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换句话说,未经阐释的历史无法真正进入当代人的视野,因为没有阐释便没有反思。
教学也是,面对语言和文本,教师的再阐释使死的语言、死的文本变成了活生生的“现代知识”进入了学生的理解视野。
基于此,我们来看夏琨老师的这节课,它是这样的尝试:
它不再是对照教参一字一句,由文言到白话照本宣科地“直译”,而是在语言转换这个语文难题中加入了老师自己的思想阐释:文言文是否可以“反译"?是否可以从现代文出发去反观它的“前生”?夏老师的结论是一原来“古文不过如此”一如果说历史加入了当代人的反思变成了当代史,那么语言加入了时代与个人的阐释便变成了语言活动的当代实践。
另外,由“言”及“文”,在文本解读层面,夏老师亦是“主题先行”。一篇课外选读课文经他的阅读与思考“主动”拿来作为自己思想的注脚一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梳理引导学生“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内心深处”。在夏老师看来,《晏子辞千金》这样的典籍是最适合拿来做课文的,因为它们是思考“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命运困境”的典型“标本"。
于是文本经过教师思想的“再阐释”,课堂立刻有了“化学反应”一一节本来枯燥的文言文课最终走向的是师生双方对历史和社会问题的共同探讨。
当然,教学实验是不排斥争议的。例如夏老师的这些阐释是否牵强,是否存在“过度阐释”之嫌?关于文言文教学“变”与“不变”、“人文派”与“工具派”等老话题是否又有新的解释角度?包括一些教学细节都值得我们争鸣,因为面对这样一次“再阐释”的教学实践,对教学阐释的“再阐释”同样是拥有无限可能的空间。各位老师,请您握紧自己对教学的“阐释权”,加入问题的思考吧。
[《晏子辞千金》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课外读本里的一篇文章。]
如果我们是古
人一古文不过如此!
(屏幕显现“如果我们是古人——古文不过如此!”粗体字样。)
师:请大家看屏幕,打的是“晏子”,这个人你们熟悉吗?
生:(齐)熟悉!
师:好。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
生:(齐)知道!
师:那好。能否请一位同学来讲一下他的故事?
(学生举手,讲“晏子使楚”故事。)
师:讲得真好,十分感谢!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聪明,智慧,机警。师:是的,晏子是以一位智者的形象出现在历史中的,不过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另外一个故事
(屏幕显示课题《晏子辞千金》,师将翻译好的现代文发给学生。)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起来把这个故事读一下,刚才那位同学举了手我没有看到,很抱歉,现在由你来读好吗?
(生读译文。)
师:很好,现在大家再想想,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一个正直的人。
师:为什么?
生:他想把钱给百姓。师:还有呢?
生:他非常廉洁。
师:大家都清楚他的品德了吗?
生:清楚了,晏子的品德正直而廉洁。
师:但是有一个人不清楚,那便是晏子自己——
(学生非常惊讶,等待教师解释。)
师:因为我们这里用的是现代文,晏子肯定是听不懂的。(生笑)平时我们的教学都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今天我们反过来,客串一次古人,把这段文字翻译成古文好吗?
生:(齐)好!
师:“晏子正在吃饭”,怎么讲?
生:晏子正食。
师:(微笑)你们见过古文里面说“正在”是用“正”吗?
生:(恍悟)没见过,应该用“方”,是吧?
师:正是。“齐景公派使者来了”,怎么说?
生:公使使至。
师:很好!请大家继续,“晏子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他吃”,怎么说?
生:子分食与之。
师:好,那“使者没有吃饱,晏子也没有吃饱”,该怎么讲?
生:使者未足,晏子也未足。师:(提高语音)也?
生:(恍悟)亦,亦未足!師:很好,请继续,“使者回去”呢?
生:使者归。
生:使者返。
(师将二者都放在屏幕上)师:“对景公说了这件事”,怎么讲?
生:言之于公。
师:“景公说:他穷得像这样啊!”又如何说?
生:公日:如此窘也!
师:(提高声音)怎么不用“穷”呢?
生:一般说来,古文“穷”字都是指人生道路陷入困境,这里应该用“窘”。
师:很好!我们一般说“日暮途穷”,就是指道路迷茫;还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又是指穷尽。那么“我不知道,是我的错啊!”这一句该怎么说?
生:吾不知,吾之过也!师:吾?是吗?
(生议论纷纷。)
生:老师,是“寡人”吧?师:(笑)不错!我们知道,景公是一个诸侯,先秦诸侯都自称“寡人”。好,“多次送给他”,怎么讲?
生:数(shuδ)赠之。
师:很好。那“最后晏子拜了两次推辞说”,怎么讲?
生:子再拜辞曰。
师:什么叫“再拜"?生:拜了两次。
师:为什么拜两次?
生:应该是“表示恭敬”的意思。
师:好,“我家不穷”呢?生:吾家不窘也。
师:好,继续来,提示一下,我们说古人有“名”、有“字”、还有“号”,谦虚的时候应该称什么?
(生争论,一说“名”。)
师:这位同学说得对,谦虚自称应该称“名”,所以这里最好是——
生:婴家不窘也。
师:好的。接下来“因为景公的赏赐”,怎么说?
