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过程的生化监控研究

2008-03-14 06:59周海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年12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力量

周海澜

(遵义师范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2)

摘 要:对改进组和对照组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分别采用改进和传统的体能训练方式进行3个月的体能训练,并对其生化指标进行监控,同时对其进行体能测试。从测试结果看,改进后的体能训练方式对于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速度耐力和力量的效果要好于传统的体能训练方式。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有氧能力;速度耐力;力量

中图分类号:G80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2-1662-02

On the Biochemical Monitor of Physical Training of Junior Basketball Players

ZHOU Hai瞝an

(Zunyi Normal College, Zunyi 653002, Guizhou China)

Abstract:Junior basketball players in improve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re trained respectively in improved and traditional way of physical training for 3 months. Their biochemical indexes are monitored and they receive physical condition test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result of test, the improved way can improve the players' aerobic capacity, speed endurance and strength more than the traditional way.

Key words: juniors' basketball; physical training; aerobic capacity, speed endurance; strength

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五部分训练,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对运动能力影响有较大的影响[1]

本研究利用改进国家体育总局篮管中心给出的体能训练与青少年篮球训练中常用的训练方法进行对比研究,从中找出适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为基层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少年体校的20名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基本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训练方法

训练改进组运动员在15 min内完成3 200 m跑发展有氧耐力;以变距折返跑发展速度耐力,具体安排为5-10-15递增的方式进行3组×4次;采用腰腹肌(1 min屈体仰卧起坐)、下肢力(三级蛙跳)为主,扛杠铃下蹲为辅发展力量。对照组运动员仍然采用低强度的长跑发展有氧耐力;以10 m的等距折返跑发展速度耐力。并以杠铃负重为手段发展力量。以这两种方法分别进行为期3个月的体能训练。

1.2.2 测试方法

在训练结束后分别进行3 200 m跑、变距折返跑(5-10-15 m递增,进行3组)、腰腹肌1 min屈体仰卧起坐、下肢力(三级蛙跳)进行测试。并在训练结束后即刻测试心率、血乳酸、CK等生化指标进行监控。测试运动员在训练进行前后的血红蛋白值,监控有氧能力的变化。

1.2.3 数理统计法

将所有实验的有效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结果 两组运动员的Hb值经过3个月的体能训练均显著性提高,RBC值业较训练前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没有显著性(表2)。两组之间相比较,运动员的Hb和RBC值接近。

m表示训练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2 3 200 m跑测试结果 改进组运动员在完成3 200 m跑测试成绩较对照组提高,运动后即刻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3)。运动后即刻血乳酸值改进组低于对照组。

2.3 变距折返跑测试结果 改进组运动员完成变距折返跑的成绩、运动后即刻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4)。改进组血乳酸值低于对照组。

2.4 力量测试结果 改进组运动员在进行力量测试时躯体侧卧和三级蛙跳的成绩好于对照组,特别是三级蛙跳的成绩显著好于对照组(表5)。两组运动员在运动后次日晨的CK值均显著低于运动结束后。改进组运动员次日晨的CK显著性低于对照组。

3 讨 论

3.1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结果的讨论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两项指标反映机体的运氧能力。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篮球运动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值越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越高[2]。通过本研究的结果(表2),两种训练方法对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运氧水平提高,也反映出运动员的身体状态是较好的。但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值升高并不一定表示运动时的有氧能力提高,因为运动时的有氧能力是在一定强度下发挥作用的。

3.2 3 200 m跑测试结果的讨论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看,采用改进训练方法后运动员进行3 200 m跑测试的成绩与血乳酸值低于对照组。运动后的心率显著低于采用普通训练方法的运动员。分析原因,3 200 m跑是篮管中心的对篮球运动员进行耐力测试的方法,篮球是在较高运动强度下进行对抗的运动项目,因此其应发展运动员在一定强度下的有氧能力。因此,采用规定时间内完成3 200 m跑就使得运动员的有氧训练的强度提高,使得心脏的功能增强,从而使得改进组运动员在进行定量运动时心率下降,这是有氧能力提高的表现。

