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杏
一直很喜欢这个听来的故事。
说的是一个三年级的小男孩,在美术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自由作画,他先画了一张大桌子,旁边摆了三张椅子,桌上有三副碗筷,有几碟菜,都冒着热气。老师在行间慢慢巡视,每一次走过这个男孩身边,画面上就会新添了一些东西:妈妈站在桌旁了,手里还捧着一大碗汤;再过来,爸爸出现了,旁边孩子举着双手,大概是欢迎爸爸下班的意思;最后,男孩在饭桌上方画了一盏很大的灯,灯周围还画了很多表示发光的線条。
老师不觉站住了,微笑起来,心想:这孩子一定有个幸福的家庭,那满满一屋的温馨都从这稚嫩的笔下自然流露出来。
但是,男孩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根又粗又圆的黑蜡笔,从画的上方开始,一笔一笔用力地涂了起来,涂上了一层厚厚的黑色,严密地把刚才用心画出来的甜蜜而温馨的画面完全遮盖住了。老师不禁一惊,发生了什么事呢?是这孩子心里有什么偏差吗?他不禁大声问了出来:“为什么?为什么要涂掉?”
孩子抬起红红的小脸对老师一笑:“停电了呀!”
从孩子顽皮的笑容里可以看出他的快乐和得意!可不是吗?还有什么比这样画画更痛快的事呢?在他的小小世界里,他做了一次绝对的主宰,把实际生活里停电所带给他的特殊经验重新经历了一次,在已经完全被涂黑了的画纸上藏着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快乐和秘密,所以,在他的小脸上,才有着那样顽皮与得意的笑容。
我敬佩故事中那位美术老师的睿智和宽容。我也常常将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我只想告诉听故事的人: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和这个小男孩一样,他们的内心世界就是一个独立而奇妙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他们说着自己的话,唱着自己的歌。教师作为孩子们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角色,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
在校园里,我常常为这样的情景而痛心。
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天真、纯洁,一个个可爱得像烂漫的花朵。可是,用不了多久,稚气的笑容便会从有的孩子脸上消失,因为他们在一次次考试面前,成了失败者,一个新的称呼———差生,便成为压在他们稚嫩心灵上的沉重的十字架。
孩子刚入小学时,谁都不怕,跟谁都很亲热,兴奋时会扑到老师的怀里,依恋时,会抓住老师的衣角。他们甚至大方地走上前,争着跟校长握手。可是,用不了多久,他们便知道“守规矩”了,走路慢了,说话轻了,他们再也不敢在老师面前忘情地喧闹了。在校长面前,他们像胆小的松鼠———他们开始畏惧权威了……
我又想起了那个故事,想起了故事中那位心思细腻的美术老师。假如,他洞察不到小男孩充满稚气的想法,假如他不走进孩子本真的心灵世界里,假如他命令孩子按照成人的想法去描画,假如……那结果又会怎样呢?
我喜欢这个听来的故事。我们多想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种“家”的感觉啊。学校是学生和教师的重要生活空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如果我们创造出的是一种情趣盎然、生机勃勃的学习氛围,充满了欢声笑语、诗情画意和人文的阳光,使孩子们能安全、自在地“愉快地生活”。那么,我相信每一位孩子都会像故事里的那个小男孩一样,在自我的天地里快乐地驰骋。
童心,是荷叶上滚动着的露珠。让我们在孩子们的心田种下一片圣洁的荷花,让荷叶上的晶莹的露珠,永远那么清澈,永远那么纯净。
有一位教育家这样说:教育,与其说是让孩子得到什么,不如说不要让孩子失去什么。
教师要做孩子们圣洁心灵的守望者。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景园小学)