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乡村教师的成长轨迹

2007-06-20 07:02
教师博览 2007年6期
关键词:名师语文课教研

刘 祥

对于名师,大多数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持仰视态度,感觉高不可攀,从而失去奋斗的目标和动力,久之,对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产生职业倦怠。本刊刊载此文,旨在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可资借鉴的榜样。其实,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有所成就,从而享受到工作的乐趣,体会到教书的价值。

中国古代文人中,我最欣赏的是苏轼,不仅仅因为他的诗、词、书、文四绝,更在于他的洒脱,在于那种“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中文系出身的我,一直希望能从东坡先生身上汲取到自身成长的无尽营养,使自己的人生也因为乐观豁达的情感因子的滋养而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依样画葫芦

1986年走上工作岗位后,先是在贫瘠的乡村中学摔打了十年。最初两年,生活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特别贫乏的山区初中。十天中总有八天时间停电,下一次雨,便有三四天时间无路可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养成了阅读和思考的好习惯。雨日,或者没有电的夜晚,就着一盏油灯,持一本学生们想方设法为我找来的书或杂志,随心所欲地阅读。这种无选择的阅读,让我拥有了十分博杂的知识,天文地理、奇闻逸事应有尽有。这为我的语文课堂增添了无穷的趣味。

1988年离开山区,到了城东7公里外的一所初中。先是开始忙着谈恋爱,然后忙着成家,到1990年才开始沉静下来。这时,因为参加了县里的优质课竞赛而获得了一点资本,更因为县教研室李树祥先生的抬举,我的语文课有了点薄名。赶上学校换了位年轻的校长,在走进我的课堂听了我一节语文课后,告诉我说这是他听到过的最好的语文课。于是,我对语文原本就根深蒂固的热爱之情,又因人为因素而空前高涨起来。为了能跳出小圈子感受语文,我先是将能够搜集到的名师教案实录一课课研究,然后又借助朋友的帮忙,从教师进修学校借来了名师的课堂实况录像,依靠着一股虔诚的劲儿,一笔笔地将名师课堂录像记录了下来,细致到了名师的每一个提问,包括语气语调的处理。

这种依样画葫芦的模仿,让我获得了远高于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视角。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小组讨论尚未形成气候,启发式教学刚刚开始推行时,我就已经拥有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辉煌与磨难

1992年,我承担起学校的教导工作后,外出学习的机会也相应多了。南下苏南地区参观学习后,我对苏南教师的教研精神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从那时开始,我不再满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开始动笔记录自己的课堂,撰写教育教学体会。遗憾的是,那时的能力实在不够,所写的文章,只能在县教研室的教研通讯上发表。

1995年,我调入县中。一个多月后,我又获得了远赴郑州观摩河南省名师授课展示活动的机会。那次的河南之行中,一个叫王曼的年轻教师的一句话,成了我以后教学生涯中时刻谨记的座右铭。王曼在授課以后的说课中说:“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能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那么,工作十年后,他的个人水平,也就只能等同于他所执教的年级学生的水平。”这样的话语,从一个比我还要年轻的省级名师口中说出,其震撼力别人也许没有感觉,于我却是振聋发聩。回到学校后,我开始变得勤奋,一度由于满足于小范围内的成绩而生发出的沾沾自喜,也被无名的紧张恐惧所替代。我又开始发奋读书,开始一点点地研究魏书生,研究河南的目标教学法。

1997年,我开始在县中扬名。先是在所有骨干教师参加的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上压倒了众多县级名师而夺得一等奖;又在市里的教学录像大赛中获得好成绩;几篇教学文章,也都在县教研通讯的头稿位置刊载出来;教研室也聘我做特约语文教研员;本科函授文凭也拿到了手。这年,可能是我初中教学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年。

1998年,磨难降临了。我和其他十余位教师开始竞争8个中级职称名额。暗中计算各自取得的成绩,我深信没有人能达到我的高度。遗憾的是,这种群众投票的职称评定模式,任何教育教学上的业绩,都抵不上晚间坐在一张桌子上搓麻将所营造出的感情。所以,我当然地落选,而且这样的落选,一直延续到三年之后,直到2001年,我才评上了中级职称。

说实话,职评的不如意,跟我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我是一个从不在意别人看法的人,特别是当我沉浸到了语文教学的探究快乐中之后,就基本上不和他人有工作之外的情感联系。前两年的失利,我基本上用一种坦然的心态应对过去,因为通过职评的,毕竟都是和我具有相同资历的同事。与其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为已经成为历史的事情伤神,不如在语文教学上多多投入,做出让别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的成绩。“一蓑烟雨任平生”,过分看重了这个职称,反而让别人瞧不起了。

在这种并不亮丽的日子里,语文教学成了我最知心的朋友。公开课越上越多了,但凡大点规模的展示课,总有我的身影在讲台上出现。文章也开始写得顺手了。参加国家级、省级的论文竞赛,也不再是空手而归。2000年,我获得了全省论文竞赛一等奖。2001年,获得了市高中优秀教师示范课第三名。这些逆境中获得的成绩,我想,应该是归功于从东坡先生那里继承来的超然境界吧。

活跃在网络

网络的出现,为我打开了更为广阔的视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研究,为我提供了直接接触名师的机会,也为我不安分的心找到了放飞的空间。2003年9月,我从安徽来安“潇洒”地来到了江苏长江边上的小城仪征。在这个秀美的小城,开始了我全新的语文教研之路。

在仪征的第一个学期,我的工夫基本都花在了课堂上。课堂的鲜活生动,成了我追求的唯一。我是一个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和诗意的人,这份激情和诗意,催生出了我课堂中的温度,让我的语文课具备了一种诗意的想象空间和激情的震撼力。

2004年起,我开始了网络写作,并开始活跃于一些教育论坛。先是随意地看帖跟帖,后来也发点主题帖,然后又开始参加一些期刊的网络征稿。于是,从2004年的盛夏时节开始,我拥有了印成铅字的名字。而且这样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网络写作,为我提供了一个检省自己思想、检验自身实力的空间。

起先的文字总是很杂乱,如同我最初的阅读。后来,随着兴趣的逐步转移归位,我的网络写作便集中到了教育评论和教学探究上。2004年,我在语文教学方面主要写了一些课堂片段。2004年10月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的《一道试题的开放式订正》,是我的第一个课堂实录性片段。2004年11月,在《中学语文》期刊上发表的《主体实践性阅读条件下的文本资源开发》,是我的第一篇正规语文教研论文。

以《主体实践性阅读条件下的文本资源开发》为起点,我开始了被我自己命名为“主体实践性阅读”的语文学习法探究。同时,也开始关注网络上众多的课堂实录,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对这些课堂进行点评,自己也尝试着把一些授课感觉良好的课做成实录。这段时间,我先后完成并发表了一系列语文教学方面的文章。

语文教学实践,催生了我的教研文章。经过一年半时间的积累后,我开始盘点自己的这点收成。我把它们依照不同的主题,归结成了两个文集。面对这些曾凝集过自己心血的东西,我的心里浮起的竟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兴奋和激动。往事已矣,这些文字,只能算是已过不惑之年的我“老夫聊发少年狂”时的产物吧。这样的文字,放置到时代的教学潮流中去,是可以用来迎迓“山头斜照”,还是可以用来沐浴“料峭春风”,我无从知晓。但有一点我是明白的:在教育的路上,同样不要把成功的希望过分寄托在救世主身上,能够拯救自己的,最终还是自身的努力。

(作者地址:江苏省仪征中学邮编:211900)

责编:叶万军

猜你喜欢
名师语文课教研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语文课文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浅议"名师"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名师读意林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