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使用自编家庭参与权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广东深圳市海湾中学34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参与权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
关键词:家庭参与权;心理健康
一、前言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首次将“参与权”列为未成年人的法定权利。儿童的参与权是指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并就影响他们生活的事项发表意见的权利。
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即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子女往往其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反之,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子女往往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但是关于家庭参与权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本研究拟在通过二者的相关研究了解家庭参与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2007年1月上旬,以广东省深圳市海湾中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七、八、九三个年级中分别随机抽取了两个班学生,发放问卷342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
2.研究工具
(1)自编家庭参与权调查问卷。根据家庭参与权的内涵与外延,并借鉴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自编家庭参与权调查问卷。此问卷共有25个条目,每个条目都是采用4点记分,回答方式是:1.从不这样;2.偶尔这样;3.经常这样;4.总是这样。分数越低表明家庭参与权越高。本问卷的形成包括编制、试测、修改和正式发放几个过程。
(2)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王极盛教授编写的该量表共有60个条目,分为10个因子,分别为: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标准。得分小于2分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得分为2~2.99分,表明存在轻度的心理问题;得分为3~3.99分,表明存在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得分为4~4.99分,表明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得分5分,表明存在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
测量结果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三、 结果
1.被试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学生具有中等水平的家庭参与权,其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在强迫症状、学习压力和情绪不平衡因子上存在轻度的心理问题,在其他七个因子上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2.相关分析
对变量作相关分析得到各个变量间的相关矩阵。总的来看,家庭参与权与心理健康存在高相关;从各因子来看,家庭参与权与抑郁因子存在高相关,与其他九个因子存在中等相关,而且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
3.回归分析
为分析家庭参与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以家庭参与权为自变量建立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回归方程。分析可见,中学生的家庭参与权对其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从心理健康的各因子来看,中学生的家庭参与权对各因子的影响从大到小分别为抑郁、焦虑、情绪不平衡、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敌对、心理不平衡、偏执、适应不良、学习压力和强迫症状。
四、讨论
本研究表明,家庭参与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并主要集中在抑郁、焦虑、情绪不平衡、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和敌对这几个方面。由此可见,中学生的家庭参与权主要从情绪情感和人际关系这两方面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如果家庭参与过少,容易使孩子产生情绪低落、心情烦躁不安及情绪不稳定等情绪情感问题,也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人际关系。
由此可见,中学生的家庭参与权确实对其心理健康有着较大影响。因此,家长们应该利用好这一点,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首先,家长要主动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尤其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部分。遇到问题时,家长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作出自己的决定,从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善于倾谈的人格特征。其次,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尤其是对于一些不符合家长意愿的想法和决定,家长不能不假思索、毫无理由地坚决反对。最后,对孩子的一些好的想法,家长要即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不仅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和体会成就感,还能让他们从小形成对家庭的责任感,进而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感。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海湾中学。此学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务理事单位)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