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兰
[摘 要]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了解到消费者在购物活动中有追求自主选购心理、方便快捷心理、物有所值心理、追求廉价心理、追求高档、名牌心理、并总结出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要有良好的心态,了解自己的需要和特点,这样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关键词]消费者 心理
在市场经济的时代,作为一名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对所需商品有不同的要求,出现不同的心理活动。这种消费心理活动支配着人们的购买行为,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一般来说有求廉心理、求名心理、求新心理,从众心理,好奇心理等等。所以应了解一点心理学知识,了解买卖双方的心理变化,了解自身的需要,了解销售者的心理活动,以便可以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
生活中,我们人人都是消费者,我们时时需要各种商品。学习一些商品知识,懂得一些消费策略,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使我们的生活更愉快。
当前的市场活动中,我们去超市购物很流行。在这类消费活动中,消费者因为超市里商品品种多而全,能满足消费者自主选购的心理需求。我们的基本日常生活用品,如柴、米、油、盐、牙刷、肥皂、纸巾、方便食品等应以方便购买为主,消费者只需了解这些商品价格的基本行情,在保证物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一次性、小批量购买,这样可以购得“优惠价”或“批发价”,而且方便快捷。但商家就是往往抓住消费者的这种求廉心理(这是一种“少花钱多办事”的心理动机。其核心是“廉价”),对一些并不是很实用的商品进行降价或打折来吸引消费者,以致使许多消费者盲目的购买。所以,当你在进行消费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所需所求,不要看到“便宜”就上,有句谚语:“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这是对商家所做的最好的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求廉心理在给消费者实在的实惠同时也带来以下问题:一方面在观念上求廉心理引导着消费者低水平消费、吝啬消费;另一方面,有的消费者的求廉心理走向极端,购物时永远把价格便宜放在第一位,进而发展为只要是廉价商品,不管有用没用照买不误。所以有求廉心理的消费者在市场上寻求廉价商品的同时,必须考虑商品的实用性和一定的质量保证,否则会得不偿失的。
对于一些特殊用品,如家用电器、高档首饰等,由于价格比较贵,且家庭的需求量小,消费者在购买时一般比较看中的是产品的质量、外观、品牌、以及商家的信誉和厂家的售后服务。所以,这样的商品人们讲求的是品牌,一般都会到有信誉的商店去购买,并索取有关的发票、保修卡等。但是在市场经济的驱使下,为了竞争的需要,同一功能的商品被商家加进许多不是很实用的功能,以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理以及求新心理。而商家就利用这种心理来提高产品的价格,消费者最终为了其好奇心付出了不必要的代价,在选购这些商品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被售货员的花言巧语所蒙骗,要知道产品的最终用途和相关技术要求,对于其他的功用不要过于追求,这样才能保证你的钱花在刀刃上,物有所值。合理消费是符合个性的消费,成熟的消费者应该有自己的消费个性,而不应盲目地追求时髦,因为时髦的商品对某个具体的消费者来说并不一定是最合适的。聪明的消费者不应该让追求时尚的虚荣心左右自己的消费观。
对介于上述二者之间(服装、鞋帽、自行车等)的选购品,目前市场上品牌多、货源多、价格差距大,消费者应适当了解行情,货比三家。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购买时,首先要看准质量、款式,其次再比较价格。现在个体经营商店比较多,最好要设法让销售者报出最低销售价,再在此基础上适当还价。
许多女同胞都喜欢逛街。笔者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计划上街购物时,有时价格居高不下,难以还价,对我们这些一心想购物的购物者,尤其是我们顾客看准了的某些物品,价格总是降不下来。而有时并不打算买什么,只是逛逛街,随便看看、问问,有些物品价格却一降再降,价格放得很低。本来没有打算购物,却抱回来一堆便宜货。这说明:在市场上的销售者对顾客的心理揣摩很到位,销售者能察颜观色,对一心想购物的顾客,知道有人只是试探性地、习惯性地砍价,看准了的商品总是要买的。而对那些并不打算购物的顾客,为了赢得顾客,销售者利用消费者的求廉心理达到促销目的,所以少赚点也抛售。
针对销售者的上述情况,消费者应了解销售者的心理活动,当价格太高又想买时,有时可借口钱没带够,有时可借口颜色、款式、质量等某一方面不满意而走开。此时,往往你会被叫回来,取得令你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在,市场上各种专卖店很多,商家就是抓住了消费者的求名心理。它们的出现满足了现代人和青年人追求高档的高贵心理需求以及个性化的心理需求。在商品的购买过程中喜欢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商品,而在熟悉的商品中,又特别喜欢购买名牌货,名牌代表高质量,代表较高的价格,代表着使用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如果消费者为了追求产品的质量保证,或者为了弥补自己商品知识不足而导致购物后的懊悔而选择名牌产品,是明智的,但如果买名牌是为了炫耀阔绰或其他名牌附加的社会属性,以求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则是陷入了购买名牌的误区。合理消费以需要为基础,量力而行。有经济实力买名牌尚可,否则节衣缩食买名牌,享受就会成为负担。更何况,市场上还有许多假名牌等着愿者上钩呢。
当然,购物过后总有不满意的。俗话说:“买不尽的便宜,吃不尽的亏”。为此,笔者认为,消费者要有良好的心态。购物过程中,适合自己的、需要的、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贵一点也无妨。而不适合自己的、不需要的、自己不喜欢的,再便宜也坚决不买。
消费导刊2007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