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按弹拨和侧扳复位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2008-04-03 02:54崔宝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08年3期
关键词:椎体椎间盘腰椎间盘

崔宝吉

关键词腰椎肩盘突出症按摩治疗

1一般资料

本组3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2例,女性26例;年龄23~65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5年;下肢放射痛38例,其中左侧19例,右侧17例,双侧1例。38例患者中,31例经CT确诊、5例经MRI确诊。其中IA/5椎间盘突出19例,L5/S1椎间盘突出11例,并发IA/5、L5/S1椎间盘突出5例,并发L3/4、L5/4椎间盘突出2例,并发L3/4、IA/5和L5/S1椎间盘突出1例。

2分组观察

将38例患者依照就诊顺序分成两组,每组19例,即手法治疗加牵引为观察组,单纯药物治疗为对照组。经统计处理两组间各因素无显著性差异,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3治疗方法

3.1单纯药物疗法1.急性期:①活血化瘀: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丹参注射液16~20ml(或脉络宁30m1)静脉滴注1次/d,连用10~14d。②利水消肿:20%甘露醇250ml静脉加压滴注1次/d,连用5~7d。地塞米松1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d,连用5~7d。2。缓解期:①活血化瘀:丹参注射液16~20m1人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或疏血通6ml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②营养神经:博司捷20mg入0.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同时配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及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的口服药。

3.2推拿手法加牵引①腰椎牵引:采用ATA-ⅡD型腰椎自动牵引床,患者仰卧位,上牵引带固定在肋下,下牵引带固定在髂骨棘上方;间断牵引,即牵引6min、停1min;牵引重量从35kg开始,视患者的症状、体质及耐受情况,逐渐增大到自身体重,牵引结束后,原处休息3~5min再下床。②推拿手法:a患者俯卧位,术者以手掌或大鱼际在患者上腰部沿脊柱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进行按揉,向下至臀部和下肢部,反复3~5遍,然后沿脊柱两侧骶棘肌自上而下施以深沉而柔和的掖法和膊运法。b用双手大拇指弹拨或肘运腰椎两侧肌群,点按或肘运压痛点及居髎、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等穴,力量由轻到重,以“得气”为度。腰部斜扳法:患者侧卧位放松,患侧下肢在上呈屈膝屈髋位,健侧下肢在下呈伸直位;术者面对患者而立,一手掌按住其肩前部,另一手掌或肘部抵住其臀部,先将其腰部被动扭转,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两手做反方向快速用力扳动,此时可听到一清脆的“喀嗒”响声,表示手法成功。先扳患侧,后扳健侧,左右各1次。d患者俯卧位,术者用轻柔和缓的宁衮、揉、拿、直推法等,施术于腰臀及患侧坐骨神经分布区,操作3~5分钟。最后用掌擦腰骶部,擦时要裸露部位,以适量扶他林或辣椒碱软膏为介质,局部透热为度。以上手法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治疗时间约20分钟。

4疗效观察

4.1评定标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不接受其它方法治疗,经上述治疗6周后评定结果(参照中华骨科学评定标准)。临床痊愈: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腰部无压痛,腰椎活动度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神经功能均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受影响。显效:腰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相关体征明显改善。有效:腰腿痛症状有所减轻,相关体征有好转。无效:腰腿痛症状无缓解,相关体征无变化。

4.2治疗结果6周后手法加牵引与单纯药疗比较,两者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特别是12周后手法复位加牵引总显效例数16例(84.21%),单纯药物治疗总显效例数10例(52.6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5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应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腰腿痛”、“痹证”范畴。是临床引起腰腿疼痛的常见原因,易发于20~40岁之间,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65%~80%,40岁以上病人约占20%~35%。本组病例中,青壮年占95.2%,55岁以上老年人占4.8%。临床上以LA/5和L5S1椎间盘突出为最多见。非手术治疗是本病的首选方法,其中推拿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临床痊愈及好转率较高。腰椎侧扳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推拿手法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一般认为,腰突症的发生是由于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两侧神经根,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而笔者认为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陸改变造成了椎间关节压力的改变,而椎间盘与椎体的上下关节突构成了所谓的三关节复合体,功能上是三位一体,任何一个关节或椎间盘退变均可影响其它的关节,逐渐引起其它关节的改变,从而产生两种后果:一方面由于椎间纤维环松弛,椎体间有较大的滑动度,导致上位椎体的下关节突对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压力及摩擦力增加;另一方面椎体下沉,相邻两个小关节突的重叠加大,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上升超过了上位椎体下缘向后的延长线,导致椎间孔狭小或神经根管狭窄,压迫神经根产生类似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征象。因此。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其临床症状的产生常与腰椎小关节紊乱有密切的关系。而点按弹拨和侧扳复位手法相结合可使椎间隙、纤维环和后纵韧带发生相应的旋转和牵引,从而对突出的髓核产生周边压力,借助椎间韧带自身的弹性回纳力,使突出物还纳,从而缓解了对神经根的压迫症状。腰椎侧扳法可以使患椎及椎间盘产生旋转扭动力,使椎板发生移位,关节受到牵伸,使连接纤维环和小关节之间的纤维隔受到最大程度的牵拉,减轻神经根的卡压,改变髓核和神经根的接触位置,调解后关节的功能紊乱,从而实现对脊柱功能力线分布的调整,使椎间盘结构恢复常态,因此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椎体椎间盘腰椎间盘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探究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腰椎间盘的“害怕清单”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价值研究
半躺姿势最伤腰
射频消融联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25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分析
10例PKP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原因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