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切入 无痕渗透

2007-12-04 02:08
西部教育参考 2007年6期
关键词:移情德育教材

李 生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序渐进、逐步加深。”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面对商品经济带来的冲击及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学应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个人认为只要充分利用教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双边互动过程。其中包含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达到艺术境界,就要合理地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之渐趋和谐,同处共振状态。我们追求的是教师与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达到德育目标;在一种共振状态下,大幅度地提高德育实效。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实际上是教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同步运行、相互激发的和谐共振过程。

“文以载道,道在其中”。中学语文教材包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思想和哲理。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明确文章的主旨意图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接受语文德育的过程。教师进行教学是从教材开始的,所以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价值经验是充分发挥育人作用的关键。王国维说:“美育、德育与智育之必要。”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巧妙充分地利用语文学科中的审美教育优势,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道德情操,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充分享受语言美,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进而体验美,最终进入审美意境。教材中的作品无一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一不是作者思想感情喷涌的结晶。语言不是无情物,作者写得动情,老师教得也动情,学生才会学得动情,才会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和物休戚与共、爱憎同筹,才能使学生透过字词句语,深入触摸作品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例如,杜甫在《望岳》中描绘了泰山的雄奇旷阔的画面,诗中的山光、水色、流云、飞鸟,无不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喷发出一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蓬勃向上的豁达激情。为此,只要稍加点拨,让学生反复吟诵,就会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带进一个美好的境界,不但使他们大饱“眼福”,获得内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天地是广阔的。在马思聪委婉低沉的《思乡曲》中,我带领学生走进余光中的《乡愁》,通过品味其中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愁绪,去领会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赤子之情;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我通过《向日葵》《星夜》等一系列作品,让学生了解梵高,感受画中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生命力以及画家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我让学生在网上通过杨振宁认识《邓稼先》,从文质皆美的人物传记中,从邓稼先一生的事迹中,感受科学家的伟大创造与忘我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新时期增强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我还和学生一起“拜访”韩愈、“走近”苏轼,从他们脍炙人口的诗文中,感受诗人们身处逆境却决不退缩的坚强意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宽阔旷达的胸襟。

有人认为,只有议论、抒情等文学作品才是进行德育的最佳阵地,其实不然,说明文同样具备这样的优势。例如,《中国石拱桥》渗透着作者对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由衷赞颂。教学时,我不是孤立地分析语言现象,而是处处联系这一点,紧紧扣住这一点。仅从作者用词的角度看,赞叹之词也是贯穿全文的。如写赵州桥“非常雄伟”在“雄伟”前加“非常”来修饰,揭示出作者的赞叹之情;“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句子中用“完全”对其“合乎科学原理”充分加以肯定,用“巧妙绝伦”极言其施工技术的优良。这些既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特点,又流露出作者对我国劳动人民非凡智慧和力量的赞叹。

二、适时渗透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不是在教学中牵强附会地加上点儿德育知识,也不是情感的随意渲泻,更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要德育渗透,首先要捕捉最佳德育渗透时机;其次,要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特别注意“度”的问题,超过了一定的“度”,语文教学就有可能变成政治教学,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的性质。教师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德育渗透内容的“度”,施教时要权衡德育渗透时间的“度”,要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品德实际的切合“度”。既要防止“过”,又要克服“不及”,“到位”而不“越位”,这样恰到好处,有利于避免牵强附会、空洞说教的现象。

如在讲《愚公移山》一课时,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愚公为什么一定要移山呢?他把家一搬,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首先表扬了这位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接着以此为契机,启发学生思考发言,经过争论,最后一致认识到:《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体现了一种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即“知其不可而为之”,其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而这位同学提出的“愚公搬家”体现了针对实际灵活机动的观点,其求异思维也是可取的。这样的教学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又如学习《马说》一课时,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我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让他们讨论:首先我问:“你是否想成为千里马?”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接着,我又问:“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千里马?”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我再问:“如果你无法成为千里马,怎么办?”同学们顿时陷入了沉默,接着是一阵交头接耳。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起手说:“即使如此,也要面对现实,用自己最佳的状态,积极地学习、生活。”他的话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虽然是个别同学的想法,但学生们毕竟对这些问题有了直接的思考,这些问题能教导他们如何更实际地面对生活。

三、寓教于情

移情与感悟是美感心理的要素之一。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情感调控的主导者,其移情感悟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移情感悟、对教学内容的移情感悟和对语文教学活动的移情感悟;而学生则是情感活动的主体,其移情感悟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移情感悟、对学习内容的移情感悟、对学习活动的移情感悟和对人生美好前景的移情感悟。

胡适先生说:“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灵魂,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在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中,教师通过富有感情色彩的美谈、声情并茂的描绘、启发、点拨与暗示以及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和学识,把学生引入理想的境界,不留痕迹地让学生产生移情感悟心理体验,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字词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做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从而使学生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如在讲《荔枝蜜》一课时,抓住作者开始“不再喜欢蜜蜂”,继而为之“动了情”,以至后来心灵“不禁一颤”,直至梦里“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等词句进行分析,用作者纯真的情感打动学生,以美好的形象占据学生的心灵,水到渠成地渗透思想教育。

又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让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充分感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感受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没有语文,德育就如没有绿叶的光杆;没有德育,语文也将是只剩下河床的枯河。语文中有德育,但语文本身并不能代替德育,只是渗透了德育。令我们语文教师感到自豪的是语文因其表达的艺术性丰满了德育,增强了文章内容的“含金量”;也因为表达的艺术性,语文坚持了自身的品格,树立了独立的学科性质,而不是德育的附庸。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接受人生观、道德观、理想前途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逐渐完善、发展、成熟起来,为提高全民素质尽一份绵薄之力,是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了艺术构思与传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去领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殿堂里一幅幅闪耀着人类理性光辉的唯美画卷!

猜你喜欢
移情德育教材
教材精读
斯洛特的移情机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心理·学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婴幼儿移情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