生:因公之赐。
师:(环视学生)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生:以公之赐。
(师不作评价,直接打出两种翻译。)
师:“用来赈济百姓”,怎么说?生:以之赈民。
师:那“国君的赏赐很优厚了”呢?
生:君之赐厚矣。
师:(提高声音)你用了“矣”,那为什么不用“也”?
生:“也”字我感觉是判断,而“矣”字我感觉好一些,但具体怎么说却说不好。
师:(笑)语感很好!“矣用来陈述,还带有一些感情在里面。好,我们继续,“我听说”,怎么说?
生:婴闻之。
师:“从国君那里获得厚赏”呢?
生:获厚赏于君。(有学生说“获赏于君"。)
师:“散给百姓”,怎么说?生:散之于百姓。
师:好。“这就是代替国君统治人民”呢?
生:此乃代君治民也。
师:让我们连起来,“从国君那里获得厚赏而不散给人民”,怎么讲?
生:获厚赏于君而不散之于民。
师:对了。接着来,“忠臣是不做的”,怎么讲?
生:此乃忠臣不为也。
师:“这就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呢?
生:此乃筐箧之藏也。
师:接着说“仁义的人是不干的”
生:君子不为也。
师:(赞赏)仁义的人就是“君子”,很有道理。请继续,“向上从君主那里获取”
生:上取于君。(有学生说“进取于君"。)
师:说“‘进取于君”的同学能说一下自己用字的观点吗?这里明明是“向上”啊?
生:我记得初中《岳阳楼记》一课里面有这个“进”字,“进”就是对皇帝,“退”就是对民间。
师:很好!《岳阳楼记》里面说:“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我们的同学读书很仔细!接着来,“在下面得罪士人”,怎么说?
生:下得罪于士。(有学生说“退得罪于士"。)
师:“内心满足就能免于忧患”,该怎么说?
生:心足则避忧(或“患")也。
师: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只用“忧”或者“患”?
生:我想是因为古代多用单音节词。
师:(赞赏)对,我们现在说长江,古人叫“江”,古人称黄河为“河”,我们多用双音词或多音节词,而古人则多用单音节词。下面,“景公对晏子说,以前我们去世的国君把五百书社授予管仲”,这句较长,该怎么说?
生:景公谓晏子日:前桓公以书社五百授之仲。
师:(提示)你们觉得用“前”字好吗?
生:(想一想)似乎不好。师:那用什么?
生:(恍悟)昔。
师:那“去世的国君”,该怎么说?
生:应该是“先王”吧。师:那么“管仲没有推辞就接受了”,又怎么讲?
生:未辞而受之。
师:(提高声音)管仲呢?生:(笑)省略了。
师:好,请继续,“你推辞是什么原因呢"?
生:汝辞之何也?
师:(提示)用“汝”合适吗?古人说“尔汝”就是“卿卿我我”的意思、是针对比较亲密的人说的,你们觉得这里用什么比较好?
生:(恍悟)子。
师:好,再看下面,“晏子说:智慧的人考虑多了,肯定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考虑多了,肯定会有一次成功”,这个句子也比较长,怎么讲?
生:(迫不及待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师:呵呵,这么肯定?好。想来管仲的失误就是我的成功吧,所以拜两次不敢接受”,怎么讲?
生:臣以为管仲之过乃臣之得也,故再拜而辞之(或者“弗受")。
师:(面向学生)现在我们终于把文段翻译成古文了,让我将我们的成果念一遍:
晏子方食,公使使至,子分食与之,使者未足,晏子亦未足。使者归(使者返),言之于公,公日:“如此窘也!寡人不知,寡人之過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数赠之,再拜曰:“婴家不窘也,因公之赐(以公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之赈民,君之赐厚矣,婴闻之,获厚赏于君(获赏于君),散之于百姓,此乃代君治民也,此乃忠臣不为也;获厚赏于君而不散之于民,此乃筐箧之藏也,君子不为也;上取于君(进取于君),下得罪于士(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心足则避忧(患)也。
景公谓晏子日:“昔先王以书社五百授之仲,未辞而受之。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臣以为管仲之过乃臣之得也,故再拜而辞之(弗受)。”
师:这里有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晏子能看懂吗?
生:二懂(方言,“半懂”的意思)。
(此时教师发下《晏子辞千金》原文: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日:“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日:“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师:让我们看看这“原版”比起我们的“盗版”如何?前面大家翻译得很好,“使使”的翻译我觉得比“原版”还精炼,有同学提出的“进取于君”也是很精彩的翻译!但是有些地方似乎(作延长音)原文比我们的好,比如“代君君民”这一句,这里第二个“君”字用法和意义是什么呢?
生:(略想)名词作动词,“统治”的意思。
师:很好!由此可见,文言文似乎也并不是那么神秘啊,如果我们生活在古代一古文不过如此嘛!
