都读出味道来了。
师:大家这一遍的朗读确实用了点心思。只是,有的地方表现得还不够。比方说,读“嘶哑”时可以对嗓音做一点艺术化的处理,不要太清脆、柔和,就像这样(示范“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中“嘶哑”的处理);而读“悲愤”“深沉”这类与情绪情感有关、本身就有表现力的词,我们要读出它们自身的意义和在诗篇中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先自己小声地读一遍,边读边圈出各句的重音,体会一下如何才能读出作者通过诗句所要表达的情感。
(学生各自朗读。四读。教师巡视)
师:我们争取这一遍就把诗歌的情味读出来。
(学生齐读。五读)
师:从语气上看,大家已经能把重音处理好了。老师再做一些提示。有标点的诗歌,朗读时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表现力和语速的把握。在这首诗中,有几个标点很有表现力,它们是省略号、破折号、问号。比如,“黎明”后的省略号省略了鸟儿歌唱的许多其他内容,隐含了许多丰富的内容;“然后我死了”之前的破折号有语义转折的标示作用,因此与上一句间要有较长的停顿,不能接得快。大家能不能再找出几处标点细细体会一下呢?
生:“常含泪水?”要用升调,语气沉痛些。
生:“爱得深沉……”要读得渐慢。
生:(补充)“深沉”还可以适当拖音。
师:对,这样读可以取得绵长、令人回味不绝的效果。(不少学生边听边做笔记)好,下面各位同学根据老师的提示自己诵读一遍。
(学生自读。六读)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一遍。
(学生齐读。七读)
师:非常棒!看得出大家已经对这首诗歌有一定的理解了。如果整体语速放慢,两节之间再多一点停顿,那样效果会更好。我们来一遍最棒的。
(学生第八次朗读。师生一齐鼓掌)
(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 2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