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哲学

2008-01-11 06:42魏晓晨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08年1期
关键词:龙井品茶饮茶

魏晓晨

一把上好的碧螺春,用热水细细地泡开,三分坠底七分浮沉。有人说,这就是生活的剪影。

采茶,是一门另类的哲学。杏花春雨的江南,晨露未干的早上,该是采摘龙井的好时节。采茶最忌贪多,若要一人品尝,一棵茶树上采两片已是不少,“头三后四”是不能,少了一片,这一枝的茶叶便多半有些苦了。待到茶叶已过半手掌,五六片亦可,七八片亦可,美美地泡一壶,一整天嘴中都有淡淡的清香。采茶也罢,人生也罢,舒畅有度才是正途。贪多冒多,茶,最多是味涩难饮,人,可能要万劫不复了。

茶,是上好的西湖龙井,壶,是上好的紫砂壶,能否泡出一杯香茗,可得考验一下人的耐心了。陆羽在《茶经》中写道,泡茶,上品用山水,中品用泉水,下品用井水,姑且不论茶品,单是那要弄山水、泉水,也要稍费一番周折。何况古人交通不便,一来一往便要数个时辰,再用小火慢煮,使茶的香味渗透到水中,实在是对心性的一大考验。茶叶自是好,没有用心去调配,又怎能散发出浓郁的茶香?古人的用心之作与今人心浮气躁的速成品,又不知要上了多少台阶。

饮茶,仅用一张嘴就可以,品茶,还需一颗心。品茶也分三六九等,与君子品,与侠士品,味甘;与小人品,与庸者品,与凶者品,味苦。做人需讲三分义气,处事要存一颗素心。或许,这就是茶的哲学。

茶酒自古就是齐名的饮品,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乏识酒之人,李白读懂了三分,一歌就是半个盛唐;苏轼读懂了三分,大笔一挥,描出了北宋三十年的气壮山河……奈何,读出茶的神韵之人,古往今来恐怕也无一人。何解?喝酒的都是大丈夫,刚正不屈,是非曲直都要问个清楚,求个明白;饮茶的人可不同,隐忍、沉默,不热衷于权势,而热爱生活,谁说,这又不是一种智慧?

品茶,品人生,又何尝不是在品自己?

(山东泰山学院附属中学)

指导教师:陈秋

猜你喜欢
龙井品茶饮茶
在最美的四月天跟着老苏州品茶、赏花、做美食……
每周至少喝3次茶更长寿
封面作品
天下第二泉
品茶
天价春茶
雨夜吟
龙井问茶,最美江南四月天
成人每天饮多少茶叶最合适?
不灭的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