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 炜 滕 强
近日,在山东省平度市古岘镇七里村的养猪场里,满圈又肥又胖的肉猪刚吃完食,躺在圈里打着呼噜; 一群刚生下不久的小猪儿,在撒着欢儿,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前来参观的农民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簇,络绎不绝。周书娥一边给前来参观的村民介绍养猪的经验,一边兴奋地说:“俺养猪的成功秘诀是远程教育网络帮了大忙。”
2003 年,周书娥与丈夫钟国辉为了寻求致富门路,投资买来30 多头仔猪进行育肥。由于技术不过关,经验不够,造成了投入多、效益低的局面。
2004 年11 月,村里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并投入使用,村民对这一新生事物非常感兴趣,每天去观看远程教育片的农民络绎不绝。自幼酷爱科技的该村农民周书娥,在远程教育片子中看到养猪资料后,更坚定了她发展养猪业的信心,决定走依靠畜牧业增收的路子。因此,她一有时间,就往村委远程教育播放室里跑,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请教镇兽医站农牧技术人员,并邀请他们进行现场指导。去年年初,她从远程教育网络上了解到《育肥猪的饲养与管理》信息后,马上改变了养猪模式,购进40 头母猪,用母猪产仔进行育肥。为了缩短育肥猪的出栏时间和产肉比重,她一改过去传统的饲养配方,运用了豆粕和预混料等新型养猪饲料,采取先进养猪技术“饮水设备自动化”。这样一来,节约了买仔猪的所需费用,育肥期缩短4 个月,每头猪增重100 千克。去年以来,共出栏肉猪3 批60 多头,收入达3.9 万元,纯收入7000 多元。同时,又以160 元的价格出售仔猪30 头,纯收入4000 多元,共计纯收入11000 多元。
依托远程教育,周书娥还找到了降低饲料成本投入的答案。她用科学的方法对生猪养殖实行了“三改”:一是改吃熟料为生料,这样既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又减少了饲料加工的成本和人工费; 二是改湿吃为干喂,饲料与水分开; 三是适时改进饲料的配比,逐步摸索出了最佳的料肉产出比方案,既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又缩短了生猪生长周期。
周书娥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养猪走上了致富路。在她的带动下,目前,该村已有18户农民发展养猪业,为该村村民增收闯出了一条新路子。(窦炜滕强山东省平度市委宣传部邮编:26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