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琴
2006年1月20日,深圳的6名投保人给友邦深圳公司发去了《关于解除保险合同并要求返还保险费的函》,要求解除与友邦公司所签订的“守护神两全保险及附加重大疾病保险”合同,并要求友邦全额退保险费。与此同时,这6位投保人的委托律师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马辉表示,友邦如果不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他们将提起诉讼。这一重大疾病险风波引起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对于重大疾病险的关注和重视。从2007年8月1日起,重大疾病保险将使用新的定义规范。由于新的定义放宽了理赔的标准,因此新款重大疾病保险将涨价的说法正在蔓延,对于重大疾病保险的消费者来说,是忧喜参半。
占了北京市民大多数的中低收入阶层,面对如今医疗费用不断升高的现状,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日趋严重。据《卫生部信息统计中心公告》,中风、冠心病、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平均约需8.3万元。[1]当重大疾病发生时,如果这笔费用全部由中低收入者自己承担的话,其积蓄常常不足以支付这笔庞大的医疗费用。因此,重大疾病保险已成为人们转移此类风险的重要和必要手段。
但是现实中,中低收入群体在面对重大疾病这一危险时是否有足够的保障来应对呢?商业重大疾病保险究竟能否成为这一群体应对危险的有利保障?为此,我们对于北京市中低收入阶层重大疾病保险投保情况展开了调查,以便了解这一阶层的重大疾病保障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保险公司重大疾病保险这一险种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一、中低收入阶层重大疾病保障现状
(一)中低收入阶层应对大病时保障程度低。
1.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没有任何保障的人所占比例高;
2.实际上,仅有社会保险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能满足大病时的医疗费需求;
3.中低收入阶层重大疾病险的投保比例明显低于北京市民普遍水平,据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京沪穗三地个人保险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比例很高。其中,北京地区有61.2%的被调查居民购买了大病保险。相比之下,中低收入阶层的投保比例明显较低,在调查中仅为22%,保障程度低。[2]
(二)中低收入者规划未来、规避风险的意识差,理财观念单一,理财技巧缺乏。
从中低收入阶层已购买重大疾病保险的情况看,他们的理财观念比较单一,非常重视大病险的储蓄功能,而忽视了保险的基本保障功能。同时中低收入阶层的理财技巧缺乏,体现之一是其买大病险的最大原因本应是避免一时资金不足以支付医疗费,而绝大多数人选择的却是重储蓄、保费高的还本型险种。
(三)中低收入阶层中存在较轻程度的逆向选择现象。
逆向选择一向是保险公司经营中的一个难题,因为保险合同订立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重大疾病保险的投保方总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更为了解,按照理性经济人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体质越差、有病史的人群以及在化工、印染、电镀、矿棉等享受职业营养补贴的行业中工作过的人群投保比例要高于无此种特殊情况的人群。
(四)被调查者对保险公司的理赔服务和险种设计不满意。
二、保险公司经营重大疾病险的基本情况
重大疾病保险承保的疾病范围从最初的七种重大疾病(癌症、脑中风、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绕道手术、尿毒症、瘫痪和重要器官移植)增至四十多种之多。而随着人们投资需求的增加,分红型的重疾险也应运而生。在重大疾病险市场上长期险的险种要明显多于短期险,在销售方面似乎长期险也要比短期险更加乐观。长期险相对比较成熟。两者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如投保年龄、保障期限、观察期、保障范围、缴费方式、投保金额、保险利益、保费等方面,但也存在一些本质上的差异。
而在重大疾病险的经营上,影响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重疾险强调一旦出现在承保范围内的疾病,不考虑病症的严重程度,而一概以条款约定的标准进行赔付。而随着医学的进步,很多病症在早期就能便捷、准确地查出来。 这就导致了重疾险的赔付率在逐年上升。也使得保险公司的承保条件愈加苛刻,如观察期的加长,达到了180天。从而又使一部分有投保意愿的人放弃了投保。
(二)重疾险的险种在增加,所保疾病的范围不断扩大,致使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
(三)固定的平准费率模式不仅埋下了保险公司赔付的隐患,而且固定费率缺乏的灵活变动性也不便于保险公司针对新的人群开发对应的险种。
(四)保险代理人在展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是重大疾病险开展不畅的原因之一,他们的专业性不够强,无法真正为投保客户解决问题。
三、重大疾病险的改良建议
重大疾病险急切的市场需求与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的不尽如人意形成了鲜明对比。保险公司毋庸质疑地需要抓住现今良好的市场状态,对重大疾病保险进行更为科学的设计分析。
(一)提高保险意识与理财能力
1.扩大保险宣传,重视广告效应
保险公司多做广告与宣传将十分有助于保险业形象的改善以及保险业的发展。目前保险公司的广告并不是很多。广告宣传也许并不能直接促使一个人去购买保险,但是却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
2.增强保险教育,改善理财观念
一方面可以由政府出面,在社区中组织保险讲座或理财讲座,给中低收入者更多的保险购买技巧,使理财从写字楼中的高收入者走近中低收入者。另一方面,也可以由保险公司举办讲座。这不仅可以提升公司形象,扩大公司影响,也可以扩大潜在的客户群。
(二)保险公司改进重大疾病保险
1.完善险种
给被保险人更大的选择权,中低收入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状况、实际工作、生活环境、身体状况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疾病种类。这样,保险费用会随着保险范围的缩小而降低。
2.提高代理人素质
重大疾病保险条款的复杂性,要求代理人有着足够的敬业精神与专业素质。我国对保险条款的解释实行的是文义解释原则。中低收入者大都受教育程度较低,对于条款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更需要保险代理人准确的介绍与解释。要加强对保险代理人的培训。
3.改进风险控制与理赔技术,维护消费者权益
随着重大疾病保险在我国的日渐成熟,保险公司会积累到更多的经验数据。同时,也要在与保户和外国保险公司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习并提高精算技术。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医疗技术的飞速提高,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险的承保范围一定会逐渐放宽的,一般投保人认为比较“苛刻”的条款限制也会逐步改善。
参考文献
[1]一生医疗费用8.3万元 巧选大病险.和讯理财.http://money.hexun.com
[2]调查显示:京沪穗居民重视买大病、医疗险.新华网.2003(1)
消费导刊2007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