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熙
罗凛教授从事骨伤科、内科、妇科推拿临床及科研二十余年,在临床诊疗中总结发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动伸推拿”手法。在临床上效果显著,深受广大病人欢迎。笔者有幸跟随罗凛教授临床学习,耳闻目睹,受益匪浅,经思考总结,现以颈肩综合征为例,将动伸手法及其机理介绍如下。
1动伸推拿手法的优点
动伸推拿是罗凛教授在长期的临床治疗中总结发展出的以“动中找静、伸中制痛”为主要特点的一套独具特色的推拿手法。所谓动中找静,是指病者之患处在主动或被动活动的过程中。歙病损点更为明显或移向浅表。此时医者运用点拨、揉按等手法于相应病损点,可有效地改善患处的粘连和血供,缓解筋结。伸中制痛,伸是指使患部的肌肉、韧带伸展,让纤维、组织得以拉伸。这样,一方面可兴奋肌纤维,另一方面也可使深处的病损趋于浅表,在拉伸过程中,医者运用揉拨、点按,可有效刺激、兴奋肌纤维,恢复肌肉弹性和灵敏度,充分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局部炎症水肿吸收,松解患处筋结粘连。运用动伸手法,打破了以往病损处总是被动受制的治疗模式。使医者的手法运用与患处的有效活动有机结合。形成良性互动,从而能切实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动伸推拿可用于人体许多部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如颈、肩、肘、指、胸、腰、腿、踝等部位都可进行动伸推拿。尤其是对于颈椎病、落枕、肩关节周围疾病、项背部肌筋膜炎、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半月板损伤、踝关节扭伤等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2颈肩综合征
是由于长期慢性劳损加之颈椎退行性改变所引起颈肩前部的肌肉痉挛,主要病理改变有:颈椎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及无菌性炎症。由此造成颈部肌群失去平衡,导致持续性或间断性的颈肩疼痛或肌肉僵硬不适,并伴有上肢疼痛或麻木,背部肌肉酸痛以及头部活动明显受限导致活动功能障碍的一组综合征。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近年来,因为工作繁重和精神紧张,以及电脑使用的普及,青年人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3动伸手法的操作
3.1患者坐位,医者站于其身后,一手扶于患者头部,轻推,使患者呈颈部尽量前屈后仰,并于之过程中,在不同的位置用另一手拿捏患者颈部,仔细感觉、查找结节或条索状物,找到后则在头前屈后伸的同时,按揉使之松散。
3.2患者坐位,医者用辅助手按在偏患侧头顶部,将患者的头轻拉向健侧,用另一肘膊在患侧颈肌行膊运法,松解肩部颈肌群。
3.3患者仰卧位,医者用一手扶住耳部,将患者的头轻拉向健侧,不断变换侧屈位,并同时用另一手食、中二指的指腹或掌根沿右侧胸锁乳突肌慢慢向下滑动,在滑动中遇结节或条索,按揉之,将其松解。再将拇指放在颈根部斜角肌上,沿肌肉慢慢滑动,深层按压组织。
3.4复合颈椎微调手法
3.4.1坐位旋转预椎复位法:患者取坐位,略低头,医者站于其侧后方,一手肘关节屈曲,将患者下领部置于肘窝处,用上臂和前臂环抱夹紧患者头部,另一手用拇指按住偏歪棘突的后外侧缘,医者先将患者头部左右轻轻旋摇,待放松后,夹颈的手将头部旋转至最大生理位,然后做一快速轻巧的小幅度旋转,扳动角度3°~5°,同时另一手的拇指向相反方向推偏歪的棘突。
