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升
语文课堂是师生对话、交流和思想撞击的平台。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师生之间,正如弗里斯在《被压制的教育学》一书中所说“在平等对话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及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这里没有谁教谁,也没有自己教自己,只有从头至尾在相互地教。”
一、平等对话中加以引导
首先,个性化阅读的过程是对话。对话教学自古有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教学的,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师生之间的对话录。在西方,教学中采用对话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其著名的“产婆术”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主张教育不是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一定要消除学生对教师“权威”的畏惧心理,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教学成为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从提问到回答,直接与自己的同学交流、相通、反驳、质疑。
创新是个性发展的重要表现。莎士比亚说过,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个性的表现欲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培养问题意识,让他们畅所欲言,使其个性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得到张扬,在创新中得到发展,求知的欲望不断得到强化,敢于怀疑、积极求新求异的探索态度广泛得到培养,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时空,从而使学生形成独特的见解,形成一定的个性才能。正如鲁迅说的,《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都知道的,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位作家创作的作品,自面世之日起,就面临着各类读者的解读,各类读者群的解读应该是读者的权利,旁人是无权干涉的。由此推之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读者群,虽然不能与其他读者相等同,但其解读的权利仍然应该受到尊重,任何人既不能也不应该强行剥夺其权利。教材与教参包括实施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只能是激发学生并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解读材料、探究方法等),引导学生合理地解读文学作品。
二、促进个性和谐全面地发展
拓展实践的空间,培养学生实践的兴趣和习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大语文观已成为语文教改的方向。学生语言等各方面的积累不应该局限于课本、课堂,而应面向生活、社会中的各个领域。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观念,使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使课内与课外沟通,把自然、社会、生活带入课堂,促使学生的语文实践走向社会生活,并注意激发学生进行实践的兴趣,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引入课堂,给学生以最大的自主学习空间,调动其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参与语言实践,在参与中培养学生实践的兴趣,从而掌握实践的方法,逐渐形成自觉开展语言实践的习惯;教师要深入研究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的学生对科普类课文感兴趣、凡事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就向他介绍一些科普类读物。一些学生对故事特别喜爱就可以向他介绍一些童话名著。一些学生写作水平较佳,在鼓励的同时,可以向他推荐一些同龄人的优秀作文选,使之有比较学习的机会。这种尊重个性、选择性的阅读,会促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更加丰满,也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个性化阅读应关注阅读过程的调控性
初中学生,往往都有逆反心理和自我扩张要求,追寻主体的自我张扬,认识和思维处于极为活跃激荡的状态之中。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既承认文本共识性层面存在、又不固守这一共识性层面的深度阅读。因此在学生面前,教师引导或向导的责任就特别重大。在精神漫游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向读者(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帮助他们扫除阅读理解的障碍,另一方面则要随时提示读者(学生)注意“文本风景”中特别有意义有价值的部分,包括某些特别精微的部分。“引导”的同时,要鼓励学生不受引导的限制,独辟蹊径,得出自己的文本阐释,鼓励他们超越教师或编者的引导。
学生在阅读中,由于受认知、心理感受、知识和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对阅读的理解往往不能一步到位,有时难免会产生认识的肤浅、偏差甚至谬误。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及时不断地加以监控和调节,从而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与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合理性、完善性和正确性,并采取各种有助于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最终实现对课文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阅读适时调控。文学作品的解读不仅应包括作品主题场景,还应包括作品中的人物解读。这些解读既是多样性的,同时也是多层次性的,既要依据文本材料,又要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从而进行恰当的、合理的阐释。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所谓对阅读内容多元性的反应,指的是“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文本进行切实的体察、体验、体会,才能与文本进行高质量的对话,才能产生真正的交流。阅读应尊重多元性,弘扬个性,但也要避免偏见和随心所欲。教师应改正指误,纠正“新鲜的错误”,不能听之任之。同时,我认为理解多元化还需要建立在合情、合理乃至科学的基础上,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形成《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和“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语文教学倡导个性化解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当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时代和民族提倡推崇的主流价值观发生矛盾时,教师不应做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毫无价值倾向的中立者,必须在重视学生自由感悟的同时或启发争论、思辩,或进行富有人情味、说服力的耐心引导,促成思想自由的交汇、碰撞、升华,使之在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与碰撞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尊重而不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