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有效性?本文根据心理活动课的结构,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有效性
为什么有些活动课学生的参与度低?为什么激发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什么课上没有学生回答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如何设计和操作才更有实效性,即如何更好地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和操作过程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我们通常采用的情境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结构大致是“引入话题(主题)—创设情境—自我体验(联系自我)—和他人一起体验(讨论)—科学策略—反馈矫正(行为训练)—总结深化—课外拓展”。“引入话题(主题)—创设情境—自我体验(联系自我)”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自我体验—和他人一起体验(讨论)”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而“科学策略—反馈矫正(行为训练)—总结深化—课外拓展”解决的是“怎么样”的问题。
一、关于“是什么”的问题
“是什么”是指学生的问题是什么,学生的心理现状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是整个活动的依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环节:“引入话题(主题)—创设情境—自我体验(联系自我)”。
(一)主题的确立
“引入话题(主题)”这个环节的关键在于主题的确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辅导对象是全体学生,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题的确立应该针对全体学生共同存在或关心的问题开展。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确立主题:
1. 问卷调查。在学生中广泛开展问卷调查,然后进行问卷分析确立主题。
2.心理测量。通过对学生实施心理测量,然后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主题。
3.某一学段学生在某个时期存在的生理或心理困惑。如新生入学、青少年生理变化导致的心理困惑。
4.社会上的热点问题。
5.班级或学校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
6.由多个心理咨询或辅导的个案得出的共同问题。
(二)情境的创设
情境的创设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解决不好,必然会出现学生参与度低、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创设的情境可以利用小品表演、投影、录像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实现。情境设置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⒈情境设置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尽量选择身边的事例。来源于学生身边的例子必然会使学生产生“我想说”、“我要说”的冲动;相反,远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人和事触动不了学生的内心。
2.创设的情境要有挑战性,能调动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并且要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譬如在《让记忆变轻松》中,一位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背诵了圆周率前200位,让学生闯关,然后出示了几组英语单词,看谁记忆得多,让学生体验到了“跳一跳摘果子”的成功乐趣,产生了成就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对自己记忆方法的反思,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下一环节“自我体验(联系自我)”。
3.创设的情境要有效。创设的情境必须是为主题服务的。不能情境精彩,离题万里,这就达不到活动的目的。
4.创设的情境必须符合活动主体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
(三)自我体验(联系自我)
“自我体验”是教师创设的情境对学生的触动。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情境中反映了什么、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遇到这样的事情我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学生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题,这是活动课的依据。
在学生的自我体验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语要具体,不能太空泛,要避免学生“不配合”。如某位教师在开展《盲人旅行》活动时,学生在盲行后,被搀扶着的学生因教师问 “你感觉怎么样”而愣住了。我想如果教师换一下提问方式,改为“你在蒙上眼睛后自己走和被他人搀扶着走时有什么感想”,学生就有话说了。
二、关于“为什么”的问题
“为什么”是整个活动的基础,通常是教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我认为,解决“为什么”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我的思考和与他人的讨论来实现的,即“自我体验—和他人一起体验(讨论)”。学生在讨论中不仅实现了互助,还实现了心灵的升华。在组织学生讨论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⒈营造积极、热烈的讨论氛围。要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自由的环境,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一些活动课中,有些教师由于权威思想作祟,常常发出指令性语言,如“听我指挥”、“没我的话,不准动”等,这就使学生的主动性被遏制了。
⒉正确把握讨论的时机。讨论要取得效果就要选择好时机,教师在活动中要适时引导讨论主题,避免讨论的散、乱。
⒊要精心选择讨论的内容。讨论的内容必须围绕学生实际,问题的切口要小,方向要明确。
⒋要适时点拨、评价,优化讨论的效果。教师要发挥好课堂引导者的角色,及时引导、点拨学生,避免学生走过多的弯路。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适时点拨、积极评价,要有同感,避免简单笼统地评价,如什么都是“好”。
三、关于“怎么样”的问题
“怎么样”不仅包含怎么样解决问题(策略是什么),而且应该包含会不会应用策略解决问题。前者重在科学策略的提出,后者重在策略的应用,包含行为矫正和课外拓展。
(一)“科学策略”是整个活动的重点。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后果”的讨论,自然就要论及方法策略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展示科学的策略。科学策略的提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权威性。科学策略必须是业内专家、成功人士或其他有影响的人和事的成功典范。
2.导向性。科学策略必须具有正确的导向,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调适生理和心理的方法,明白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3.操作性。科学策略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学生能够运用策略进行自我调适。
4.针对性。科学策略必须针对具体的问题对症下药。
(二)行为矫正(心理训练)。教师展示的科学策略基本上解决了“怎么样”的问题,那么心理活动课是否就可以到此为止了呢?我认为没有。我们还应该运用这个科学的策略来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矫正,这是整个活动的目的。学生通过心理和行为的自我矫正,会暴露出一些问题,教师要对这些问题作出及时的反应,为他们提供有利于其心理调整的信息。教师通过再指导不仅强化了心理和行为自我调适的方法,而且是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再训练。
(三)教师总结深化,并适当课外拓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和行为训练,从而更好地实现心理和行为的自我优化。这是整个活动的核心。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