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琪
傍晚,台北市通化街的“红花香肠”,三四平方米大的摊位,人潮来来去去。摊上,炉温不断升高,滚烫的肉汁也在肠衣里跳动,发出滋滋声音。老板许天顺左手一夹,右手利落划一刀,抹上蒜泥、麻辣酱,夹上九层塔后,递给客人。
工厂倒闭改卖香肠
“这香肠不肥也不涩,口味又多,很好吃。”顾客陈小姐两年前来附近开发廊,爱上红花香肠的滋味。不起眼的香肠,许天顺加上酱料、配菜后,一条可卖35元。十多年来,除了附近居民,不乏观光客专程来吃,每月零售加上批发,可卖1万斤以上,获利57万元。
许天顺原经营一间小型钢铁加工厂,做刀、剪、厨具等民生用品。上世纪90年代,随着台湾传统业陆续外移,钢铁厂的客户逐渐流失,负债400多万元,实在撑不下去了,只好把工厂卖掉。“原本已找好房地产工作,也通知上班了,谁晓得我妈妈突然中风住院,需要人照顾。”工作泡汤,又急需收入的许天顺,兴起到夜市摆摊卖小吃的念头,“我不会煮菜,香肠到处买得到,香肠摊的门槛最低。”
1993年,看上自家附近的通化街夜市有人潮,许天顺决定试试。初期,跟传统香肠摊一样。他批来香肠,买了蒜头与烤炉,摆上碗、骰子,便出门摆摊,但生意并不好。
“别小看烤香肠的技术,木炭火候很难控制,火太旺香肠容易烤焦,火太小香肠慢熟,客人等太久不耐烦就走了。”许天顺手忙脚乱摸索了几天后,才抓到诀窍,先用小火烘熟,客人上门后,再用大火迅速将香肠表面烤出油亮色泽,并逼出香气。
遭口蹄疫创新求存
许天顺上手后,生意渐有起色,不料,隔年竟爆发口蹄疫事件,人人闻猪色变,猪肉做成的香肠也乏人问津,业绩又滑落谷底。许天顺说:“那时,我边看着口蹄疫的新闻边想,我怎么这么倒霉,老天爷是要绝我的路吗?”
一转念,许天顺又想,总不能坐着等死,客人不上门,只好想办法吸引他们。他绞尽脑汁要让香肠变出不同花样,“例如,加柠檬汁除油腻,咸酥鸡常用的九层塔也可以剁碎后包在香肠里
有一天,许天顺想起开铁工厂时,常请客户吃西餐,印象中牛排酱的滋味,应该也适合香肠。收摊后,他迫不及待搭上计程车,直奔忠孝东路的浪漫一生西餐厅,“我点了以前常吃的牛排,才确定这种酸酸甜甜的酱料,就是我要的。”回家后,他买来A1酱,加入糖、黑胡椒等,重复实验试吃,才调配出来。
看上观光夜市有人潮,许天顺选择有地缘关系的通化夜市摆摊起家。扮与创新口味,果然吸引好奇顾客尝鲜,不但人气回笼,还引来媒体采访。
没料到,人红是非也随之而来。许天顺说:“可能是因排队人潮引起附近商家不满,每天打电话检举,警察不断来开单,曾经一个月内被开40张罚单。”每天躲警察,让他疲于奔命,于是不得不妥协,在原摊位附近觅得合法摊位,租金1.5万元,不再提心吊胆,也可保留既有客户群。
1997年有天傍晚,许天顺急着出门摆摊,却不慎摔断腿,“我在医院躺了四个月,才惊觉,万一我不能摆摊了,老婆小孩怎么办?”因此,他决定开放加盟,但首先面临的便是香肠供应,“自己一摊,还可以请人代工,量一大,请人代工成本高,品质也不稳定。”
摸索自产配方保密
许天顺想自己生产,买来书籍、设备与香料学做香肠,却被自己亲手做的香肠吓一跳,“我买的猪后腿肉明明是鲜红色的,做成香肠竟成了绿色的。查资料才知,有种绿藻菌一超过摄氏20度便快速增生。我又赶紧加装冷气,将制程温度控制在15度以下。”
做坏了700斤香肠后,许天顺终于试出咸香带甜的口味,以及肥瘦肉的比例。他说,考虑到年轻人怕吃肥肉,将肥肉比例降低为15%,并同时找三家肉商供货,一来可以制衡进价,二来货源不会被单一厂商制。
调味料部分,担心秘方以及比例外泄,许天顺也刻意分开进货,“同行会透过上游供应商打探消息。我香肠里头一共有十多种佐料,都跟不同厂商买,避免配方外流。”
拓展受挫品质走味
挟媒体报道威力,许天顺5年展店百摊,2002年又兴致勃勃到大陆上海发展,“那边多的是便宜小吃,花人民币两元就能吃碗面,一条香肠要卖4元,根本行不通,但低于4元,就没利润了。”
许天顺在大陆投资近500万元,决定认赔退场,他没想到回台后,还得面对更大的危机。“离开时,我把工厂、摊位交给哥哥。一年半后,陆续有客户打电话跟我抱怨,不但香肠口感变了,酱料也走味。我知道出问题,只是没料到这么严重,自己摊的客户流失五成,加盟店也陆续出走,仅剩30多摊。”
“我一下飞机马上赶回工厂,重新煮酱、做香肠,并辞退员工,自己回到第一线顾摊,观察顾客反应。”许天顺深知,短期内要让顾客重拾信心并不容易。他着手改良木炭烤炉为电烤炉,稳定碳烤品质,又降低加盟门槛为12万元,含摊车、烤台与碳烤技术。二年来业绩逐步回稳,加盟数维持50摊,他说:“看到老顾客回来,心里才比较踏实。”
最近有购物台找上许天顺卖香肠礼盒,他认为冷冻香肠市场有潜力,但因红花香肠刚“止血”,因此,他决定再给自己一二年时间研发新口味,做好准备后再全力冲刺。
(责任编辑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