3.4.2仰卧位旋转颈椎复位法:患者仰卧。医者坐于其头侧,一手握住下领,另一手托住枕外隆凸。使颈椎略向前屈,左心轻旋,待放松后,将颈部旋转至最大生理位,做一快速有力的扳动,扳动角度3°~5°,然后再反向做同样动作。
3.4.3俯外位旋转颈椎复位法:患者俯卧,颈部伸出床沿,医者坐于患者头前,一手置于患者枕后,另一手托住患者下领处,嘱患者放松,在颈部轻度前屈位下轻度左右旋转,待患者放松后,先将颈椎旋转至弹性限制位。再突然做一轻巧有力的扳动,扳动角度3°~5°,然后再反向做同样动作,即可复位。
3.5松解手法取适宜体位,用滚、揉、抖、拿、捏等松解手法于患侧颈、肩、臂,约2分钟。操作完毕。
4动伸手法的作用机理
4.1动伸手法的对颈部软组织的作用颈是头与躯干之间的部分,是整个脊柱中具有较大灵活度和活动范围的节段。主要肌群包括:①支配屈颈的肌群,主要有胸锁乳突肌、斜角肌、最长肌等,②支配伸颈的肌群,主要有竖脊肌、头颈半棘肌、头颈夹肌等,③支配颈椎左右侧屈的肌群,主要有头颈夹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头颈半棘肌、竖脊肌等,④支配颈椎左右旋转的肌群,主要有胸锁乳突肌、头颈半棘肌、多裂肌、头颈夹肌和竖脊肌等。其中,胸锁乳突肌是活动头颈部的一块重要肌肉。作为颈部主要的屈肌和旋转肌。其一侧收缩引起头转向对侧同时面部向上抬起,其主要功能为稳定、旋转和弯曲头部和颈部。它也是颈肩综合征引起各种头痛的常见激发点部位。主诉颈项部及头部疼痛的患者都应仔细检查胸锁乳突肌。从运动力学的角度来说,颈椎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活动范围相对较大,颈椎下段正好位于脊柱的第一个生理前凸,颈椎频繁的屈曲、旋转、伸直极易导致该部位的劳损及小关节失稳,导致颈椎病,引起疼痛、麻木、眩晕等一系列症状。有实验表明颈部活动时人们对头颅姿势的控制与颈部周围肌群在三维方向上力矩的产生关系密切,其结果导致颈部肌肉运动模式的一致性。而颈部肌肉功能异常时可产生异常的运动模式,异常的应力环境使椎体、关节突关节与椎间盘所受应力增加,导致颈椎椎间盘变性和/突出、椎体和小关节的骨质增生、关节囊水肿增厚、韧带肥厚。“动伸”推拿手法正是建立在解剖基础上,深入了解颈椎的运动生理和病理,在放松病损部位周围肌肉后以较强刺激的手法施于病损点,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病损处的肌肉兴奋性和局部组织活性,充分改善局部血供,以促进局部无菌性炎症的吸收,改善局部的筋结粘连。
4.2复合颈椎微调手法对颈椎各关节的有效松动在放松病损处肌肉之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的肌肉。消除炎症水肿,松解软组织粘连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颈椎受到的压力明显缓解,此时再施与颈部关节微调手法,缓解肌肉痉挛,从而解除其对小血管和神经的压迫。还可使神经根和周围的粘连得到一定程度的松解。能事半功倍的纠正颈椎小关节、钩椎关节、神经根周围及颈椎管内的紊乱,从根本上恢复颈部的正常生理骨结构。恢复正常的颈椎关节解剖序列,有利于椎间盘、韧带和关节囊等处组织水肿的减退,增加椎动脉的血供,使颈部疾患得到有效治疗。再通过适当的运动或颈部的锻炼,可增颈部肌肉的力量,尤其是颈背肌的力量,以保持颈椎的稳定,还可改善颈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从而达到恢复颈椎内外平衡的目的。
“动伸推拿”系罗凛教授临床经验总结,在患者主动或被动活动、伸展患部的同时,医者运用揉拨、点压相应的肌肉和韧带,事半功倍地改善病损处肌踺的血供,缓解筋结等病损点的状况,使医者的手法运用与患处的有效活动有机结合,从而切实提高临床疗效。动伸推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