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是人类文明的硕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骄傲。网络正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网络对中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健康也存在很大的冲激。
网络对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影响
网络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时间,有利于中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网络在空间和时间上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使中学生可以在虚拟的条件下任意发挥,实现在现实中难以完成的想像与创造,这对于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正是发展个人的思维想像与创造能力的一种不错的方式。
网络有利于增强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信心,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中学生虽说在生理、心理上还不成熟,但也有着个人的想法与观点,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述出来。网络——这种新兴的信息交流方式,则为中学生提供了自我创造、扩大交往、心理沟通、排解不良情绪的巨大空间。网络提供了像论坛、博客、BBS、社区等空间,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观点、想法、困惑、解决方法等等,他们也可以从他人的言论、观点得到启示,扩大自己的视野,学会从不同方面考虑问题。当然,也可通过网络宣泄自己的不良的情绪,或通过他人的不良情绪来审视自己。一个人的不良情绪能够得以发泄,不压抑、不累积,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不利的影响
网络交往易导致中学生道德意识弱化,使其迷失自我,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上出现障碍。
网络有很强的隐蔽性,网络上个人的真实资料不会轻易示人,同时,各种网络行为又缺乏有效的监管,人性中恶的一面极易表现出来,易产生网络不道德行为,中学生是非判别能力弱,自我调控能力差,正是道德情感易发生变化的时期,不足以抵制网络的负面影响,因网络走向犯罪道路的、网络交友被骗、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中学生易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网络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网络游戏的兴起,现如今玩网络游戏的网民非常庞大,这对网络游戏开发商来说是欣喜的,可对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电子海洛因”,它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吸引中学生沉湎于此,乐此不疲,使一些中学生的学业、身心健康都受到影响。
对待网络,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撒手不管,应该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作为教育者,我们应正确引导中学生上网,使他们合理、有节制、有效率地使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