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琴
著名数学家张广厚特别强调:“只做题,不看书,是学不好数学的。”一直以来,困扰学生成绩的“题没看清”、“理解错了”等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数学阅读能力差。目前中学生独立进行“数学阅读”的要求和机会越来越少,教师是好意,为了使学生尽快地提高考试成绩,为了“多讲一些”,为了“节约时间”,教师替代学生做得太多了。
孰不知阅读在数学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向教师问问题时,一些教师常常会说:“请你把问题再读两遍;请你把问题讲一讲;请你把问题抄一遍”等等。这些教师要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请你再读一读,再理解。这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之一。
一、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经常会遇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开放题,题目多以图表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和观察从中找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像语文教学那样,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题目意思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理解能力提高了。
二、数学阅读有利于因材施教,将个性化学习落到实处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一位姓特卡琴柯的优秀数学教师,他教的中学生没有不及格的。这位老师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合理组织阅读,从五年级教到十年级。他教的每个年级都有一个绝妙的小图书馆,里面有不止100种书籍。其实问题不在于阅读能避免某些学生考试不及格,而在于借助阅读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思维就越活跃。
国内一些较为成功的教学改革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先生的“自学辅导教学法”、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等,无不得益于阅读教学环节。阅读能使学生拥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知识功底,为自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数学阅读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研究和实践表明,就教师的输出信息而言,不可能完全,也不可能准确无误;就学生接受信息而言,绝不可能不出现中断而完全接受教师的输出信息,也可能出现偏接受现象。而数学阅读具有可重复性(教师讲课不司重复),可纠偏(对不准确信息或偏接受信息)和补漏(漏讲内容和漏听内容),从而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1、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
如《合并同类项》一节。因为前面已经讲过一次式的同类项,合并同类项,这里只是把原来一次式的范围扩大到了整式的范围。所以,这里可以放心让学生自己阅读完成。阅读完后教师可以问:这一节讲了什么?学生答: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学生答的比较粗糙,不够深入,教师可以继续追问,这里的同类项与以前的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后发现,现在的同类项不但所含的字母相同,而且相同字母指数也必须相同。教师强调同类项概念的两层含义,然后让学生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式范围内的合并同类项。
2、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轻松地解决应用问题
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常常是难点,“难”在需要“数学阅读理解”能力,“难”在这种能力不能突击培养,不容易模式化,“难”在教师不能替代。
在平时的应用题教学中,笔者注意指导学生读题,从整体入手,对关键性的词作上记号,进行深入的理解。(1)让学生把题目读完整。教师应改变自己亲自读题的习惯,让学生齐读或者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并运用简短的词语表达复杂而抽象的数量关系。(2)注意找出题中的关键词。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没有注意到某个字的存在,把本不应该错的题目做错了,所以在读题时笔者先要求学生圈出题中的关键词,养成认真、细心的阅读习惯。如有这样一道题:某商场销售一批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进行促销。经调查发现,销售价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①若商场要尽快减少库存,又能平均每天盈利120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②每件衬衫降价多少元时,每天盈利最多?这个题目中的“尽快减少库存”,学生通过仔细的阅读知道这里的答案是唯一的,通过解答知道降价10元或降价20元都能保证平均每天盈利1200元,但很显然降价20元更有利于减少库存。第二问,通过仔细品味不难发现,“要达到每天盈利最多”其实是求最值问题,此时解法就比较明显了。
学生学习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以后,就会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希望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发展特长、增长才干。比如笔者所带的班买了一些中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系列丛书,还常年订阅《数学周报》等,使学生通过阅读来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研究的动态。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应当是一种意识,一种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意识,而不是一种形式,它应当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生爱看书,勤看书,会看书,看懂书就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本领,这是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的必备能力。当然这种能力的形成绝不是一日之功,但只要坚持就必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