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理论与班主任工作

2007-12-29 00:00:00蒋光清罗四维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年6期


  一、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一种欲望,是人的本能,是人的行为的原始动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需要是指有机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并力求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这里所说的需要,既包括人的生理需要,也包括外部的社会需求。它是人的全部行为和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现代心理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需要理论,其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具代表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从人本主义出发,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当一个人的低层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新的较高层次的需要。基于此,他把人的五种需要描绘为塔式。本文试图从这种塔式需要理论出发,阐述其与班主任工作的关系。
  
  二、需要理论与班主任工作
  
  ⒈生理需要与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是一个个的生命体,衣、食、住、行是他们最基本的需要。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这方面的需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疾苦,摸清不同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帮助,并从心理上帮助他们战胜困难,增强信心,顺利完成学业;另外,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班主任应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正确引导和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⒉安全需要与班主任工作
  马斯洛认为,人们喜欢一个安全的、有秩序的、可以预测的、有组织的环境。
  在班级管理中也是如此。学生只有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避免意外伤害,并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⒊社交需要与班主任工作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情感和归属的需要,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是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二是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关系,包括与本班同学的关系、与外班同学的关系,其中与本班同学的关系更为重要。作为班主任,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满足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
  ⒋尊重需要与班主任工作
  尊重包括自尊与他尊。人人都有自尊的需要,青少年学生在这方面尤为突出。如果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设法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要注重自尊、自爱方面的培养。班主任在制定班规和有关制度时,或者组织每一次活动时,都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自尊需要。特别是对那些后进学生、农村学生、家庭贫寒的学生以及家庭情况复杂(单亲、离异)的学生,要特别关爱、尊重他们,做到公正、热情、不搞偏爱、不行歧视。另外,班主任还要唤起学生尊重他人的需要。只有一个会尊重他人的人,才能满足自己的尊重需要,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
  ⒌自我实现需要与班主任工作
  自我实现需要是马斯洛需要理论中最高层的需要,这种需要的产生与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密切相关。
  青少年充满活力,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他们自我实现需要最为迫切的时期。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理想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并与他们的自我实现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榜样教育,给学生树立几个好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带动和鼓舞学生奋进。另外,还要让学生明白自我实现是社会实现的组成部分,二者要很好地结合起来,自己的理想离不开祖国和人民的需要,自己的奋斗目标应与他人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上述五种需要的顺序并非固定不变,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可能是生理需要居主导地位,而另一时期、另一阶段可能是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居主导地位。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以人为本,审时度势,灵活把握好学生的各种需要,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不畏困难曲折,耐心地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