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扩张与相向吸引

2008-04-05 10:05赵学勉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 2008年4期
关键词:项伯范增谋士

赵学勉

《鸿门宴》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所采用的一个相当高明的方法,那就是通过对比、映衬、烘托的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除了人物之间,比如,主帅与主帅,谋士与谋士,大将与大将,内奸与内奸的对比、映衬外,在主帅与谋士的关系上也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是很重要的谋士,在足智多谋、睿智机敏方面,范增和张良难分伯仲,甚至范增更显得老奸巨猾。但为什么项羽与范增配合不好,而刘邦与张良却配合得天衣无缝?要回答这个问题,应从每组人各自的身份、地位、性格和谋划的方式几方面来考虑。

项羽,出身贵族,且勇猛善战(力拔山兮气盖世),特别是在攻秦战争中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消灭了秦军主力,这使他高傲的性格中又增加了刚愎自用、蔑视一切的成分,仿佛天地之间,唯他是顶天立地、无人能比的英雄。所以,当他听到曹无伤“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便勃然大怒,要“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本来,按楚怀王之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现在既然刘邦先破关中,刘邦则理所当然地应该称王。项羽之所以不允许刘邦称王正是因为在他高傲的心目中,自认为血统高贵,且战功赫赫,比出身下层功小势弱的刘邦更有百倍的资格当王,别人连想都不该想。因此,当项伯受了刘邦的恩惠而做说客,说什么刘邦并不敢称王,相反有开路之大功,攻打不义不如“善遇之”时,项羽高傲自大的想法得到“证实”:刘邦即使先入关中,他也不仅没有资格(出身卑微,功小)称王,而且也没有那个胆子称王!于是,他放弃了攻打,(没和范增商量)反而设宴招待。刘邦来谢项羽时,他虚伪的谦卑,使项羽感受到尊崇倍之!得意之时,竟毫无心计地供出安插在刘营中很重要的一个钉子——曹无伤。宴会上,范增多次举玦示意杀刘邦,他竟觉得可笑:这样做既没必要(刘邦胆小势弱),更显得不光明磊落(暗箭伤人非英雄大丈夫所为)!堂堂的项羽岂能为之?樊哙的斥责,使项羽觉得自己真的是冤枉了刘邦这个“好人”,心中很是愧疚,对刘邦就更是一百二十个放心!由此可见,在《鸿门宴》中似乎自始至终都是项王一方在想在做,对谋士范增的言行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眼里。

范增,作为一个足智多谋的谋士,更兼他是项王的“亚父”,论才能,论地位,他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这样他在谋划的过程中,不是委婉地说出来,而是直率地说出来,口气较硬,不容人不听;况且他的计策又施在项羽已作出攻打刘邦的决定之后,他只不过是又添了一把火,让项羽觉得自己的决定不错,你范增也没有什么高明之处,我自己完全可以处理事情!项羽对范增的高傲以高傲对之,以至于两次失去杀掉刘邦的良机。可以说,范增和项羽之间是一种彼此高傲、反向扩张的关系,这是他们不能很好配合的原因和变优势为劣势的关键。

我们再看刘邦和张良。刘邦出身于社会底层且做过小官(亭长),这使他和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所接触,因此,他既世故圆滑又谦虚谨慎,既善应变又善言辞,偶然的机遇又使他颇有野心。所以,虽然他身为主帅,但对部下则绝无盛气凌人之势;张良虽才智超群,但初出茅庐,却也并不恃才自傲,两人之间是彼此需要、相向吸引的关系。请看:当张良告诉刘邦项王就要前来攻打的时候,刘邦大惊失色,急向张良问计,张良虽有良计,却并不得意地立即抛出,反而拐弯抹角地问刘邦谁出主意“王关中”,和项王比如何,使刘邦急不可待地再次求计“且为之奈何?”最后才说出:“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正是这句“不敢背项王”由刘邦、项伯、樊哙异口同声地在非常合适的情况下说出,才使项王放弃攻打而改设宴席,宴席上又错失良机,让刘邦“脱身独去”,最后项羽自刎于乌江。可见,张良的计是在刘邦渴求的时候委婉含蓄地施出,这对刘邦来说就像“雪中送炭”,“久旱遇甘霖”一样!弱小却有野心的刘邦对张良的这些智谋又怎能不言听计从?既有刘邦的知遇之恩,急切地想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张良,又怎能不忠心耿耿地卖力地献出他的奇谋妙计呢?可见他们之间是一种彼此需要、相向吸引的关系。

《鸿门宴》中主帅与谋士之间的关系,不仅决定了这场斗争的胜负,也预示了项刘(楚汉相争)的最后结局——项羽必败,刘邦必胜,而历史也正证明了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同是忠心耿耿、足智多谋的谋士,一个和主帅配合默契,而另一个却不能配合的原因。

(作者单位:河南南阳幼儿师范)

猜你喜欢
项伯范增谋士
《鸿门宴》前后二三事
范增的悲剧及其背景
以文本细读的视角看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扣子里的智慧
成语巧连线
军师范增的短板
《鸿门宴》:救刘邦于剑下者谁
谋士范增不及格
《鸿门宴》中的两个小人物
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