血乳酸值改进组也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目前常用的训练方法是低强度的长跑训练,与比赛中要求的高强度下的有氧耐力存在一定的差距[3]。研究表明有氧范围成绩提高,血乳酸观察值不变或下降是有氧能力提高的表现[4]。研究表明,V•O2max可能无法有效评价篮球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5]。改进组运动员采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3 200 m跑的训练方式发展有氧耐力正是提高运动员在发展有氧时的运动强度,更接近于项目本身的要求。正是因为在一定强度下有氧能力的增强,从而使得改进组运动员在完成3 200 m定量测试时运动后即刻的血乳酸值低于对照组,这正是一定强度下有氧能力提高的体现。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采用3 200 m跑进行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有氧能力的训练与测试都是很好的一个途径。

3.3 变距折返跑测试结果的讨论

篮球是以冲刺、拼抢篮板、快速起动、全力滑步等极量运动强度动作为主导[6]。因此在比赛中对于跑动速度的提高和保持要求很高。变距折返跑测试的就是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改进组运动员在平时训练就采用5-10-15 m递增的方式进行折返跑训练,而对照组则依然采用跑距不变的方式进行折返跑练习。从变距折返跑的测试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改进组运动员的成绩要显著性好于对照组运动员,同时运动后即刻的心率也低于对照组。

分析原因这主要一方面是改进组运动员平时训练中就采用变距折返跑的形式训练运动员,这较普通训练更接近于真实的比赛情况;另一方面,本研究采用的变距折返跑距离短,主要测试队员的跑动速度,为了获得更高的跑动速度运动员的磷酸原供能能力应提高。因此改进组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可能与机体的磷酸原供能能力得到提高有关,而血乳酸值的下降也证明了磷酸原供能能力的增强,减少了糖酵解的供能比例,从而使得运动员在完成折返跑时的速度提高,完成时间缩短且血乳酸值降低。

3.4 力量测试结果的讨论

力量测试采用1 min躯体侧卧和三级蛙跳两项分别测试运动员的腰腹和下肢力量。改进组运动员的测试成绩要好于对照组运动员。分析原因,改进组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以非杠铃训练为主,加入了躯体侧卧和蛙跳等非负重的力量训练方式。一方面这样训练更接近篮球运动的实际,也使得训练涉及腰腹、下肢,变得更加全面;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肌肉中的肌纤维成份少于成年人,因此肌肉力量有限,以非负重的方式训练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保证青少年肌力的健康发展。而这一点从运动结束后即刻和次日晨的CK值的结果中也得到了验证。研究表明,定期检查运动员的血清CK活性,将CK的活性变化作为制定训练计划的科学依据,使教练员及时掌握运动员训练量的适应情况和身体机能状态,减少运动损伤[7]。对照组运动员的CK值均高于改进组运动员,说明传统的力量训练方式对于肌肉的破坏较大。虽然也有一定的训练效果,但是不利于青少年肌肉的正常发育,对以后的训练是一种阻碍。

4 结 论

1) 改进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式与普通方式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影响类似。

2) 采用规定时间的3 200 m跑和变距折返跑发展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速度耐力要好于采用低强度的长跑和定距折返跑。

3) 采用腰腹肌1 min屈体仰卧起坐、三级蛙跳为主,杠铃下蹲为辅发展青少年篮球力量较以杠铃负重的形式好且对青少年运动员肌肉的损害小,利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采用。

参考文献:

[1]巩庆波,胡宗媛.浅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创新[J].体育世界•学术,2007(2):58-59.

[2] 郑小萍,陈灵芝.大负荷训练对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2(2):120-122.

[3] 白素丽,宋旭峰. 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J].体育学刊,2003(2):8.

[4] 黄峰.篮球运动中运动性疲劳的生理生化特点及恢复手段[J].体育科技,2005,26(3): 45-47.

[5] 陈文聪,赖爱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供能特点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7,29(6): 127-129.

[6] 王锐.浅析根据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供能特点对运动员进行训练[J].四川体育科学,2004(4):57-59.

[7] 潘桂芝,李彦龙.篮球运动员定量负荷运动前后生化指标的监控[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5):135-136,139.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力量
自然的力量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坚持的力量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体能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拳击体能训练方法研究
麦唛力量 (一)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孤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