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滢
我不是个爱热闹的人,宁静、安逸是我所追求的,但我爱倾听大自然的歌声,像窃听者一般,悄悄地听着,独自享乐。
倾听花开的声音我做不到,但我却能听到春雨洒落在花瓣上的声音。沙沙,沙沙,富有节奏,似乎是嫌花的颜色过于浓烈了,雨珠自作主张,轻轻地拍打着娇羞的花骨朵儿,淡了,淡了,颜色淡了。听,这难道不是花儿委屈的啜泣声吗?那般轻柔娇弱,令人心生怜意。
清高自负的黛玉尚且喜爱“留得残荷听雨声”,俗人如我,又怎能不喜欢那夏雨欢快的歌声呢!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急,而它留下的声音却怎么也抹灭不了,听听,来了,雷电在开鸣扬道,瞬间,叭叭,叭叭,雨敲打起来,像黄土击着地面,似乎要穿透那肥大的荷叶,直刺荷花,荷花在叶子下面颤抖着,等到大地弥散开来一股浓浓的水味儿,雨就悄无声息地走了,只余下滴滴嗒嗒的残水声。荷叶终于不堪重负将收集来的雨水一股脑儿地泼入塘中,惊起了躲在荷丛中的野鸭,一切又恢复了原样。
听风的季节无疑是秋季,站在街道上,烈风呼啸而过,像是抡了你一巴掌,只余下嗡嗡的声响,落叶尾随着秋风,穿过丛林,越过车辆,奔走呼告着:秋风来啦!累了,枯叶就落在地面上,同地面摩出“嗞嗞”的声响,也许是落叶在摩拳擦掌,等待下一场风的到来,继续它的舞步。
“二月的雪,像似一场告别”,这残冬即将别世,它是多么留恋这世上的一切,忍不住想要留下些声响。是的,它做到了,别瞧雪的个头小,体态轻盈,在那静夜之中,依然能敲出它特有的旋律。当月光洒向大地的时候,它们的晚会就开始了,张大你的耳朵,认真谛听吧,你听到的是雪花自豪的歌声,簌簌,簌簌……渐渐地,天明了,屋顶上的雪花开始融化,滴滴,滴滴,那是雪花喜悦的泪水,亦是它不舍的倾诉,古诗云:此时无声胜有声。我却要说:有声总比无声好。雪声的告别,留在了这二月的寒冷中。
我不是个爱热闹的人,但我喜爱这大自然的歌声,想要成为它们中的一部分,虽然我只是个倾听者的角色而已。
作者多处采用拟声词,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自然界的“声音”。这种描写方式,准确而形象。
不过,所描写的四个对象中,夏雨、秋风、冬雪都是非常典型的,比较而言,春雨与夏雨有重复之嫌,若换作“春水”更有一番意趣吧。
文章最精彩之处,是形成首尾对应的那句话:“我不是一个爱热闹的人”。用人的“静”,衬托了自然的生机,也暗含了唯有静心,才能倾听自然之音。(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