(生笑。)
二、如果我就是晏智者的忧虑。
师:刚才我们看了文段,并且进行了成功的“反译”,现在大家想一下另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晏子,或者说如果我是晏子,会接受赏赐吗?会的举手。(多数学生举手。)
师:(有点意外)这么多啊,那不会接受的请举手一
(一名学生举手。)
师:(走近)能说说为什么吗?生:我觉得,我怕景公送了我财物之后会叫我干一些不愿意干的事情。
师:(追问)什么事呢?生:叫我贪赃枉法什么的。师:那么其他同学为什么要接受呢?也请你们说说
生:那是钱啊!
师:(笑)是啊,不能跟钱过不去,爱财,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事实是:晏子没有接受!为什么?联系晏子的品德?或者大家从文本中去找答案……
生:心系百姓,想把财物分给他们。
师:可是他最后还是没有分啊?晏子讲述自己拒绝的理由,有几个?
生:有三个。
师:分别是什么?
生:一是不愿代君君民,二是不愿私吞,三是财产在自己死了之后就成了别人的东西。
师:我以为,与其说是晏子的理由,不如说是晏子的“困境”。撇开这点,我有一个疑问,晏子是否想用这钱来帮助百姓?生:想。
师:(反问)但是最后帮助了没有?
生:没有。
师:也就是说,他因为某种原因,把他心系的百姓给“牺牲”了,我们经常说“两难”处境,这时候晏子面对的其实是三难,收还是不收,这的确是个问题,有沒有“三全其美”的做法呢?
生:他可以把钱分给百姓,然后说这是国君给他们的。
师:在钱上都附上一份说明书,告诉大家这是国君的钱吗?(众生笑。)
生:(插话)万一国君知道了,还是会生气的!
师:(转向学生)晏子说了自己拒绝的三个理由,在这三个理由当中,有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吗?
生:有,是“代君君民”。师:(追问)什么叫“代君君民”?
生:帮君主治理人民。师:为什么晏子不愿意?生:怕功高震主。
师:(走近)能详细解释吗?生:就是好事让臣子一个人做完了,皇帝或者国君会感觉到威胁,大臣危及到皇帝的地位,就是“功高震主”。
师: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可是“代君君民”是否正确?(生沉默不语。)
师:汉代的时候,周勃和陈平都是丞相,一天皇帝问周勃,今年天下判死刑的有多少?周勃不能回答。皇帝又问,近来京城建设情况如何?周勃还是回答不了,十分恐慌。皇帝问陈平。陈平说,这些事情你不该问我,自然有主管的官员,你应该问他们。皇帝就说,那你干什么呢?陈平说,我的责任就是帮你管理百官。皇帝听了之后十分高兴。下朝之后周勃抱怨陈平不教他这些而让自己丢丑,陈平说:你当丞相连自己的职责都不清楚那千什么呢?
生:(恍悟)“代君君民”,实际上应该是“相”的职责!
师:对了!但是,这时候晏子的职责却是他的恐慌,为什么?(生沉思。)
师:现在我们来设想一下你就是晏子,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了,你经历了庄公、灵公、景公三个国君,从政57年,事景公48年,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记录。你经历的最后一个国君景公虽算不上一个十分英明的国君,但是他对你的信任却是无可怀疑的,在记载你事迹的《晏子春秋》一书220章中,记载你匡谏齐景公的不下50章。而50章中,记载景公闻过知错的有12章,记述景公纳谏后不仅当面认错而,且立即改正的有25章;此外,虽然书中没有标明景公闻谏认错但实则赞成你的匡正知非而止的有10章。你去世的时候,景公正在打猎,得知消息,他马上驾车返回。他觉得车子太慢,于是下车跑步,一会又感觉跑步还是没有车快,又上车赶去为你奔丧。你去世以后,一天,景公在射箭,每发一箭,叫好声不断,景公说:“要是晏子还在的话,他不会容许你们这样阿谀奉承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国君,你仍然不敢接受他的赏赐,为什么?
学生:害怕。
师:现在我们设想一下,给你两个选择:接受赏赐,但是这很可能成为你以后的罪状,在你倒霉的时候,不仅你,连同你的家人都会遭到灭顶之灾;拒绝赏赐,那么你可能名垂青史,并更加获得国君的信任,你选择哪个?
(大多数学生选择后者。)师:看来大家意见有分歧了,其实晏子的选择,还跟他的个性是分不开的,他从政57年,事景公48年,能做到这么久,与其“谨慎"是分不开的。而在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受损失最大的是谁呢?
生:百姓。
师:得益最多的是谁?生:晏子。
师:他得到了什么?
生:名声。
师:也许还有国君的更加“信任”。中国历史上有过不少明君,也有过不少昏君、暴君,但是没有谁能保证自己遇到的是明君,所以“伴君如伴虎”。当一个国家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的时候,他的个性、爱好、心情、智商都决定了你的生存,如果你遇到这样一个皇帝,当听说百姓闹饥荒的时候居然问“他们怎么不吃肉粥”,那么在他的手下做事,不仅是一件荒谬的事情,而且这事情的危险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这个话题对大家来说也许太沉重,但却是中国古代几千年的事实。有很多人都提出过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答案很多,答案更是沉重的,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读书和思考去逐
步解答,想通过这一堂课明白无疑是不够的。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