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长秀
关键词头痛推拿治疗
头痛是一种常发生于青少年、中老年的常见病。中医认为多因风寒湿邪之的入侵,或因为长期忧郁、失眠、情志不舒、血虚、血瘀等引起。患者常因头痛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笔者近20年来对280例头痛患者通过分型论治,进行推拿按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80例,男性110例。女性170例3年龄最大者74岁,最小者13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3天者4例,1周者6例,1月者20例,3月者71例,半年者75例,1年者79例,3年者17例,5年者6例,10年者2例;13岁者5例,14~17岁者15例,18~25岁者38例,26~30岁者79例,31~40岁者41例,41~50岁者50例,51~60岁者46例,61~74岁者6例。
2各型临床症状
2.1风寒型头痛症见头痛、眩晕、恶风、畏寒、自汗出。痛时脸部肌肉抽动,怕冷喜热,得温痛减,苔薄白。脉浮、弦紧。
2.2痰湿头痛面颊青黄,默默不喜语,身体沉重,头痛如裹。心烦欲吐,痰咸。舌苔厚腻,脉弦滑。
2.3肝、胃热头痛热痛,烦躁不安,怕热喜凉,遇热疼痛加剧,口干,目赤,大便秘结,尿黄,脉弦数,舌质红。苔黄。
2.4气虚头痛朝重暮轻,劳累后疼痛加剧,呈间隙性,太阳穴处疼痛尤为明显,疲倦乏力,少气懒言,不思饮食,舌质淡胖,脉细或虚大无力。
2.5血虚头痛以前额及眉弓处疼痛为主,午后疼痛明显,伴见心慌、恶心、呕吐、眩晕,面色苍白。舌苔薄白,脉细弱。
3治疗
根据各型头痛,分别采取祛风散寒、利湿化痰、滋阴清热、补气养血的原则进行手法按摩治疗。1天1次,20天为1个疗程,各疗程间隔2~3天,一般治疗3个疗程可痊愈。手法操作:
3.1风寒型
3.1.1患者俯卧,医者站立头部用双手从肩井穴处往下推至肺俞2~5遍,然后揉拿颈部肌肉2~4分钟,点压风池、风门、肺俞、风府、大椎各1分钟,以达祛风散寒、宜泄诸阳、宣肺解表的作用。再用双手以4次/秒的速度搓擦大椎1分钟,具有温经通络止痛之效。
3.1.2患者坐位,医者立一侧,多指揉拿颈部两侧,并重点揉拿风池穴周围3~5次。鼻塞者点压迎香穴半分钟;流泪者点压睛明穴半分钟,然后提拿肩井穴1~3分钟5面部抽动者点颧髎、颊车各1分钟,以达疏通经络之效。
3.2痰湿型
3.2.1患者仰卧,医者立于头侧,用双手多指从印堂分推至太阳穴,并点压太阳穴,如此反复4~8次,然后点压前顶、百会、头维、角孙各1分钟,再用手掌揉压百会2分钟,然后手掌放于膻中穴,指间朝向腹部,揉颤1分钟。能健脑止痛,行气化痰利湿。
3.2.2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一侧,揉压三焦俞1分钟,阴陵泉2~4分钟,丰隆、厉兑各1分钟。具有祛痰除湿止痛,健脾理气降逆的作用。
3.3热型头痛
3.3.1患者仰卧,医者用拇指点、压、揉前顶半分钟,百会1~3分钟(由轻-重=轻),太阳、合谷各1分钟,承泣半分钟。以上穴位均用泻法,可达清热止痛的目的。然后轻轻揉按头维1~2分钟,可疏泄胃经之气,再揉按行间、太冲、三阴交各1分钟,能养肝明目。
3.3.2患者坐位,医者站于一侧,揉按肝俞1分钟,提拿肩井2~3分钟,可疏肝理气。
3.4气虚型头痛
3.4.1患者俯卧,医者立于头侧,双手从大杼穴推到胃俞穴3~5遍,拿揉项部2~4遍,双手拇指点揉风池穴2分钟,风府穴1分钟,肺俞、膈俞、脾俞、胃俞各2分钟。再用双手轻揉肺俞到胃俞3分钟。能补气健脾,和胃止痛。
3.4.2患者仰卧,医者用双手从印堂分推至太阳穴4遍,再用拇指点揉太阳、头维、印堂、神庭、前顶、角孙各2分钟,百会3分钟。然后用大鱼际揉按太阳穴1分钟,用小鱼际揉按百会穴3分钟,再用双手从神庭穴轻推至耳尖处3遍,点压中脘、关元、足三里各1分钟。能补中益气,宽胸利膈。
3.4.3患者坐位,术者双手点揉颧口穴半分钟,多指拿揉颈项2~4分钟,双手揉拿肩井2~3分钟结束。能补虚益气,提神醒脑。
3.5血虛型头痛
3.5.1患者俯卧,医者立于一侧,用双手从肺俞推至大肠俞反复3~5遍,然后再改用揉法重复按摩3~5遍,再点揉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三焦俞、大肠俞各1分钟。能达益气健脾,通经活络之效。
3.5.2患者仰卧,双手从印堂分推至丝竹空1~3遍,再揉压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口反复2~4次,然后用大鱼际揉压印堂1分钟,点神庭、头维、四神聪、前顶、百会各1分钟,再用大鱼际揉压百会2分钟,多指捏拿、梳理头皮2~4次。揉压中脘(以揉为主)1分钟,手掌揉颤气海1分钟,揉压三阴交1分钟。能滋阴潜阳,养血安神。
3.5.3患者坐位,医者立于后侧,多指拿揉颈项部4~8次,然后按揉风池、肩井、合谷各1分钟结束。起着舒筋活血止痛的作用。
4治疗效果
4.1疗效标准痊愈为头痛消失,1年内未复发者;显效为头痛消失,但因过度劳累,季节变化等因素,偶有复发者;无效为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变。
4.2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280例患者中,治愈154例,占55%;有效107例,占38.21%;无效19例,占6.79%,总有效率为93.21%。
5典型病例
陈某,女,39岁,1999年8月来我所就诊。自述前额及眉棱骨处疼痛,颈项酸胀痛,常伴头昏,病程长达3年之久,近来出现精神疲倦,午后症状更甚,常每日发作1次,偶尔隔日发作1次,疼痛持续3~4小时。经CT检查,头部无异常病变。
中医辨证诊断为气血不足的血虚型头痛,经对证按摩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经2个疗程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再作1个疗程的巩固治疗症状完全消失。随防1年,未见复发。
6临床体会
“头为诸阳之会,髓海之所在”,如六淫之邪上犯巅顶,或久劳致虚,内伤瘀阻经络,脉络痹阻,脑失所养而致头痛。其临床表现以头痛为主,伴随其它各型症状,迁延难愈,给患者身体、心理造成极大伤害。医者应正确辨证论治,对证施术。对烦躁不安,情绪激动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应做好对病人的思想疏导工作,嘱其放松心情,劳逸结合,配合治疗,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